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一百零二章 想要低调、有另寻靠山心思的何平叔!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东汉时蔡邕曾说过:“汉乐有四品,全是太予乐,二是雅乐,三是黄门鼓吹,四是短箫歌。”

并说:“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诗所谓坎坎鼓我,蹲舞我者也。”

汉乐四品中的一、二品是雅乐舞,属于太予乐令掌管,三、四品是俗乐舞,属于承华令掌管,承华,是东汉的俗乐舞的乐官,相当于西汉的乐府令丞。

《唐六典》载:“后汉少府属官有承华令,典黄门鼓吹百三十五人,百戏师二十七人。”

“黄门鼓吹”是鼓吹歌舞的演奏组织,不仅是音乐的演奏,实际上包括了歌舞,并且演奏的主要内容是相和歌和杂舞曲。

“黄门鼓吹”的名称,虽然到了东汉才作为正式名称,但黄门乐人在西汉的宫廷中已经有了,《汉书礼乐志》说:

“内有掖廷才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是时(成帝时)郑声尤甚,黄门名倡丙疆景武之属,富显于世。”

演奏的主要内容是《鼓吹曲》、《相和歌》和《杂舞》。

清商署则是曹魏时期的俗乐舞机构,曹操、曹丕、曹睿都酷爱《清商乐》,并且亲自作了许多歌词配合歌舞的演奏,

《清商乐》因为得到曹氏的爱好而有了新的发展,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后,便把“清商”从鼓吹署中分立出来,设立了“清商署”。

“清商署”的乐官名为清商令,属于光禄勋领导。

“清商署”演奏的主要内容是俗乐舞,包括《相和歌》、《清商三调》以及《杂舞》等。

鼓吹乐再到后面的朝代,在组织机构上归于太常领导,所以后来对鼓吹乐的概念,仅指《鼓吹曲》又名《短箫饶歌》和《横吹曲》又名《骑吹》。

《杂舞》和《相和大曲》等歌舞就完全属“清商”的机构演奏了。

今夜的晚宴上《相和歌》、《清商三调》、《鼓吹》、《杂舞》中的经典曲目轮番上演,

“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相和歌所用的宫调,主要有瑟调、清调、平调3种,也叫相和三调。

歌舞开始后,便有节鼓、琴、瑟、筝、筑、琵琶、箜篌、笙、笛、篪、箫、埙、钟、磬等乐器的声音不断悦耳响起,显然曹府今夜的晚宴的乐舞比起宫中的是毫不逊色的,

只是朝臣、世家还稍稍对皇权有那么一丝的尊重,便说曹府的乐舞只比天子宫中的还差那么一点,

歌姬清灵的歌声与舞姬柔美的舞蹈交相辉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一曲舞毕,众人都忍不住拍手称绝,“好啊,丞相府的歌舞就应当有这个水平!”

何晏听着众人对曹府歌舞姬技艺的评价,心中暗道,昭伯府上的歌舞姬能有这个技艺水平,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阅读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