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山海关不可丢,苏长歌更不可有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听到自家弟弟要去前线。

苏子由两腿一软。

只觉天旋地转,父母的临终托付如跑马灯一样在脑海中回闪。

“不行!绝对不行!”

苏子由态度强硬,但当目光聚焦到弟弟身上时,语气又忍不住软下去。

“长歌,任何事为兄都可以答应你,唯独去前线这件事不行,你就算不为兄长着想,也要为我苏家香火和父母在天之灵着想。”

苏子由开口。

看到兄长这副模样,苏长歌庆幸自己选择摊牌,而不是自作主张去前线。

否则兄长真有可能追他到前线来。

“兄长,我知道你很急。”

“但你先别急。”

随即,苏长歌出声安抚:“其实,小弟一直有个秘密瞒着你。”

“你在外面有私生子?”

苏子由抢答,眼睛瞬间一亮。

“那倒不是。”

闻言,苏长歌翻了个白眼,兄长这是想孩子想疯了吧。

自己真有孩子也没必要偷偷摸摸啊。

光明正大的他不香吗?

随即,他看着脸上略显失落的兄长,凝声道:“其实我是四品修士。”

话音刚落,只见苏子由一脸古怪意味的看着他,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就算想忽悠为兄,也整点靠谱的说词好吧?”

不过碍于弟弟的面子。

苏子由并未直接说出来,而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道。

“长歌,我知道你很想去前线。”

“但你有没有想过。”

“你到前线去固然能凝聚民心,提升士气,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信国公本就年事已高,蛮夷大军又来势汹汹,你在那帮不上啥忙不说,到时他还得分心照顾你,若是因此贻误战机岂非过错?”

“反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你留在皇都,既可以震慑朝中邪祟宵小,又无性命之忧。”

“此乃万全之策。”

“至于四品修士....长歌,咱亲兄弟,没必要扯出如此蹩脚的谎话。”

苏子由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这天下,自古以来,谁人不知儒生无法修炼法力,就算你是当世圣人,也不能例外....”

话音未落。

苏长歌就掐了几道法决。

数团火球凭空出现。

不仅如此,周围的桌椅悬浮于空,三品至宝的灵剑也从他袖中飞出。

“兄长,现在你该相信了吧。”

做完这一切,苏长歌慢悠悠的说道。

而此刻。

看到眼前景象,苏子由吓得揉了揉眼睛,难以置信的盯着弟弟。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一直以来觉得手无缚鸡之力的弟弟,居然是名隐藏的四品大修士,这藏得也太他么深了吧!

突然间他好似想到了什么。

“长歌,辩法大会那天你当众废除仙道修为....”

“假的。”

苏长歌开口。

作为一个稳健之人,深谙和光同尘之道,岂能将底牌暴露给外人。

听到这话,苏子由惊了一下,怔怔的看着弟弟,他一时间很难接受,傻白甜的弟弟,怎么突然就变成城府颇深的老狐狸。

但很快,他又摇了摇头。

“即便如此,你还是不能去前线,你虽是四品修士,可体魄太弱。”

“乱兵之中难免出什么意外。”

苏子由开口。

弟弟是四品修士他自然开心。

寿命悠长。

苏家香火必定不会短缺。

但香火,只是他限制弟弟在皇都的理由,他最担心的还是其性命安全。

四品修士的确很强,可弟弟是速成版,空有法力,没有经历时间打磨,一旦遇到偷袭受了伤,以他的体魄未必吃得消。

而就在这时。

弟弟的声音再度响起。

“兄长,不瞒你说,小弟我还是四品武夫,有不坏琉璃身,刀枪斧钺不损分毫。”

说完,苏长歌运转气劲,手上散发淡淡琉璃光泽,接着一拳递出,只听轰隆一声,宛如雷音炸响,墙壁瞬间多出一个大洞。

看着轰然碎裂一地的墙壁。

苏子由瞬间愣住。

四品修士,四品武夫,肉身徒手碎墙,这还是我那弱不禁风的弟弟吗?

想到这。

他的目光在苏长歌身上不停打量。

“咱爹名字叫什么?”

“苏旬。”

“他老人家忌日呢?”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寿终正寝于家中,时年五十八岁,临死前托兄长照看我,并命兄长你述其志,修著《易传》一书。”

苏长歌对答如流。

闻言,苏子由连连点头,确认过了,眼前的是自己亲弟弟无误。

“长歌,你还有什么瞒着为兄?”

“真没了。”

苏长歌摇了摇头。

见状,苏子由有些不相信的看着他,但并没有再去深问。

毕竟不管怎么说,弟弟实力强大肯定是好事,自己知道或不知道,其实也就图个心理安稳,但有四品修士和武夫已经够稳了。

“兄长,那我可以去前线吗?

苏长歌出声询问。

听到这话,苏子由看了弟弟一眼,叹气道:“你去吧,但你要记住,一定要完好无损的回来,你的红颜知己还在.....”

“兄长,这么晚了快去睡吧。”

苏长歌开口打断,别本来没什么事,结果兄长这么一说生死难料。

见状,苏子由虽觉得奇怪。

但也只当是弟弟受不了煽情的话。

于是也就没再说什么,脚步一抬并未回房间,而是朝祠堂走去。

堂内,苏长歌看了眼离去的兄长,心中保证自己一定会回来,然后随手一挥将刚炸碎的墙壁复原,接着便抬步去找清玄。

准备一起动身前往山海关坐镇。

至于仙门修士的事。

他暂时交给鱼幼薇和谢灵韵来负责,与朝廷六部官员负责对接。

而陛下那边,就看兄长的说辞了。

.......

翌日,拂晓时分。

朝会上。

老皇帝看着手上关于仙门修士的奏折,脸上难掩喜悦之色。

“楚国公真乃我大晋的福星!如今有了各派修士鼎力相助,我大晋如得四十万大军,所向披靡,必不会败于外族!”

老皇帝开口。

他没想到苏长歌居然还有这本事。

能让修士主动为朝廷效力。

要知道,曾经也有过君主有这想法,但修士自诩为高高在上的仙人。

又岂会屈居于他人之下,因此双方之间爆发了很严重的冲突,最终以两败俱伤退场,也是从那之后再没人打过修士主意。

可如今。

这件事居然让苏长歌给做到了。

不是福星是什么?

当然,老皇帝也知道修士碍于因果,不能直接介入到这场战争当中。

但大国之争,不是简单一场大决战就能直接分出胜负,很多时候考验的是双方后勤补给,如钱粮、兵器、衣甲等等。

简单算笔账。

假设有一百万作战部队。

即便士卒们每人每天只吃一升粮食,那一日也要消耗一万石。

这还不包括数万头马匹的粮草,以及武器战甲等辎重,而朝廷要将这么多的物资送过去,征调动员的人力必然不低于百万。

这过程中还有运输部队的吃喝消耗。

如此大一笔数目。

若不是有江南的钱粮支持,老皇帝就只能加重赋税,苦一苦底下的百姓。

可现在,有了仙门修士相助。

不仅在运送补给的速度上快了很多,还可以节省更多的钱粮供给前线。

并且,大晋后勤压力减轻,也就不用从民间征召那么多民夫走卒,更不用加重税赋,如此一来百姓们依旧能安居乐业。

老皇帝如此想着。

承天殿内。

百官们也是满脸喜意。

尤其是户部、兵部和工部的尚书,更是减轻了诸多工作压力。

“此战若胜,楚国公之功当居前三!”

“楚国公真乃我大晋福星!”

“苏圣年纪虽轻,但所行之事桩桩件件皆立于江山,乃不世之奇才!”

“今日早朝楚国公怎么没来?本官还想当面感激他,化修士为朝廷助力,为天下百姓减轻负担,有大仁大功于江山社稷。”

户部的沈尚书开口。

虽说苏长歌没有上早朝的习惯,但如此大的功绩也不上朝吹哔。

这也太低调了吧。

而就在他说完,太子便站了出来。

“父皇,楚国公此举有大功于社稷,而且儿臣听闻,他是以自身气运作为代价,才换来仙门各派修士的鼎力相助。”

“此等大仁大义,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公、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之人。”

“儿臣以为,朝廷当予以封赏!”

太子开口为苏长歌邀功。

并非是故意示好。

他跟苏长歌之间早就是同盟,没必要用这种手段去拉进两人关系。

之所以如此做,是太子真被苏长歌无私之举给震惊到,那可是整个的道门半数气运,对于个人而言堪称是海量无穷。

然而,为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苏长歌说拿出来就拿出来。

这是何等的品行?

反正太子看在眼里是自愧不如。

而此刻。

随着太子的声音响起。

文武百官中除了丞相秦辅那派,几乎都站出来为苏长歌说话。

“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言极是,楚国公此番拉拢仙门修士,使其为朝廷效力,有大功于社稷,当予以封赏,以示嘉奖。”

“臣以为滕尚书所言极是。”

“启禀陛下,各地纷纷奏报,伏惟陛下圣恩,楚国公之德。”

“自为国立言以后,今年各地迎来丰收,百姓们安居乐业,喜溢眉梢,而且自楚国公整顿江南吏治以来,贪腐之风骤。”

“政通人和,下情上达,官民之间鱼水情深。”

一名吏部巡查官员开口奏报。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

户部尚书沈林也开口为苏长歌请功。

“陛下,江南盐税收缴一千二百万两白银,比去岁同时期高出四百万两。”

沈林开口,别看只比去岁多出四百万两,但苏长歌整顿江南盐务才两个月不到,换算下来,一年可以为国库多添千万两白银。

而且还没损害到老百姓一分一毫,甚至把盐价还打下来了。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此时,殿内的官员听到沈林的话、

也是不由瞠目咂舌。

早就听说江南官员家产颇为丰厚。

难怪,一年贪污上千万两白银,这还不算盘剥百姓的,能不有钱才怪!

而老皇帝听着殿内群臣细数苏长歌的功过,半点没有忌惮之意,反而笑容满面,苏长歌越好,岂不正说明他乃圣明天子?

正所谓伯乐相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苏长歌这匹千万里马,也终是要有伯乐来发掘,否则说不定就明珠蒙尘。

而自己,显然就是相马的伯乐。

日后世人提及苏长歌。

有哪个会忘了他?

如此想着。

老皇帝等众人夸的差不多后才开口。

“楚国公乃当世大贤,才干俱佳,朕能得其臂助,犹鱼之有水也。”

说到这,老皇帝顿了顿,继续出声:“今楚国公有德于天下百姓,特赐金车大辂,玄牡二驷、乐则礼器、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此言一出。

文武百官瞬间一脸羡慕之色。

金车大辂,玄牡二驷、乐则礼器,这可是两件九锡之物。

前者赐予德可行者,后者赐予使民和乐者,其中任意之一都算是文武百官的毕生追求,现在倒好,苏长歌一次得俩。

再加上此前的衮冕之服。

算是加三锡了。

更别说还有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荣誉,真真是羡煞旁人。

“臣代舍弟拜谢陛下封赏!”

苏子由站出来,躬身朝老皇帝谢恩,额头却是冒出几分冷汗。

想着等下该如何尽可能委婉的告诉老皇帝,反苏联盟倒了,现在掐算下时间,弟弟苏长歌应该正在山海关看日出...

“免礼平身。”

老皇帝抬手示意苏子由起身。

而后继续道:“正好,苏长歌嫌在皇都无事,就由他来负责对接修士一事。”

“这样也全了他拳拳报国之心。”

声音响起。

刚准备挺起身子的苏子由,又老老实实的躬了回去。

这奇怪的举动瞬间引来众人目光。

“苏卿,你这是何意?”

老皇帝不解的问道。

“陛下,臣弟恐无法担此重任。”苏子由低着脑袋开口。

“为何?此事乃他挑起,由他来主持再合适不过,正所谓举贤不避亲,苏卿你莫要多虑。”老皇帝以为苏子由故意推脱。

三辞三请嘛,他这可太懂了。

但下一刻。

他整个人瞬间不好了。

“非是臣多虑,举贤避亲,而是舍弟....舍弟他此刻大概已经到了山海关。”

苏子由开口。

不敢抬头看老皇帝表情。

而此时。

伴随苏子由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刹那间,刚才还笑容满面的文武百官,皇帝太子,此刻脸色俱是一沉。

“胡来!此子简直是胡来!”

“他怎么能去前线!”

老皇帝握紧拳头,要是苏长歌在面前,估计恨不得给这小子来一拳。

国之吉祥物。

居然一声不吭就跑到前线战场去。

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随即,他的目光看向苏子由,不忿怒吼道:“你这兄长怎么当的?”

“长兄如父,为何不出言拦下他,整天由着他性子乱来!他要是出了意外,你让朕如何对天下百姓,对江山社稷交待!”

此话一出。

所有人都恼火的看着苏子由。

见状,苏子由也委屈。

弟弟有修为的事他不能说出来,否则会引发轩然大波,可面前这么多双眼睛....

一念至此。

苏子由直接开摆推脱责任。

“陛下,您身为天下之主,君为臣父,要管也是您管,臣怎敢越俎代庖。”

话音落下。

老皇帝瞬间黑了脸。

好一个君为臣父,他倒是想管。

可苏长歌直接先斩后奏,等回过神已经到了山海关,这让他怎么管?

但话虽如此。

他也能理解苏子由的无奈。

苏长歌这小子是真的不好管,动不动就闹些幺蛾子出来。

真是半刻都不消停。

随即,在花了半刻钟平复好情绪后,老皇帝缓缓开口:“传朕旨意,派五百,不,一千虎贲火速赶往山海关保护苏长歌。”

“这场大战,山海关不可丢,苏长歌更不可有事!”

声音响起。

身边的随侍太监立即行动起来。

事关苏福星他可不敢耽误。

而朝野上下,文武百官心中都无力的叹了口气,这位圣人实在太乱来了。

一个身体孱弱,弱不禁风的儒生,为啥老执着于前线,甚至还偷跑出去,这不给大伙添麻烦嘛?就不能安静的做个吉祥物?

众人心念间。

一直沉默不语的秦辅,眸中却是闪过一丝喜意。

天赐良机啊!

本来得知仙门修士相助朝廷。

他还以为此战悬了。

但谁知道,苏长歌居然不知死活,擅自去往前线。

这无疑是给了自己绝佳机会!

只要能让他死在那,或者被王庭所俘,圣人出事,大晋必然民心涣散,朝野震动,到时自己就可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一念至此。

秦辅心中便忍不住的狂喜。

苏长歌。

这可是你自找的!

(https:////89_89059/)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阅读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