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三百九十八章更可靠,重来一次的机会(求订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马均有些疑惑的道:“当初张鲁投效的便是武帝,毕竟武帝这个丞相还是比大耳刘玄德、蜀汉丞相诸葛亮要更可靠一些的,更有实力一些,虽然也是无奈投效,但也算是在大魏得到善终,却不知如今的张昭成真正的所图又是什么?”

曹爽淡然的饮了一口茶道:“无论图什么总归是野心作祟罢了,难不成还是为了报仇?那也不必如此吧,毕竟当初张鲁在投降之后可是还与武帝结成了姻亲,

将十个女儿之一的张祺英嫁给了武帝的儿子曹宇,就凭这等关系,相信武帝总归不会暗中杀害张鲁罢?”

杨综有些冒汗的回道:“武帝断不会如此,毕竟当初关云长这样的猛将也是放就放了,许是刘备暗中派人下的手。”

曹爽点头道:“初伯言之有理,不过若是刘备之后的孔明再果决一些,如武帝一般,北伐兴许便会成功罢,毕竟没有人掣肘了,幸好他已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了。”

蜀汉丞相府与曹操霸府的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某些特点有许多类似之处,例如相府不设在都城,都城只设置留守相府;丞相对国君称臣,对其他人称“孤”,

不到都城去朝见国君,利用遥控的手段操纵朝廷,控制皇帝,国家的实际权力中心不在都城而在外地的丞相府,因此称其为“霸府”应该是合理的。

但是前者又保留了某些自己的特点,例如留守相府处置国内庶务,另有官员负责监控皇帝,其专权的程度亦不及曹操相府。

刘禅是个十足的傀儡,蜀汉由诸葛亮总揽大权,事无巨细都要由相府处理。

诸葛亮架空刘禅,包揽国政,称他是权臣应当是合理的。

不过诸葛亮仍属于周公、霍光之类专权的忠臣,他对蜀汉政权尚无明显的篡逆之心,基本上恪守臣道,对刘禅以礼相待,与虐待献帝、残杀董妃、伏皇后及其二子的曹操有根本的区别。

《袁子》他“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即称孔明是执行国君的使命,并且专断独行,但没有篡位的野心。

从史书记载来看,当时蜀汉与邻国都没有人怀疑他要谋逆。

蜀汉批评诸葛亮最严厉的李邈,上奏“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也只是讲他对刘禅的统治构成威胁与隐患,并未他企图篡国称帝;就连这些话,后主也认为李邈的太过分,将其下狱处死。

三国割据政权的建立发展途径最初是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曹魏的建国模式,曹操的霸府与汉献帝朝廷并存二十余年,他的霸府经历了发展、巩固、成熟三个阶段,然后取代汉室。

第二种是孙吴、蜀汉的建国模式,它们由地方军府扩张领土后逐渐演变为割据政权。但是蜀汉政治形态在刘备病逝、诸葛亮开府后发生变化,

丞相府成为最高军政中心,它与徒具虚名的皇帝、朝廷形成了所谓“二元权力架构”,丞相府相当于霸府,并演变到它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具备了它们的某些特点。

诸葛亮的相府之所以没能进入霸府的第三个阶段,即受九锡、称王建国,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

例如诸葛亮未能长寿,其战功与威望、权势远不及曹操,儿子诸葛瞻年龄太,刘禅在朝内还有一定的支持势力等等,所以没有按照前述曹魏的建国模式发展下去。

随着诸葛亮的病逝,丞相府在霸府演变过程中半途夭折。

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度,不再设立丞相府,

先后任命蒋琬、费祎二人前后担任尚书令、大将军,国家的最高军政中心又回到了受制于皇帝的尚书台,即刘备称帝后的那种政治体制。

阅读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