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仙话》

第7回仙踪本难觅仙缘送上门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转眼间刘圆生已在青平乡教书三年有余。

教书如此安稳,都拜当初孙长老令他苦读十年所至。

不仅能识文断字,而且学识颇丰,再加上面相生的俊俏,竟传成美谈,渐渐的也在牛山镇有了一些名气。

近日来不只青平乡的孩童来刘圆生的书堂求学,附近一些距离不远的村落,也时不时有人带孩童入塾。

这一日,刘圆生在青平乡书堂偏房中抱一卷书研读。

偏房中还放着许多各类书籍,这三年刘圆生便在此偏房起居,授业解惑之闲暇,便搜罗各种书籍研读。

刘圆生忽听得房门外有人。

“敢问阁下是那青平乡的教书先生刘圆生否?”

刘圆生见有一不知谁家的仆人问话。

“正是。”

“鄙人姓陈,是桐昆乡紫府下人。我家紫老爷听闻刘先生学识渊博,特来请先生到紫府一叙,有事相求。”

“不敢。刘某偏居青平乡,学识浅陋。紫老爷有何事相求,还望告知一二。”

以刘圆生谨慎的性格,既没一口答应,又没马上回绝。

“老爷想请刘先生入紫府教紫府小姐读书。还请刘先生到府上详谈。”

赵姓仆人道,随后又把紫府方位告知刘圆生,便回了。

“教书却是本行,不过这姓紫倒是罕见。且去探个究竟。”

刘圆生暗忖,随即作罢。

第二日,紫府。

刘圆生与紫府老爷的一番交谈后甚是满意。

不光奉岁银十两,还只需每五天授课一次便可。

原来这紫府一家本不姓紫。

为避祸事在偏僻乡间定居。后又将柴姓改为紫姓,便有了紫府。

现如今祸事已过,虽不怕仇家寻来,但谨小慎微的家风留了下来。

这倒是与刘圆生谨慎的个性不谋而合。

紫府上下向来深居简出,在牛山镇经年累月好生过活,但天不遂人愿,还是无意中得罪了些权势。竟被四邻八乡孤立起来。

从此紫府便信不过本地人,故而更愿意花高价求一外乡人入府教书。

刘圆生与紫老爷约定好五日后正式上门教紫府小姐读书。

五日稍纵即逝。

紫府书房内,刘圆生坐定等待。

不一会儿,一串轻盈的脚步声响起。

“刘先生,紫梦婷见礼。”一个年方六七岁的女娃娃说道。

只见这女娃娃生的十分可人。

一双眼睛灵动有神,樱口微张。虽是大户人家,但也如农家娃娃那般梳两个牛角辫,显得十分天真烂漫。

刘圆生方一见的紫梦婷,便心生喜爱。刘圆生略一正色。

“小姐免礼,依令尊所言,今日起便由刘某教小姐读书。”

“无聊,无聊,刘先生会不会讲故事,讲故事给我听吧。”

紫梦婷嘟着小嘴靠上前来。

“小姐不得如此失礼。在下业为先生,首要便是授业解惑。故事可放到课后去讲,读书就要有个读书的样子。”

刘圆生作愠怒状。

紫梦婷一听,便乖乖的爬上板凳,撅着嘴听刘圆生讲书。

如此这般,刘圆生以教书先生为业,在青平乡彻底扎下根来。

每逢岁末得了奉银十余两,便去牛山镇搜罗各类书籍,寻书之心似有几分痴执。

这牛山镇虽偏僻,但地辖交通要道,来往客商繁多,并不乏书商,购书一事倒也不难。

刘圆生花重金求书,倒也不因为别的,只因刘圆生无所别好,又寻不得仙缘。

偏居一隅之际唯有以书解忧。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再几年后,刘圆生所购之书已将偏房占满,只剩得个榻卧之地。

就像这般,做个书痴,寻个营生,安享百年,倒也是一乐事。刘圆生有时会这样想到。

竟真的疏于修行一身道法,如此经年。

数年后一日,刘圆生再到紫府教紫梦婷读书。

细观之下,紫梦婷此时已长成一亭亭玉立少女,眉目之间现出几份天资。

俗话道,哪个少女不怀春。

刘圆生一个白面书生,风度翩翩,本就俊俏。

紫梦婷与刘圆生相处久了,竟对授业恩师生出几分情愫来。

一日,刘圆生讲一段文毕。

只听紫梦婷道:“刘先生,梦婷近日有一书读不明,请先生指点一二。”

说罢,递上一书。

这紫梦婷以晚辈自居,对长辈自称梦婷虽稍显亲昵,但也不算逾矩。

刘圆生接过,翻开一扫,书上所载,正是前朝遗作《金玉缘》。

“此书刘某略通一二,但问小姐哪里不明?”

“梦婷不明书中宝钗怎会不得宝玉真心爱怜,二人岂不可称天作之合。刘先生以为如何?”

“这所谓情爱本就是难以论清之事。以刘某拙见,宝玉并非不爱怜宝钗。只是宝玉与宝钗既无青梅竹马之缘,也无日久生情之爱,更无精神世界之合。”

刘圆生合上《金玉缘》,侃了一段不知哪看到的话。

“宝玉与宝钗虽也是一对金童玉女,但此门亲事意在家族联姻,有以薛府财补贾府奢之嫌。对宝玉这无异于牢笼。欲做出笼之鸟,又缚于天地。终究没有真正的自由啊。”

“这情爱诚如先生所言般可贵么?若是这般,梦婷但能不被这牢笼束缚,便就。。。”

紫梦婷话说了一半,后半句几不可闻。

“梦婷便如何,但讲无妨。”

“梦婷便就。。。定会嫁个像先生一般的郎君。”

紫梦婷说完,便面色微红的跑了出去。

刘圆生一愣。

这可坏了,紫梦婷这大家闺秀,多年深居简出,心智尚浅。

有这样的想法倒不奇怪,只是此言一出,这日后可如何相处。

刘圆生心中苦恼,但见此间并无他事,便收了书箱返回青平乡居所。

怎奈六耳猕猴所化的刘圆生竟在这人间着了六耳的道儿!?

紫府中发生的这件小事,不知被何人的第三双耳听了去。刘圆生、紫梦婷再加上何人这三人,不正是六耳怎地?

这话不久便传到了紫老爷的第四双耳中。

于是乎,不多日。未等刘圆生上门教书,紫老爷便差人到刘圆生处交了奉银。找个借口,不再让刘圆生到紫府教书。

刘圆生的买卖折了倒不打紧,但刘圆生怎地也没想到,一同而来的还有几个媒婆!?

想必也是紫老爷的安排,好叫紫梦婷断了念想。

这可愁坏了刘圆生,那些媒婆别的不行,与人说亲可是一绝!

怎奈刘圆生一介书生,言古论今尚可为之,却怎么也说不走这些伶牙俐齿的媒婆。

媒婆们也有职业道德,即受人所托忠人之事。

隔几日便来与刘圆生如此这般言说一通,刘圆生一个书生,又不好发火辱没斯文,真是好不苦恼。

这些媒婆但见刘圆生仪表堂堂,又文质彬彬从不恼怒,只觉是自己说的媒不好,从业信心大受打击。

消息不久便传开了。

此后给青平乡教书先生刘圆生说成一桩媒,竟成了牛山镇媒婆行当里的一项挑战。

书堂里读书的孩童不算多,但上门试试身手的媒婆却是络绎不绝。

可叹刘圆生的此番境遇,真叫人羡慕不已,真叫人哭笑不得!

这一日,刘圆生又谢罢几个媒婆。得了半日清闲,茶饭饮罢,便到偏房读起书来。

刘圆生读罢一卷,又捧一卷,不知不觉间月上柳梢头。

痴读不释卷,读痴不厌卷。

读着读着刘圆生正眼皮有些打架,困倦上头之时,隐约见一道灵光从书中浮现。

刘圆生误以为看花了眼,恍惚中定睛一再瞧。

书中所画一窈窕女子,冲他嫣然一笑。

笑罢,四肢舞动,化作一道灵光飞了出来。

此光刚一落地,灵光散去,竟有一身着青色襦裙的美艳女子立于身前。

美艳女子薄纱绕肩,上身着一鹅黄色对襟直衫,胸口起伏间,有几分春色呼之欲出。

三千秀丝末端扎一玉环作垂髻状披在身后,两颊还有少许发丝轻拂。

正是书中所说肤如凝脂,体态修长,腰如玲珑,面若桃花。

真一个眉目如画动人心,唇齿有香比花娇。

女子略一撩拨秀发,玉指一合,舒然施了一礼。再观那书中所画女子竟消失不见。

屋内局促,又堆满了各式书籍。女子与刘圆生相距尺许。

刘圆生只觉得面前似有阵阵香风袭来。

刘圆生闻得香风方乍醒,略一定神。

于是起身退了一步,碰的书卷散落一地。

“我此间隐于穷乡僻壤成个书痴也罢了!欲安享百年未成!竟遇妖物魅惑人心!欲害我性命!”

随即运展多年未施法力,法入双拳,拳紧有光,大喝到:

“何方妖孽,报上名来!否则速速受死。”

襦裙女子被刘圆生此举惊的花容失色,桃面微白道:

“先生且慢!且听小女一言!”

“小女名唤颜如玉。本是书仙一族,为报先生爱书之恩,特来与先生相见!”

且不知这颜如玉所谓书仙是何方神圣,又要怎样报恩与刘圆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西游仙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西游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