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封李二,我打造了最强大唐》

第17章 李二很难过:上仙替朕背了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李世民回宫后,当着众大臣的面,将东方月明的方法说了出来,随后与众大臣开始商讨起准备工作。

降雨之事自然是越早越好,一方面能够缓解灾情,另一方面,也能让老百姓安下心来。

尤其是对那些粮商,早一天将粮价打下来,不知能救活多少百姓。

君臣从中午时分,一直商议到傍晚太阳西斜,当天色渐渐暗去,方才将大致的方针制定下来。

众大臣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宫,又匆匆赶往各府衙,将白天制定的计划吩咐下去。

长安城内,一条条命令发布下去,吏部、户部和工部的官员加班加点,人员调动,器械准备,物资清点,一件件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

为了能够尽快建好水利工事,李世民咬紧牙关,从国库中拨出了一批钱粮,随后下令征集徭役。

之前为了处理蝗灾,他从南衙十六卫之中抽调了一万官兵,这次又从南衙抽调出八千人,北衙六军抽调出一万,一共一万八千名官兵,全部投入到工事之中。

这些兵力原本是用于守卫长安和保卫王宫所用,如今抽掉近半,整个长安城一下变得空虚起来,警戒性降到了最低点。

此举风险极大,若长安城再次遭遇东突厥一类的侵袭,后果不堪设想。

当李世民提出这一想法时,遭到不少大臣反对,但他态度坚决,最终大臣们只能妥协。

朝廷的巨大动静,第二天便在长安城内传开了,当城中百姓听说仙人要施法降雨,顿时就沸腾了。

设坛求雨之事,自古有之,却从未有真正灵验过,大多是求一个心诚心安,向民众表明一种态度。

然而这次不一样。

以前是向上天求雨,这次则是仙人主动施法布雨。

关于仙人的传言,很早就在坊间流传,只是从未有人见过仙人的手段,一切只是通过口耳相传,不少人心中仍是持着怀疑态度。

但若此次施雨能成,代表着大唐百姓受仙人护佑,对他们的意义将完全不一样。

因此,消息刚一出来,就传得沸沸扬扬,无数人奔走相告,在极短的时间,这则消息如瘟疫一般传遍长安城每一处角落。

而另一边。

与长安城百姓的激动不同,朝堂上下包括李世民在内,全都忙得焦头烂额。

因为时间紧急,很多决议来不及检验,直接便实行了下去,由此产生的疏漏和错误之处,又须及时弥补和改正。

各种问题不断传来,大臣们只能在稳定维持计划的同时,像缝补匠一样查漏补缺,以期尽快完成任务。

长安城外的工事浩浩荡荡地进行着,城内的百姓热切地等待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些变化却在悄然发生。

百姓们的热情渐渐退去,一些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

“都过去半个月了,仙人为什么还不降雨?难道要等到颗粒无收才肯降雨吗?”

“依我看,仙人降雨之事并不靠谱,否则等了这么久,为什么没有半点动静?我看仙人跟我们一样,也在等雨,如果碰巧下了一场雨,就是他的功劳,若是没下,就继续等下去。”

“那不成了江湖骗子?我看城外的工事还在修建,如果是假的,不可能还大费周章劳民伤财吧?”有人提出质疑。

“谁知道呢!朝廷这么做,也许只是为了安抚民心罢了!损失一些钱财,总好过发生动乱。”

起初,这类声音很小,但随着时间推移,雨水迟迟没有降下,质疑的声音开始壮大。

越来越多的百姓生出质疑,觉得所谓的仙人,不过是装神弄鬼的骗子,降雨之说完全不可信。

当消息愈演愈烈,就连原本相信的那些人,也渐渐地开始产生动摇。

民间的流言,不可避免地传到了李世民耳中。

当他得知此事,当场大发雷霆。

“查!给朕彻查!究竟是谁带头质疑上仙,朕一定要找到,对其严惩!”

他实在没想到,东方上仙一心为了百姓,竟然还会遭到百姓诟病。

“陛下!”魏征上前一步,阻止道,“降雨之事传了这么久,如今仍未落下,民间有些质疑和怨言在所难免,陛下若因此动怒,不是仁君所为。”

“难道朕要看着东方上仙蒙受冤屈?”李二怒道,“工事迟迟未成,才导致雨水没有降下,此乃朕之责,关上仙何事?朕怎能将自己之责,推到上仙身上?”

魏征道:“上仙仁慈,想必不会因凡人的误解而动怒。再说,工事竣工也就这几天的事,届时雨水一降,谣言不攻破,对上仙的名声,不会有任何损害。”

李二沉吟良久:“也罢!待此事结束,朕亲自登门,向东方上仙表达歉意!”

说完,他开始叮嘱众臣:“传令下去,今日加派时长,争取早日完工。”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讨封李二,我打造了最强大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讨封李二,我打造了最强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