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觉醒》

第48章 志向决定幸福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自私的轻重表现在那里呢?师父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就是相信四大和合而成的都是无常幻化的,心灵的法界就是净土,愿就是愿意普度众生的大心,往生之后品位的高下,就看你一心念佛的深浅,决定得生的是信愿,持名的深浅只决品位。

人越为自己就越自私,身见越重就越执着四大的物质,物欲是人堕落的根本,反之普度众生的大心,是趋于精神心灵的,所以人要想上升,要想得生乐土,就必须要放下自私的我见,升起利他的大心。

怎样做生活环境能美好呢?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人生更美好,而不同的人对于美好却有不同的看法,在现实生活中,为衣食住行的欲望而奔波,自然也有很多的烦恼痛苦,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普通人把这些都看作真的,所以真心实意的投入,这种真心的投入是使人痛苦的根本。

菩萨的境界也是同样的这样,但菩萨认为所有的物质欲望都是无常不实的,所以不真心实意的投入,因为不是真心的缘故,所以苦也就化为了慈悲的动力,这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道理,俗人和菩萨同样的生活,同样的奔波劳苦,但由于知见的不同,结果就是天壤之别。

现在人为生活为情感这些琐事,搞的身心俱损,而菩萨照样经历这些事,菩萨却只能影响别人,而不能让别人影响自己,这就是俗人最应该学习的,如果你过于执着世间的东西,看似你非常的重情重义,但在圣人看来,你仍是一个可怜。

为了身我而浪费了最宝贵的心灵,如果你这一辈子成天挨打受骂,但是你能够得到智慧,你也是最幸福快乐的人,如果你在物质上是最幸福快乐的人,但是你没有智慧,那么你应然是最可怜的人,因为轮回业力永无休止。

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呢?人一生下来就会吃,所以最早的干活就是找吃的,找吃的时间久了,就会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也就有了最早的老师,所以老师会使你生活过得更好,而生活的第一步却需要自己去创造,就像吃饭一样,会不会吃饭是你自己的事,能让你吃得更好,才是师长要教的。

修行也是这个道理,师父再好只能让你增进,但是你必须要有善根,人得具有先天的福德,才会有因缘遇到师父教你,就像人吃饭一样,人都不会吃饭呢,怎么教你找吃的呢,所以学佛先天的善根最为重要,人苦的总根本的就是无明。

所谓师者就是破除苦的方法,破除苦也就破除无明,无明就是知见立知为无明本,比如吃饭人刚生下来就会吃饭,这就是知见,随着年龄的长大,他把吃饭当作身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却忘失了刚出生就会吃的这种本有能力,大脑储存先天的能力是一种能量体。

就像种子一样,可以恒久不变这就是知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关注点用在物质的身体或植物上,这就是无常的知见立知境界,所以师父就是引发我们找到本有知见,并把它发扬光大,这就是世间的圣贤和出世间的菩萨。

为什么说:人生就是为了将物质升华为能量?人前半生是用身来引领心,后半生是用心推动身,我们的修行也是这样,刚开始我们要深入经藏了解法理,往大脑里积蓄智慧,这是无常有形的推动力,当集聚充满能量后,就要把这种能力化成智慧的生命,这就是常乐我净的彼岸,在世间法就是劳心者治于人的境界。

在出世间法,就是把有形的身体升华为智慧生命的境,但无论是劳心者,还是心力的成就者,都是最高的境界,在轮回中,身见越重境界越下沉,心见越重境界越上升,人的一生从身体力行到心灵的成就者,必是圣贤的成就者。

有人问师父,什么才是轮回痛苦的因呢?师父开示说:执着自我是轮回的因,慈悲喜舍的发心是净土的果,我们修行只要一心一意的投身于心行,投身于众生事业,那么无论你这个人多么的不好,你都是最好的,如果你对众生不好,仅对周围的人好,那么这个人也是不好的人!

就是说人在发大心的同时,必须以空性的正见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的观念引导众生,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就像走路一样,如果你的目标不动摇,再怎么走都不会太偏差。

修行以智慧以众生为根本,才是真正的彼岸,如果发心不究竟,就算你做了很多,别人也不会理解你,无我利他的发心才是最受欢迎的。

人怎样才能有热量呢?当人明了觉悟后就会有内在火热的心,来驱除外在的寒凉,别人对你指责发脾气时,如果你不能接受,就会升起一思寒意,如果你能用智慧将这转化为顺境,这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看了《水浒传》这部连续剧,以为宋江太过懦弱,但看过大结局之后才明白,宋江在投城之时早知自己的结局,他是想牺牲自己成就众人。

人所有的出发心都是为了自己,能够成就别人,牺牲自己的才是伟人,才配得上为万人所敬仰的菩萨,我们学佛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踏上学佛第一步时,就应该了知有数不尽的冷嘲热讽和磨练。

但我们能舍弃自己,让周围的人更好,把他们带上成佛觉悟之路,这才是不愧于佛弟子的发心,如果我们的发心,只是希望自己和家人更好,那样就有傀于此生为人师表了,很多的佛弟子都是经历人生巨大的痛苦才走进佛门来的,都有倔强不合群的性格,作为一个真学者,也是懂得包容的人,如果不能忍耐别人,也就很难达到彼岸了。

饮食和音乐怎样连系起来呢?古圣先贤说食物是滋养身体的,音乐是养护灵魂的,法器代表着佛的音乐,声是入耳的,代表六尘的一切物质境相的外四大,六根代表传递的通道内四大,六识代表着心灵。

经中说:“娑婆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一场法事下来,如果你说声音太好听了,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初学者,如果你说法事时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没有差别,说明你入门了,如果你说无论是吃饭还是法事都是为了因缘,你就是化六根、六尘、六识归一的菩萨。

得志与失意时应该怎样做呢?得志的时候不知惜福,拼命的造作恶业,等到失志时,又怨天忧人,看到人的可怜处,我们就帮助鼓励,其不知他在得意时,曾造下了五逆十恶重罪,我们要慈悲于人,但一定要依法依心性而行。

只依相依表面而行,那就有可能是认为帮人其实造下了恶因,悟即业障本来空,就是说要想帮人之前,得先让他觉悟,业尽才能福来,如来他依然迷,你帮他越多就另他堕落的越深,

.

阅读生命的觉醒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生命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