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大唐》

14 合作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诸位,我想问下目前大唐最紧缺的是什么?”凌霖看了看众人,笑道。

“我看是战马!”程处嗣不愧为武将之后,张口道。

“粮食?”看着凌霖不语,尉迟宝琳迟疑的问道。

众人在寻思,李承乾也沉思不语。

“大唐立国也近十年了,”凌霖不再卖关子,娓娓道来。

“陛下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虽不户户富足,但基本也丰衣足食。至于战马,谈不上最紧缺。”

“那最紧缺的是?”众人探寻的目光紧盯着凌霖。

“大唐兴盛的根本是人!”凌霖道。

“猛将守关,良臣辅佐,百姓乐业,此乃盛世之基。”李承乾点头道。“这一切的关键是教育!”

“太子殿下高屋建瓴,不愧为大唐储君也!”凌霖赞叹道,“我观大唐的官员基本出自五姓望族世家,大唐的普通百姓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原因何在?”

“平民百姓穷苦,没有钱财送子女学习”,李承乾点点头,“加之纸张书本笔墨价格昂贵,一般的人家很难供养的起。想要大唐繁荣千年,不改变官员的结构是不行的!”

“殿下高见!”众人道。

“这就是我要说的生意!”凌霖笑着说。

众人不解。

“如何让普通人能读起书?”凌霖自问自答。“关键是笔墨纸张的价格!”

现在纸张的制作技术掌握在五姓望族手里,加之采用丝帛材料制作,成本高,售价更高。印刷是雕版印刷,流通的仅是几种科考的四书五经。买不起,也抄不起。

“我所说的这个生意就是造纸。”凌霖语惊四座。

“你会造纸?!”众人惊奇的看向凌霖。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承乾一把抓住凌霖,他深知造纸这件事如果抓在手中,对他的太子之位的巩固,有多重要!对大唐的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他庆幸,今天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快说说,成本几何?”李承乾关心的是纸的价格,目前大唐的纸大约二十文一张,一本书的价格是一百文左右。能降一半的话,李承乾想到这,兴奋的不敢想下去。

“殿下,”凌霖知道,真实的价格,恐怕让他们想都不敢想。“预计售价大约一文十张。”

“什么?”众人皆石化。

“按我的技术,生产纸不需用昂贵的丝帛,庄稼的秸秆杂草都可。成本自然就低,生产规模上去后,能达到一文二十张。”凌霖给目瞪口呆的众人算了一笔账。

“纸张价格下来,我再改良印刷技术,还有笔墨等。如果我们卖一文十张,大唐是不是都会用我们的纸,有多大的量,能赚多少?”凌霖的话,给众人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财富宝库。

“好!好!”众人兴奋的叫道,“凌霖,你说,一人投多少?我们干了。”连长乐公主都跃跃欲试。

李承乾道:“凌霖,这件事做成了,利国利民!父皇会重重的封赏你!我看,说说你的计划,既然干,我也投些钱,一定要把产量搞上来!”

众人都满怀期望的看着凌霖。

“殿下,你看这样可好?”凌霖考虑了一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殿下代表朝廷,占三成,公主殿下和我等分别占一成,大家看可好?”

“就按凌霖说的办。”李承乾看了看长乐和众人,点头拍板。

“需要殿下帮忙在城外选个厂房,大约有二十亩即可。”

“这个没有问题,明天吧我们一起去看地方。”

“建厂房还有买材料制设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招工等,我预计我们每成投入五百贯,一年下来一成能分个千多贯吧。”

“这么多!这下不用问家里要钱了!”房遗爱等人喜笑颜开,兴奋的说道。

于是,凌霖起草了章程,众人皆签字。

造纸作坊的名字,众人一致让李承乾起。最后定下的字号为“兴唐”,振兴大唐。并且约定以后众人合作的产业皆叫兴唐。

李承乾选定的地方在长安西郊。

此地是荒地,位于山南的平坡,旁边有条河,取用水比较方便。凌霖很满意。

“杜柯随我去办批文。”李承乾安排道,“其他人协助凌霖办理吧。”

凌霖负责规划和技术,众人推举房遗爱为兴唐纸业的负责人,一应招人和日常管理都由他负责。

按凌霖的规划,一边平整场地,一边拉围墙,同时收购秸秆和杂草,场地平整好了,组织人员立马建设厂房、挖池。

凌霖结合穿越前的技术,结合大唐的有限条件,设计浸泡池、抄纸、压榨脱水、晒烘干、裁切等设备。绘出图纸,指导民间的能工巧匠按设计好的图纸建造。

所有干活的人,管吃管住,每天另给十文工钱。民工平时在地里劳作,去掉吃喝和粮税,一年剩不了几个钱。在兴唐纸业做工,管吃管住,一个月下来,能挣三百文。谁不高兴满意!

民工的干劲高涨,安排的工作任劳任怨,没有返工没有浪费,原计划三个月的基建,不到两个月就完工了。众人这才明白凌霖坚持开这么多工钱的原因。

李世民听到了消息,找李承乾问了几次,凌霖他们真的能生产出这么便宜的纸。如果做到了,开启民智,大唐,将一举改变千年来世家霸占朝堂的局面。想想,都令人兴奋。

(本章完)

.

阅读纵横大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纵横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