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夷陵开始与刘备一统天下》

第4章对阵陆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徐盛一怔,看向常陆。

片刻,他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一个无名小卒罢了。”

徐盛与丁奉不同,他知道常陆的姓名,自然也知道他并非蜀汉将领。

尽管折断枪杆的那一幕给徐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现在在吴军阵前,他不能灭了己方的威风。

丁奉皱了皱眉头,低声对着徐盛说道:“此人我见过,一身武艺不在我之下。”

丁奉是怕徐盛轻敌才专门告诫他,但他不知道,徐盛只是逞逞嘴上威风,心中对此人也是异常忌惮。

“徐将军听说过我大汉五虎上将赵云子龙的事迹么?”常陆微微一夹马肚,乘坐的战马发出了一声嘶鸣。

徐盛握着长枪的手不自觉的收紧了一分。

“听过又如何?此一时,彼一时,你今天还敢单枪匹马冲击我大吴军阵么?”丁奉厉声喝道。

“在下确有此意。”常陆微微笑道,然而实际他的腿在发抖。

怎么可能效仿赵云?就算常陆的身体允许,他的心理也不允许。

虽然姑且算是杀过了人,但是让第一次孤身直面如此大军的常陆冲敌军阵,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害怕

他的虚张声势不是没有意义的,围攻张苞的部分吴兵放缓了前进的速度,也怕常陆今日真的变成第二个赵云。

尽管吴军减缓了进攻的态势,但张苞身边的早已疲惫不堪的蜀军还是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而常陆只能焦急的等待着。如果那五百人在张苞只剩孤身一人之前还没赶到的话,就算常陆心中依旧恐惧,但也不得不真的要效仿赵云了。

眼见的张苞身边仅剩下几个亲卫,常陆不由得一咬牙,狠狠一夹马肚,向二人冲去。丁奉徐盛二人急忙举枪,一副要以二对一的架势。

在常陆冲锋之时,他心心念念的人马终于出现。徐盛丁奉二人持着长枪,看着他身后出现的、掩映在丛林之中不知其数的弓弩手,心中大骇。

常陆的人马居高临下,一旦发起攻击,便是箭如雨下,自己二人便是能够侥幸得免,手下人马定要死伤过半,这种情况下,便是斩杀了张苞,也不过功过相抵。

“撤!”丁奉怨恨的看了常陆一眼,从牙缝里吐出一个字。他第一次见到常陆,常陆便破坏了他生擒刘备的计划;第二次见到常陆,已被层层围困的张苞竟也要逃出生天。

包围着张苞和仅存的几个亲卫的吴兵不明所以,但也只得依令,缓缓的后撤。

常陆见状,自知是自己的援兵到了,急忙勒住马匹。他这次的目的是救回张苞,如果将徐盛二人逼急了,直接不顾伤亡强杀张苞,反而得不偿失。

“常陆,我记住你了。等大都督抵达后,我再与你计较。”徐盛策马离去前,向着常陆的方向厉声喝道。

“那我恭候大都督的到来。”常陆微微欠身道,他暗自出了一口气。怎么可能等陆逊抵达,救了张苞之后就该考虑跑路了。

待吴兵尽数撤去后,常陆才命人将受伤颇重的张苞抬走救治,现在刘备身边真的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希望关兴已经到了吧,不然自己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常陆哀叹道。

常陆回到马鞍山上,刘备和一名白袍小将急忙前来查看张苞的情况,然后尽皆露出了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

“常陆,此番多亏有你。”刘备拍了拍常陆的肩膀,称赞道,那名白袍小将也向常陆表达了救回他兄长张苞的感激之情。

想必此人就是关兴了,常陆看向那名白袍将领,思忖道,既然关兴已至,也是时候跑路了。继续拖延下去,等到陆逊大军到了,那才是真正的插翅难飞。

随后,他看左右无人,方才轻声说道:“陛下,陆逊旦夕便至,以臣愚见,不如由马鞍山北上,经偏岩、高家堰、白沙驿,至秭归,然后图回川之策。”

关兴久居荆州,自然知道常陆说的这条路线。他冲着刘备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这条路线的确可行。

三人快速地整顿了一下兵马,张苞部原有三千军马,随张苞出征的千人尽数阵亡。关兴部原有兵马五千,为赶来马鞍山与刘备汇合,死伤掉队者高达两成,仅余四千人。

“便依常陆计策,抛弃辎重,轻装撤退。”刘备下达了最终的决断。

当陆逊带着数万吴国大军赶到时,已是正午时分,马鞍山上仅有蜀国的辎重。丁奉,徐盛,孙桓三人上前,细细诉说先前所遇之事。

陆逊略一思忖,当即笑道:“叔武所遇兵马乃是残军,只是故作声势罢了,那人自恃勇武,方才敢做出佯装以逸待劳之举。文向、承渊二人所遇弓弩手,以我所料,最多不过数百,但居高临下,确实不好对付。”

陆逊看向早已人去山空的马鞍山,亲自上前查看蜀军造饭的痕迹。已去了近半日,这绝不是刘备滑虏可以做出来的决断,否则自己火烧连营之策也不会取得这么轻易的成功。

“那人名为常陆么?若放此人归蜀,来日必是我等大敌。”陆逊正色道。

他回到吴军中,接过左右递来的地图,细细端详:“滑虏的目的一定是秭归城,我已命朱然韩当二人守住涿县。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回秭归,只有偏岩、高家堰、白沙驿,至秭归这条小路可走。小路虽安全,但耗时颇长,我等走大路,不会比他们晚到多少的。”

常陆,陆逊在这场战争中的必杀名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

刘备一行人星夜兼程,终于勉强赶在第二天天亮之前赶到了秭归城。

驻扎在秭归城的从事祭酒程畿看见风尘仆仆的刘备一行人,大惊失色。

“原来前线已经失败了啊。”程畿听完关兴的叙述,他沉思了一会,向刘备建议道:“陛下,当今之计,还是尽快回到益州,再图良策。”

“朕若是这么回去了,有何面目见丞相!”刘备狠狠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案,“朕手下尚有六千人,秭归城内有五百守军,程祭酒亦有一千水军,朕要在此与陆逊决一死战!”

言未毕,竟掩面而泣。

关兴张苞二人亦面有哀色,此次出征前,他们从蜀中带了近五万人马,尽皆死于那场大火中。

五溪蛮王沙摩柯、大将冯习、张南、别督辅匡、赵融、傅肜尽皆战死。张苞若不是得常陆相助,恐怕也要死于丁奉徐盛二人之手。

常陆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真的让刘备在这里和陆逊决战的话,胜算恐怕连半成都没有。

“陛下何必以身犯险,臣愿代陛下与陆逊决战。”常陆恭敬的说道,一边不停地给张苞使眼色。

张苞也知道他的意思,刘备已经彻底失去了取胜的机会,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将损失降到最低。

“陛下,臣兄弟二人愿随常陆一起与陆逊决战。”张苞拉着身边的关兴,齐声说道。

刘备眼中的光芒暗淡了下去,面前这三人虽然口口声声说着愿与陆逊决战,但多半是为了赶紧让他离开说的场面话。

刘备又何尝不知自己现在万万不是陆逊的对手,但眼睁睁的看着无数跟随他的兄弟葬身火海之中,他又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

常陆看着刘备的表情,知道他心中已经有了一点点动摇:“陛下,陆逊定是从大路赶来,不会落后我们太久,现在应当早做决断!”

刘备的头垂了下去,良久,才沙哑的说道:“朕,回蜀中!”

除去刘备的四人对视一眼,知道这场战争虽然输了,但是还没有完全失败。

程畿带着刘备登上了战船,向着巫县出发。

从秭归入蜀,以水路最快,但被东吴追击的风险也最大。刘备本想走陆路,但在常陆的反复劝说下,只得听从他走水路的建议。

二人出发前,常陆特意将一封书信交给程畿,让他到了巫山再打开。

虽不知用意,但在关兴张苞二人的劝说下,程畿也只得答应下来。

送走了两人后,常陆看着身后的关兴张苞和六千人马,陷入了沉思:陆逊大军数倍于自己,而且这六千人更是疲惫之师。虽然自己没有想着在这里和陆逊一决胜负,但势必要给刘备的撤退拖延足够的时间。

只能这么做了。

常陆将自己的计策告诉二人,在二人诧异的眼神中,常陆开始了自己的准备。

不过一个时辰,陆逊便带着徐盛、丁奉、孙桓、朱然、韩当等人兵临城下。

“此等小城,某愿领兵五千破之。”韩当看着城门紧闭、旌旗猎猎,一片严守景象的秭归城,笑道。

“韩将军,自信是好事,但不要太小看对面啊。”陆逊笑道,“蜀军新遭大败,士气低落,现在乃是故作严守景象骗人攻城,我们的目标已经跑远了。”

说着,陆逊向孙桓招了招手,示意他从水路去追赶刘备。

城墙上的常陆看着孙桓离去的身影,自然知道他的去向。

“还好是孙桓啊,”常陆向着身边的两人感慨道,刘备那边已经万事无忧,该考虑自己如何撤退了。

“大都督,如果他们真的走水路,叔武恐怕也追不上了。”朱然担忧的说道。

韩当冷哼一声:“蜀狗的水军,岂能从我东吴水军手中逃脱?”

陆逊颔首,认同了韩当的观点。除非刘备手下也有一支能征善战的水军,否则必不可能逃开孙桓的追击。

曾经刘备手下是有这样一支水军的,但是现在都随着关羽一起进了坟墓了。

他将目光投向眼前的秭归城,冷笑道:“常陆,何不早降?”

常陆一怔,他没想到陆逊这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名字。难道他仅从徐盛三人只言片语的描述中就将自己认定为了东吴的大敌么?

常陆从城楼中走出,笑道:“若是你能生擒在下,在下一定归降。”

阅读三国:从夷陵开始与刘备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三国:从夷陵开始与刘备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