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四百一十二章儒生的想法,清理校事府(求订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杨综继续开口道:“只怕他不是真糊涂而是装糊涂罢了,毕竟若是此事能由他一手促成,

他也能在史书上留一个好的清名,为下请命的好名声,他一个儒生怎能不想要这些?”

曹爽想了想又道:“也不能完全怪程季明,这些年校事府内部也出了很多像卢洪、赵达这样的蛀虫,方才让他们有此机会建议朝廷废校事府,日后还得对校事府加强整顿、约束才是。”

杨综继续道:“仆都记下来了,明日便开始清理校事府内部的蛀虫,位卑而权重的官署难免会有这样的弊处,不过对那些世家大族来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若是没有此事,他们也会再寻其他由头的。”

当年在曹魏阵营中,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怕曹丞相,却怕卢洪与赵达。”

而卢洪和赵达两人,就是校事府之中的校事官,他们相当于后来西厂汪植的地位。

那这个组织究竟有多厉害,以至于让人产生的畏惧更胜曹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有一次,尚书郎徐邈在酒后称自己是圣人,而这件事被校事官赵达通过耳目听到了。

得知消息后,赵达当即告诉了曹操。

曹操听后十分生气,毕竟强势如曹操都不敢称自己是圣人,你徐邈算什么东西?

于是曹操当即下令,让人将徐邈收押入狱。

若非后来有人向曹操好话,称徐邈这是醉酒之后了胡话,而且毕竟徐邈于曹魏有功,功过相抵,曹操才没有和徐邈多加计较。

不仅是徐邈,连东汉末年的大臣崔琰与毛玠,都曾被校事告发而惨受牢狱之灾,要知道这两人都是曹魏的有功之臣,在校事的告发下,竟然命丧牢狱之中,可见校事一职的恐怖所在。

纵观曹操一生,其虽善于用兵屡摧强敌,但亦时常遭逢部下叛乱、政敌暗杀之事。

曹操所经历的叛乱与暗杀虽然都被及时平定,但考察其发生时间,无疑都是出现在如征讨徐州、官渡对峙、汉中争夺战等敏感时期,给曹操本人及后期建立的魏国都带来极大的隐患,

所以对曹操个人而言,设立一套能够时时监察百官、消除叛乱于萌芽的特务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应该,建安末年的耿纪、魏讽密谋起事只是汉臣的最后反击,自官渡徐他之后军中确无行刺之事,这也算是校事设立后的一个明显效果,即至少保障了曹操本饶安全。

但校事的危害性也十分明显:卢洪、赵达二饶随意构陷,显然证明程晓替曹操辩白的“检御有方,不至纵恣”这一抑制措施仅仅是一句空话,“不畏曹公,但畏卢洪”一语也可看出军中已是恐怖气氛蔓延。

后来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魏王,随后他逼着汉献帝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建立魏国。

建国之后,曹丕继续用校事来威慑与驾驭臣子。

要知道当年一个校事刘慈,就对曹丕告发了上万次,可见校事一职管辖范围之广,权势之大。

当然世间哪有那么多不臣之事,大多都是校事夸大其词,或者凭空捏造而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颍川太守高柔向曹丕进言,称校事告发多有不实,而且曹丕曾下令要处死被告者而赏赐告发者,所以他建议曹丕取消这项法令,以免无辜人受害。

因为校事是要监察百官,所以曹丕虽然采纳了高柔部分建议,但却没有取消校事制度。

看起来,校事一职危害极大,校事官若要寻私仇,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实际上,执政者使用校事,是有其目的的。

阅读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