《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臣欲践行大义,朕不许!反苏同盟,苏长歌服软!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伴随老皇帝的声音落下。

大殿内顿时死寂。

那名御史更是直接呆愣在原地。

他不理解,自己只不过是日常抬杠而已,怎么就突然要砍头了呢?

直到侍卫上前擎住他的两条胳膊,他才回过神来,如果再不挣扎,自己大概可能也许真的要死了,几十年寒窗苦读化为乌有。

“陛下!饶命啊!”

“臣此番乃是拳拳忠心之言,为大晋江山社稷着想!”

御史高声呼喊着。

下一刻。

关系亲近的同僚纷纷站出来求情。

“陛下,还望您看在杨御史对大晋忠心耿耿,饶他一命吧。”

“杨御史照规矩谏言,不可杀呀。”

“忠言逆耳,或许楚国公和苏尚书将来没有忤逆造反的心思,但身为谏臣,自当替陛下考虑,出言警醒,防范于未然。”

“臣等恳请陛下从轻发落!”

一道接一道声音响起。

老皇帝却是懒得理会这群官油子。

“拖下去!”

“敢有为其求情者,视为同谋,一并斩首示众,绝不姑息!”

冷肃的声音落下。

刚才还求情的众人顿时傻掉。

不只是他们。

就连站在皇帝身边的太子,此刻也有些震惊,父皇这是...疯魔了吧?

一般来说,皇帝即便有心偏袒臣子,也顶多是明里暗里照拂一二,可现在这情况,完全是亲自下场替苏长歌两兄弟树威。

但很快,太子便明白过来。

如今朝局纷乱不休。

甚至已经有人敢勾结外族,出卖大晋,而这伙人很有可能就是老旧派。

在这种情况下,只剩下两条路可选,一是拉拢秦相这派,安抚为主,以此换取稳定,二就是快刀斩乱麻,让少壮派快速掌权。

这两条路都各有优缺点。

前者求稳。

只要秦相等老旧派不搞事,大晋便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战争当中。

可也并不保险,老旧派中可能依旧会有人借机生事。

后者就是皇权亲自下场,打破规矩,直接扶持少壮派上位,不服者全部用武力镇压,但弊端就是,一旦前线崩盘,老旧派必然拼死反扑,大晋岌岌可危。

而显然,父皇宁愿赌一把。

也不相信秦相等人。

不过假如换做是自己来选,恐怕也会做出跟父皇一样的决定来。

毕竟就老旧派的种种表现来看,实在太令人失望,四座边镇,几十万百姓,甚至有可能情报有误也是他们弄出来的。

站在父皇的角度上。

太子十有八九也会这样选。

正想着。

侍卫已经将犯事的御史拖下去。

殿内文武百官静若寒蝉,低眉顺耳,不敢直视已经杀疯了的皇帝。

“还有谁对此事有异议?”

老皇帝此时开口。

声音响起。

秦相一伙人面色阴沉。

他么的!

皇帝此刻摆明了不讲道理,用武力掀桌子,哪里还有人敢站出来反驳?!

“既然众爱卿对此事已无异议。”

“那朕这便下旨,册封吏部尚书苏子由为中书省右丞,协助朕统御百官!”

见再无人阻挠,老皇帝立即敲定此事,并示意身边太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显然在这件事上他一刻也不愿多等。

“奉天承运....”

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百官齐齐看向苏子由。

有羡慕,有嫉妒,有兴奋,甚至还有恨意,但总体还是嫉妒者居多。

毕竟在他们看来,苏子由虽然有能力,但能刷新大晋的记录,三十几岁就拜相,位极人臣,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个圣人弟弟。

一念至此。

怎么能让人不心生妒意。

而很快。

当圣旨宣读完后。

苏子由在礼数上自然不会有所怠慢,恭敬的朝老皇帝作揖行礼。

“臣苏子由,拜谢陛下拔擢!”

“定不辱圣上所托!”

当接过圣旨的那一刻,苏子由激动的握紧圣旨,两手忍不住颤抖。

虽然早在上次,陛下就提过要升他为相,但当圣旨真正下来的那一刻,他心中纵然再努力克制自己,却还是忍不住兴奋。

要知道,这可是丞相啊!

文官的顶点!

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抵达的巅峰!

而就在不远处,苏长歌看着激动不已的兄长,眼中自然是同款喜悦。

兄长的为人,虽然谈不上高风亮节,该收的孝敬是一样没少收,但也的确是位能臣,否则也不可能三十多岁就坐到吏部尚书。

如今兄长当上丞相。

对自己而言。

自然算是一件好事。

毕竟自己虽然顶着圣人的名头。

可因为某些缘故,手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大概算是有话语权的吉祥物。

兄长的上位正好弥补了这一点,日后推行新政,有皇权、读书人和官员三方支持,可能会遭遇阻挠,但一样可以横推过去。

当然,这一切一切的基础。

皆在于打赢这场仗。

只要能获胜,就跟自己前世记忆中那位推行摊丁入亩的肝帝一样。

不管是书香门第,还是高门大族,亦或者当朝权贵,即便嘴上骂咧咧个不停,但在绝对的武力下,身体还是无比诚实。

心念间。

老皇帝册封为苏子由为相。

安排好钱粮统筹之事。

就开始进入这次紧急朝会的下一环节,调遣将士支援前线。

“信国公!”

“臣在!”

老信国公站出来。

“此次蛮夷可汗托雷,亲自率领百万大军攻打大晋。”

“边关告急,军情刻不容缓,朕知你通晓军略,又掌兵数十年,曾数次率军迎战蛮夷,这两国交战之事,非老将军你不可。”

老皇帝开口。

“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誓死不让蛮夷踏入山海关半步!”

老信国公中气十足的喊道。

旁边的卫国公有些酸。

什么叫非他不可,自己也数次率军抗衡蛮夷好不好?

当然,他也知道陛下对自己另有安排,毕竟西域那边也率军来攻,但这话听的就很不得劲,显得老夫比这狗东西差。

“好!朕授你为征虏大将军”

“立即带三千营将士和五十万将士,火速赶往山海关,统筹军务!”

老皇帝下达完口谕。

转而将目光望向台下的卫国公。

“西域诸国与我大晋有上百年未曾交锋,此番与蛮夷联手,来势汹汹。”

“如此危急时刻,朕知卫国公乃军中宿帅,数次拒敌军于疆土之外,功绩甚高,此次抵挡外敌,还要辛苦老将军。”

老皇帝的语气轻缓。

他在决定两位国公谁迎战西域和蛮夷的问题上,犹豫了许久。

最终还是决定。

让卫国公去打兵力较少的西域。

这当然不是卫国公弱,而是这位老将军更擅长坚壁清野,打防守战。

但老皇帝从来没把西域视为真正的敌人,蛮夷才是他预想的主战场,同时他要的也不仅仅是守住,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只要胜了。

从此以后大晋将迎来数百年和平!

“陛下言重了。”

“老臣愿领兵前往!”

卫国公面容一正。

若是可以,他当然想跟蛮夷干架,赢了之后功成名就。

但他也知道陛下安排另有深意。

所以才没有去争抢。

否则要是换平常。

你不争就等于将军功拱手让人,手下一伙将士都得跟着饿肚子。

到那时,成天看别人吃的油光满面,还有谁愿意跟你混?真当各个都是高风亮节?人家脑袋拴腰上是为了出人头地的!

“好!朕授你为征西大将军。”

“立即率三十万将士,火速赶往雁门关驻守,统筹一切军务。”

老皇帝开口。

将大晋最后的底钱也给出去。

倒不是彻底无兵可用。

而是皇都必须要留十万将士驻守,还有一些地方郡县也要士卒留守。

否则万一有人乘乱起兵,朝廷没有大军镇压,内忧外患之下,边军是不顾前线回援京师呢,还是眼睁睁看着内部造反呢?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卫国公拱手领命。

老皇帝点点头,目光挪向两位国公身后,一直不说话的苏长歌。

“陆尚书年事已高,代掌锦衣卫和东厂已然劳神费力,楚国公既为大晋学宫司业,素有文名,便代祭酒照看大晋学宫。”

声音响起。

苏长歌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陛下。”

“臣愿赶赴前线,守卫国土!”

如今外敌来袭,让他当个教书先生,他自是不能心安理得。

毕竟若是以前一个普通儒生,那也就罢了,能力摆在那,前线多他不多,少他不少,然而他现在身负天下民望,乃是当世之圣,自然不愿待在后方。

在苏长歌看来。

哪怕是自己留在前线什么都不做。

也至少能起到表率作用。

就像天子亲征一样。

圣人守国门,同将士共赴国难,必然会提升大晋将士的士气。

但当老皇帝听到他的话。

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

“不行!”

开玩笑,苏长歌可是大晋的吉祥物。

虽然受天道眷顾,气运所钟,但毕竟是一介文弱书生,而前线又凶险无比。

万一他要是出点事,哪怕是磕着碰着,这对整个大晋来讲都是损失,总而言之,老皇帝宁愿自己去前线都不想他去。

至少自己殉国还有太子。

苏长歌殉国。

他上哪再去找个圣人吉祥物?

“陛下,文圣曾有言。”

“君子者,驷不及舌;臣此前曾对百姓承诺,愿身先士卒,与大晋共患难!”

“如今外虏肆虐,臣欲践行大义!”

“恳请陛下恩准!”

苏长歌开口,振振有词。

但就在这个时候。

刚封为相的兄长跳了出来。

“不行。”

“文圣还有一言,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亚圣述之,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楚国公你乃当世圣贤,朝廷肱股之臣,岂能置身于两国交战的凶险之地?”

“而且你既不晓军务,又身体孱弱。”

“到了前线,莫非还要两位大帅分心照顾你吗?!”

苏子由直接出言将弟弟怼回去。

什么事他都能答应。

但唯独去前线这件事,他不能坐视不理,必须阻止弟弟这个危险的念头。

而此刻。

老皇帝见苏子由站出来反驳。

很是高兴。

对,就得这么怼这小子!

别以为什么事他都可以任性妄为,无法无天,读书人就该干点读书人的事。

随即,老皇帝出言附和道:“苏长歌,常言道长兄为父,你乃你兄长抚养长大,理当遵循孝道,听你兄长的话安心留在学宫。”

“而且你若真想与大晋共赴国难,朕授你户部侍郎一职,负责管理钱粮调配。”

随着声音响起。

文武百官听着这轻声安抚的语气,满来怪异之色。

这特么还是刚才杀伐果断,心狠手辣的皇帝吗?怎么到苏长歌这就好声好气的安抚起来?说话的时候语气能不能重点!

与之同时,太子的声音缓缓响起。

“本宫近来事务繁忙。”

“若楚国公有心为国效力,可担任大学士,替本宫分忧解难。”

话音刚落。

礼部尚书陆从俭、户部尚书沈林、信国公和卫国公等全部站出来。

很显然。

在阻止苏长歌上前线这件事上。

老皇帝、太子、苏子由这三个平日最支持苏长歌的人,以及朝堂上关系匪浅的长辈朋友,这些人十分有默契的联合在一起。

看到这一幕。

苏长歌不禁有些头疼。

他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弱不禁风,不晓军务....好吧,这个确实不晓。

但弱不禁风就有些夸张了。

他记得曾当众表现过射箭的手艺,世人皆知他有九品武夫之力。

啥时候这也叫弱不禁风了?

看样子。

终究是自己藏得太深。

以至于世人对自己有诸多的误会。

如此想着。

看着面前眼神坚定的反苏轴心联盟。

有心上战场的苏长歌,并没有暴露自己实力的打算,而是乖巧的点点头。

“陛下所言极是。”

“长兄为父,刚才是臣一时失言。”

“臣在此谢过陛下、太子殿下赏识,但户部侍郎和大学士之职便免了。”

“臣才疏学浅,不晓政务,也无足够的经验阅历,且暂代祭酒之位,为国培育良才,并在此预祝两位国公大破蛮夷,平定西域,早日凯旋回朝!”

苏长歌开口。

伴随这服软的声音落下。

老皇帝顿感欣慰。

这就对了。

读书人老想着上战场干什么,你在后方老实待着,不比什么都强吗?

难不成你到了前线。

还能以一敌万,横扫蛮夷和西域?

年轻人,终究是走的太顺。

自以为天下无不可成之事,殊不知有些事并非人力所能勉强。

不过话说回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苏长歌在言语交锋中落败,看样子这个反苏同盟很是靠谱,以后这小子再任性还得这么来。

此时此刻。

抱有这个想法的不只是他。

太子、苏子由,还有礼部尚书等人,本来凝重的脸色瞬间缓和。

原来理直气壮的教训圣人。

可以这么爽!

下次继续!

阅读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