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仙话》

第103回白面书生的传说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六耳猕猴那边暂且不提,却说那日刘圆生碾碎哮天犬的白色灵毛后。天上神犬马上便有了感知。

哮天神犬收了数千道分魂,探查之下便知是白三百那边出事了。等待多时后,千魂尽归,却不见白三百分魂归来。

“莫不是那缕分魂被灭了?”神犬暗忖道。

这哮天神犬分了数千缕分魂,又化出数千根灵毛。分魂细小难知,但灵毛长在身上,刘圆生碾碎灵毛之举,如同凭空拔下了哮天神犬的一根犬毛。惹得神犬腚上痒痛。

“哮天,何事扰心。”却是二郎真君淡淡问道。

“主人,寻人一事或许有眉目了。我有一根灵毛下界,此刻已化飞灰。哮天自有感知。”

“这般小事,莫要烦我。你若是乐得下界,亲走一趟也无妨。”

“多谢主人,哮天这便下界探探。”

“莫要贪享人间烟火,只与你五日功夫。”

那哮天神犬得了二郎真君首肯,便腾云驾雾下界去了。

却说那犬直奔东胜神洲而去,恰好赶上了养灵山空间通道还在。循着刘圆生气味而来,自然遇见了那耄耋老者。

那耄耋老者见一腾云驾雾神犬自天上而来,其周身灵光四现,仙气飘飘。以耄耋老者修为自然知道是神犬现了仙相。天仙莅临,不敢不恭。

“恭迎上仙,不知上仙有何吩咐?”这耄耋老者浮空而立,行了拜礼,言语间竟有些谦卑。

哮天神犬听了此言道:“我且问你这下界守阵人,此次养灵山开山。可曾见过一名人修,从南赡部洲来此,身高八尺,生的俊俏白面,身披蓝色法衣,似是书生打扮。”

这哮天神犬收了数千分魂,虽未寻得刘圆生确切踪迹,但是却将刘圆生的底细查了个一清二楚。

“这。。。”耄耋老者回忆过往,似乎想起来某事。“确有见过,只是有些像,却不知是不是上仙所寻之人。”

“那便罢了。安心守阵吧,若是见他出来,务必擒住送往问仙阁。以你道行,不需我多言。这通道给我留着,我不出来不可关闭。”

说罢,那哮天神犬收了仙相就要飞入空间通道。却听耄耋老者说道。

“敢问上仙,我在此守阵数百年了。也算为天庭效力,不知何时得仙令?”耄耋老者问道。

“这又不归我真君神殿掌管!多问无益。”

那神犬甩下一句话便飞入空间通道。片刻后没了声息。

“真是狗仗人势!升仙何益?竟令我辈趋之若鹜,倒不如逍遥人间自在。”耄耋老者心道。随后继续浮空打坐。不提。

却说哮天神犬入了养灵山,万里追踪,却只寻到了一个空空如也的洞府。

“这人倒是跑的快!罢了,足以复命。”哮天神犬心中暗道,似乎对那灵毛损失毫不上心。

此后,哮天神犬游山玩水,将那四洲逛了个遍,人不寻得,却留了不少灵种。直到五年后才回真君神殿复命。

“主人,我下界苦寻一番。已将那人来历探明,请主人过目。”

“没什么好看的。日后交与天庭便可。”

“不瞒主人,此人似乎从南赡部洲而来,横跨东海,不知为何往东胜神洲修行。”

“下界之人却也不乏能人志士,其修炼大成者,不比天仙弱上几分。此事只管交予天庭处置,不要再多言。”

哮天神犬唱了个喏,便趴伏在真君身边不动。而后数日,刘圆生这人的来历身份自然被上报天庭。有此一功,真君神殿人人分得蟠桃一颗。不提。

这哮天神犬贪享玩乐,只是将刘圆生的来历大概查清。至于细枝末节却并未深究,但仅限于此,天庭却也将刘圆生的姓名通传三界。

那真君神殿向来听调不听宣,天庭有求,自然附会。只是不曾尽力而为罢了,而哮天神犬下界,更是八分玩耍,二分寻人。却也是刘圆生冥冥中逃过劫数。

天上过了一年之后,寻刘圆生一事仍然悬而未解。而那天地黑线影响不大,已然被人补救,故而此事也无人再提。

然则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三百余年后,四洲修行之士当中开始有一个传说。

此说这般表。

话说数百年前有一白面书生意外得道,其名叫刘圆生,乘一头能摄人心魄九头金狮。书生又使得上古法宝五火七禽扇,原本有望得道升仙,但不知为何突然大闹天庭。一番折腾下来,斩杀神兵神将无数。后被二郎真君斩灭肉身,有一丝残魂逃往下界。而后刘圆生被天庭通缉,至今下落不明。若是有谁能擒获此人,天庭重赏之下甚至能一举升仙!

这传说只是其中一个详尽版本。众说纷纭,唯一的共同点便是刘圆生此人能摄心魄和善用宝扇,虽然见过刘圆生的人不多,但这共同点却描述的十分准确,却也不知是何人散出的消息。

刘圆生不知他的大名传遍了东胜神洲。众仙派当中许多不明真相的修士均认为刘圆生是个无恶不作之徒,但多数人并不知此人是被天庭通缉,仅知擒获此人便能获得问仙阁重赏。但刘圆生滞留养灵山,踪迹全无,经年日久这件事后来也渐渐被淡忘了。

话说天庭通缉令下至东海龙宫之时,引得东海龙宫内部小范围骚动。但考虑到此人和霄虹公主的关系,再者刘圆生这人有身负水族元老祖令牌。为避免祸事上身,东海龙宫上下缄口不言,将刘圆生曾在东海龙宫借地修炼多年一事压了下来。这无形中又帮刘圆生躲过一劫。

若是那哮天神犬到东海龙宫周游一圈,却也能发现些蛛丝马迹。但只道是哮天成仙,却也贪恋凡间,只顾贪享玩乐,出了东胜神洲后便不再寻刘圆生踪迹。

以上诸事权当奇闻逸事便罢。话说回来,那刘圆生在养灵山闭关伊始。

此番改体易息无甚上法,唯有转修妖道一途。却见养灵山某处不知名洞府中,一只六耳猕猴静心打坐,其面前摆着几枚玉简。

此前修炼闻灵法,能以气味辨人识物。故而六耳猕猴寻了他处另辟洞府,就此躲过了哮天神犬的搜查。不提。

那六耳猕猴闻灵法小成,就将周身器物依次闻了个遍。倒是发现了不少人的气息残留。只是那神虚环和点翠云凤玉簪因经年太久,颜如玉的气息已然散去。这令六耳猕猴心中有些遗憾。只不过寻颜如玉却也不是当务之急,于是六耳猕猴便不再纠结于此。

话说回来,六耳猕猴修妖道却也合情合理。

猴与人最像,故而此前才能以人法修炼。但如今修妖道,似乎一切又要重新开始了。

万物成妖,需有一最基本条件。那便是生有七窍,眼,口,鼻,耳,合称七窍。七窍不全,难以成精。

人修以呼吸吐纳之法循序渐进直至金丹大成,说是逆天却也是自身努力所得。修道大成,仍然是人。

而妖却是以七窍感天地灵气,侵日月玄机。原本为兽,却不满轮回,修成人形。是真正的逆天而为!

却见此刻那六耳猕猴满面愁容,似乎心事重重。

欲知愁苦为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西游仙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西游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