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觉醒》

第22章 人怎样才能快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慧命与生命有什么区别呢?有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给别人带来欢喜,而有些人到哪里只能带来痛苦,这就是小我的普通人和大我菩萨的区别,什么是菩萨呢?菩萨就是心灵的成就者。

圣人的出世是娑婆世界最大的幸事,所以整个娑婆世界的不觉悟者,不能跟圣者比一丝一毫,学菩萨者也是如此,必须亲近修行正道者,努力使自己觉悟,而绝对不可以亲近邪恶者,因为四大假和的生命是无常的,而心性的慧命却是无量寿的,我们借幻身而修真慧,我们的假身因追求慧命而有价值。

追求慧命越强,身体就越有功德意义,如果不追求慧命的愚迷者,那么他身体的生毫无意义,所以追求慧命者,他的假身是无价之宝,如果对修行者的身体有所危害是不对的,亲近修行者就是接近无量的慧命。

交往愚迷者,就是亲近轮回苦海,一个故事说:圣者未成道时为听经典,将身供养鬼王!佛不是供养鬼王,而是对觉悟,对心性的渴求,心性的觉悟才能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人的生活方式分什么呢?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生活的快乐,人的生活大致有三种,思想的生活,意识的生活和心性的生活,这就好比水一样,表面的好比是思想,再深一点的好比意识,能知道这些的就好比是心性,思想的生活是稍微有些不如意就瞋恨发怒,很容易受八风所动摇。

就像水一样,稍微有点风就起波浪,意识的生活就比较深了,他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有点风吹草动也不会改变它,意识是无始却来累积的习气,这是长时间的累积,就像水风是吹不动的,但有了地震或火山等现象,也会改变他的面貌。

而心性的生活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因为它不属于生死,他是常乐我净的,如果说生存是思想的范围,那么了生死的方法就是意识,而心性却是置身于生死之外的净心净土,我们和我们最亲的人相处,大多就是思想的生活。

为了生存而做出种种嗔恨发怒的事情,这是典型的思想生活,很少一部分用的是意识的生活,比如人生育的习气,顽强的生存现象,比如狗生下来就会吃奶就会游泳,这是先天的意识。

修行人追求净心净土的佛国生活,只把这一世的生活当做因缘,有因则聚,无缘则散,毫不在此世上争夺计较,身语意完全想着净心净土,并用菩萨的生活为人处事,这就是心性的彼岸。

宇宙法界是怎么来的呢?这一切的起点就是无明,自性本是万德万能的,由于法界最初只有自性的存在,他虽具足一切,但他只是灵体,没有可见、可听、可觉知的东西,故生起无明迷失。

无明暗黑则地大生,自性有了可见物故到处寻找乱动,动极生风,风地相磨则火大生,火烧地大成金则水大生,地水火风和合则宇宙法界生,这是最初无明。

自性取少取自大为自己,绝大部分为山河大地,随自性我执的多少,而化成有情众生,随男女妄想执着的轻重而变现出六道四圣,佛说: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了解这些才能觉悟,觉悟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

有能力与没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世间人生活在五欲六尘中,而修行人以心性为主,所以修行就是低制的力量,当你看了一个特别爱看的电视,玩了一个特别爱玩的游戏,这是你的父母家人让你办一件急事,你能即刻去办,或犹豫不决依然玩游戏,这两种力量的抵制便是心力。

如果你能立即去做,就说明你是意志力非常强的人,反之就是意志脆弱,容易随人事物而改变初心的人,经典说:诸法因缘生,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因缘的生发者。

亲近的人或普通人、喜欢的事或不喜欢的事,喜欢的环境和不喜欢的环境,生起的因缘却不同,在喜欢的事物面前,却把喜欢的人淡化了,这是人退化的原因,所以修行心力放下欲妄,这是因缘生发的源泉,也是安定详和的基础。

不好的事与恶事有什么区别呢?修行就是为了人事环境的美好,这需要看破放下欲妄,全部的提起心灵的智慧,普通人把损害身体名利的称为恶人,而修行人之所以能做到一切平等,就是因为放下了物欲名利,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不会在意这些,所以才称为平等。

修行人只在乎觉悟的寿命,把障碍慧命的人叫恶,普通人不修习慧命,只能在身相物欲上计较,所以这两条路是不同的,普通人不修习慧命。

所以不会障碍的,一个修行人如果用普通人的做法,就会障碍智慧的开发了,因为用物欲的价值观,是进入不了慧命的开发,也得不到如意幸福。

有人间师父,吃草药能让人成就吗?师父说经中:有一种仙叫坚固草药而不休息而修成仙的,就是说身体好到极点时,便会心灵自由出体,而修成仙道。

正如心经说:心无挂碍才能究竟涅槃,当身体好到极点时,心灵就会对身体减少了束缚,而自由飞升,心灵的最大任务就是保护身体,身体越不好,身心的束缚就会越重,沉沦也就越深,小孩子多有灵力,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

修行也是这个道理,身安则道隆,戒律是保护身体,和保护心灵的,比如五戒杀、盗、淫、妄、酒,戒律就是让人减少物欲享受,自然身体就会向心灵发展,身体不贪着粗重的物欲,自然感觉就会灵敏,灵活处事才能结识善友。

世界构成的三种形态是什么呢?法界由三种东西构成,物质,能量和心灵,佛代表心性,有能量的是众生,恶道是纯物质,物质就是有形象的东西,能量就是推动物质运动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心灵是知道这两者的作用,改变物质和能量的永远是人的心灵,所以物质能量的改变靠的是正确的引导,就像水的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一样,在一般人眼中,这三种形态是很难改变的,但在佛的眼中,这三种形态可以自由的转换。

普通的人也有物质能量和心灵,只有物质和能量,那就是植物,只有物质而没有能量就是无情,没有物质而有能量,就是一种鬼的境界,没有物质也没有能量,只有心灵那就是圣人,三者可以自由转换的就是菩萨度众生的境界,以这种境界生活,不但可以利已还可以利人。

.

阅读生命的觉醒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生命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