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豪:开局暴打微服私访的女帝》

第63章饮食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余胜来到这个世界饮食上其实还算习惯,仅仅只是因为他是有这一世的记忆,因此原先就熟悉了这里的饮食习惯。

但对比现代和古代的食物,他就有话说了。

先说结论:总体上,古代的食物不比现代的好吃。

咱们古代饮食的发展,是外来食材不断传入、食材和烹饪工艺不断融合、食材加工不断精细化、炊具升级的过程。

首先是外来食材传入。

比如十六世纪之前的无辣不欢党只能靠大蒜、葱、芥末、姜、茱萸、辣蓼、萝卜、酒过过辣瘾,做梦也想象不到辣椒的味道。《天龙八部》说段誉被鸠摩智挟持往姑苏,“菜肴里渐渐没有了辣椒”,是不存在的。

他元帝国疆域再广,忽必烈也永远吃不到玉米爆米花。

隋炀帝头一回吃茄子,赞不绝口,赐名“昆仑紫瓜”。因为他知道,比他牛逼多得多的秦皇汉武终其一生也没尝过茄子的味。不过隋炀帝要想吃一盘地三鲜,至少得多活1000年,熬到明朝末年,土豆和辣椒从美洲漂洋过海传入中国。

所以这样看来地三鲜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外国菜中式做法。照这个逻辑,下次拧开炉灶烤个土豆,然后就可以打电话给朋友了:“嗨,来我家,我下厨,请你吃外国菜。”

公元前115年,西汉长安城,代购初祖张骞的小吃车被同僚们团团围住,争相试吃博望侯带回的诡异新食材,有人摸出一根长长的绿色短棍,又红着脸放回去了,这是黄瓜;有人摸出一个坚硬的木球,咬了两口没咬动,又放回去了,这是核桃;有人泪流满面,众人十分惊奇:“X大人,你这是……吃了什么好吃的,怎么感动成这个样子!”那人捂着心口,呼天抢地说不出话来。张骞淡淡说道:“是大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而周天子的“天官冢宰”即使找遍六合八荒,也找不到哪怕一根香菜给天子下饭,虽然……天子吃了这玩意儿可能会把厨子砍头。

食材的多样性,直接影响食物的多样性,在某种食材传入之前,古人是万万领略不到该食材特有的味道了。

然后是食材加工。

辣椒党多半要站现代了。

甜食党可能还在犹豫。

反正唐太宗派人去天竺深造制糖术之前,中国造得糖质量不咋地。

再往前推,西汉以前,做甜食基本上只能用从粮食里制取的「饴糖」和蜂蜜,倘若不会小龙女那一套,做个甜品往往得冒上被蜜蜂蛰死的危险。

就说女票过生日,想准备个蛋糕这事吧,买是肯定没处买了,得自己做。

鸡蛋,这个还好办。

面粉……虽说汉代磨粉工艺基本上算凑合了,但是当时小麦种植和产量都有限,主食还是粟(小米)、黍(黄米),平民吃得是整粒的蒸饭,就算有家里有小麦,因为缺少磨粉工具,吃得多半也是蒸饭,而且脱粒常常脱不干净,夹杂着大量的麸皮。

糖……饴糖熬出来是粘不拉几的状态。

要是不会熬糖呢,就要去捅蜂窝取蜂蜜,所以到这一步,蛋糕师傅可能已经被蛰死了。

先秦人基本上是没有植物油可吃的,食用油几乎全部来自动物油脂,也就是“脂膏”,硬脂肪块叫脂,软的流体叫膏,吃这些东西一般要搭配韭菜、薤、葱、芥之类辛辣食材,来缓冲那股腥膻油腻,就是《礼记》说的“脂用葱,膏用韭”。

所以即使有了糖,用猪大油做烘焙……还是算了吧。

阅读腕豪:开局暴打微服私访的女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腕豪:开局暴打微服私访的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