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二百三十三章 赋税,由仁义皇叔向刘扒皮的蜕变(求订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下午,空气中的风很,众人行走在雨林中赶路皆是有些闷热,但顾将军还是没有让大或歇一歇的意思,队伍中的张樱也没有要歇息的意思、只是不时用手擦着额头上的汗珠,哎,多半是要到晚间才能歇息了………………………

若论起这租税制度,中原的租税制度才是山夷族部落的前辈,中原三家中则是曹魏更胜一筹,他们东吴、蜀汉都是比不上。

东汉末年,各封建割据势力连年征战,出现了“用无常主,民无常居”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难以掌握确实的户籍,若仍按汉代赋税制度征收算赋和口赋,评定田地产量,收田租,显然已很难办到,

但好在这些对东吴来问题不大,毕竟东吴的局势一直还算比较稳定,东吴的根据地江东便是一直都在孙氏手中,生活在簇的百姓还是能安稳的过日子的,

不像中原、益州等地,一直在不停的易主,便可将汉代的税赋制度勉强照搬照抄过来使用,只略微做些改动便可在江东之地正常运转起来,

毕竟江东之地还是挺肥沃的、多产些稻米便能交上这三十税一,在之前此间的百姓也是这么过的,但是在几经易主、战乱连连的中原、益州等地再这样搞却是不行了,让他们交也交不出这么多粮食赋税来了。

那时的曹操已收编黄巾军余部三十万人,占据中原腹地,“挟子以令诸侯”,手下养着这么多的人,粮食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当时的历史条件是,许都周围有大片荒芜的农田,而且黄巾军一般拖家带口,还带有许多耕牛。于是,曹操于建安元年年颁布了《置屯田令》,开始大规模屯田。

曹操的《置屯田令》规定:“持官牛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相当于六四分账;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官府与百姓五五分账。”虽然百姓地租负担较重,但较为安定的生产和生活,仍能被当时百姓接受,毕竟这下没有白白得来的好处,这一制度解决了军粮问题。

为保证长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曹操便开始着手进行赋税制度改革。

在建安九年,曹操发布了着名的《收田租令》,规定“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两匹,绵两斤而已”。这一改革实现两大突破,即把汉代的定率田税改为定额田税,把人头税改为按户征税。汉代田税曾经三十税一,一亩必须缴粮五升以上。

而曹操的改革不论产量高低,一亩只缴四升,田税不与产量挂钩,增产不增税,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流民纷纷归田,农业生产得以恢复。

汉代“人头税”算赋、口赋是按人头缴纳的,百姓要卖掉产品换钱缴税,时常受到商人盘剥。但曹操采取了户调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根据与口赋、算赋制,家庭的人口越多,交的税费就越多,若税费太重或不合理,就会限制人口增长。

而户调制只规定一个家庭所交的税费,不管人口多少,而家庭如果人口多,则劳动力就多,收入就会增加,自然刺激家庭想方设法增加人口。

阅读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