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三百八十二章不如洛阳,弥补曹叡的遗憾(求订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三座城之间离得很近,近在咫尺,相连的道路两旁还有盛夏的垂柳能够遮挡阳光,曹爽便带着些亲卫与马均一同前往洛阳垒,

在路上曹爽望着这三座城感慨道:“当年繁华盖过洛阳的邺城,有三台之盛,亦是武帝当年平定叛乱之所,可惜才过去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这邺城又再次衰败了下去,底蕴浅终究还是比不得这帝都洛阳啊!”

曹操当上魏公以后,享受“赞拜不名”“九锡”这些殊荣,女儿又当上了皇后,大家觉得再往前一步就要改朝换代了。

但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曹操真的会当皇帝,因为那样将违背《让县自明本志令》里做出的承诺。

不过,到了建安二十一年4月,曹操又向前迈出了一步,晋爵为魏王,史书在记载这件事时用了一句“曹操自进号魏王”的话,有些耐人寻味。

曹操晋爵为魏王,程序肯定与晋爵魏公一样都是由献帝下诏,而不会是自封的。

这样不是揣测,献帝确实下过一份这样的诏书,这份诏书照例篇幅不短,前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废话,只有最后几句颇为重要:“现在晋您的爵位为魏王,特派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上册玺、玄土、白茅,以及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前来请您就王位,同时请您以丞相的身份继续兼任冀州牧。”

献帝派到邺县的使者是御史大夫和宗正卿刘艾,刘艾也是刘氏宗亲,由他来当使者增加了这项册封的合法性,刘艾带来的不仅有诏书,还有两份重要礼物,即金虎符和竹使符。

调动军队历来都是一件大事,必须有皇帝颁发的信物,否则就是谋反。汉代用于调兵的信物大致有虎符、节、羽檄、诏书等,其中最郑重的是虎符,有铜质的也有金质的,从诏书中得知,这次送来的金虎符是金质的,一共有五枚。

竹使符与虎符作用大约类似,不同的是它是竹质的,根据应劭的记载,其形似箭,每枚长五寸,上面用篆书写影一、二、三、四、五”等字样,

规模的调兵用竹使符,较大规模的调兵用虎符吧。

虎符的体型很,呈卧虎状,中间一分为二,一半在子手里,一半在带兵的将领手里,使用时要看这两件东西能否完全合上。

献帝颁发这两件东西给曹操,是因为曹操作为魏王在名义上也拥有调兵的权力,即魏国拥有独立的军事权,这一点又在刘氏诸侯王之上,汉武帝刘彻之后,刘氏藩国已经不再掌兵了。

当然,现在就连汉室朝廷其实也不掌握任何军队,曹操每次调兵也不大可能先到许县申请虎符,那样既不现实也耽误事,献帝颁发金虎符和竹使符给曹操也只是一种象征意义。

献帝的诏书传达出来另一个信息是,曹操担任魏王以后,原来担任的丞相、冀州牧两个职务不变,这样曹操身边就有三套班子同时运行:魏王府、丞相府和冀州的州政府。三套班子都很重要,现在曹操身边不缺少职位,只缺人才。

阅读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