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三百五十三章恢复旧制,靠实力说话(求订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柏灵筠继续道:“西汉时有十几位公主被送往西域、匈奴等地和亲,可弱一些的东汉却是没有此例,但后世若是要想获得边境暂时的安定必是要恢复旧制的。”

曹爽笑着道:“灵筠放心,待日后下一统,我亦是不会同意大魏如此做的,毕竟这靠女子和亲换来的和平怎是真正的和平,与草原上那些人打交道,

总归是要以实力来话的,就像当初武帝之时一般,只有将他们打怕了、方才能让他们不敢南下。”

“和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有公主或者宗室女子和亲的记录。

和亲的自古有之,据史书记载,周襄王时期,襄王娶狄女为王后,进而与戎狄一起举兵伐郑,这是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和亲事件,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七七夜之后才得以脱身。

此后,西汉开始推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中原女子以公主名义下嫁匈奴单于,以求得边境安宁。

自汉初开启了和亲之门后,这似乎就成了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相处的一种重要政治手段。

两家关系紧张的时候和亲,暂时缓解一下双方的矛盾冲突,两家关系融洽的时候也和亲,继续深化这种来之不易的和睦关系。

可是,大多数情况下,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和亲都是被迫的。

由于中原王朝的军事实力羸弱或者国力不强,无力开启远征暴走模式,只能牺牲一个女饶幸福,与游牧民族建立“翁婿国”的关系,达到稳定边疆、和平共处的目的。

但是有句老话得好:实力决定一切!

牺牲女饶幸福来换取和平,对中原王朝来,不仅是一种莫大的羞耻,换来的和平也只是短暂的表面现象,难以保持长久稳定。

“和亲”从此成为中国历代王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并非每个王朝都能接受“和亲”,

东汉历史上是有过“和亲”之议的,但未实校

东汉初年,匈奴实力强大,经常抄掠边境,成为东汉最为严重的威胁。

东汉因忙于国内统一战争,无暇顾及,曾寻求改善双方关系。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单于遣使东汉要求和亲,未获准许。建武二十四年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则继续盘踞漠北,与东汉对抗,同时又不断遣使请求和亲。

北匈奴为了求和亲,大量贡献马匹、皮毛,又带来西域诸国的商品贡献,结果仍为汉光武帝所拒绝。到了汉明帝,汉章帝时期,北匈奴仍继续多次请求和亲,但同时又数次侵犯东汉边境,最终被东汉击溃。

第二个是宋朝,宋朝虽以“积贫积弱”着称,但却从未与外族和亲。

在历史上,辽国和金国曾经成为宋朝可能的和亲对象,但均未实现。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时,辽国在谈判中曾要求“和亲”,宋朝没有同意。司马光《涑水记闻》称:“虏兵既退,来求和亲,诏刘仁范往议之,仁范以疾辞,乃命曹利用代之。”

阅读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