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

第十二章 大破陈友谅水军【求鲜花】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刘伯温赶忙对朱元璋解释道:

“家师乃是7年前从天而降的世外高人,两年前臣辞官回家,以为村民受人蒙蔽,所以前去家师之处质问,却被家师的博学所震惊,厚着脸皮拜在门下。”

“家师似乎对刘伯温极为推崇,反而不知道臣原名刘基,所以才闹了这么一出笑话,而臣当时在各方面毫无建树,也羞愧于说自己就是刘伯温,所以家师才会有此言论。”

朱元璋听完哈哈大笑:

“先生与令师果然非常人也。”

一旁的汤和凑上前来接过锦囊:

“我看看这信里到底说了什么,让元帅忧虑尽去?”

结果当看到锦囊的内容汤和却满脸不解,眉头直皱:

“前边的我能看懂,但是后边的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康茂才有能力解决陈友谅行军路线的问题。”

汤和身为名将自然也知道从水路攻打应天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是脑子不抽,就不会吃饱撑的以己之短击人之长。

朱元璋被李洛的锦囊打开了思路,此时思虑尽去,他笑着对众将军说道:

“康茂才之前是陈友谅的手下,自从投奔咱之后在咱的示意下一直与陈友谅有着书信来往。”

“此时陈友谅势大,咱只需要茂才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将要倒戈,建议陈友谅从水路进攻即可。”

朱元璋笑着对众人解释道,

“让茂才与陈友谅约定在江东桥接头,承诺将阻挡水军的桥梁挪开,这样就不愁陈友谅不按照我们给他的路线走了。”

徐达等将军眼神一亮,瞬间懂了朱元璋的打算,并在心中想着这个计谋的可行性。

只有一直没理不敢出声的常遇春此时挠了挠头不解的问道:

“不是应该让陈友谅从龙湾进攻吗?怎么还建议他从水路进攻?”

徐达白了常遇春一眼骂道:

“你个憨货,只知道冲冲冲,陈友谅多疑,只要我们将木桥换成石桥,陈友谅到达约定的地方肯定以为中了元帅的埋伏仓皇逃窜。”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不愧是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知道康茂才身份的瞬间就能知道自己的打算。

朱元璋最后补充道:

“到时候我们再安排邵荣放弃北方龙湾的阵地,到时候不愁陈友谅不在龙湾进攻。”

常遇春顿时恍然大悟。

朱元璋此时完全有种胜券在握的感觉,他激动的握住刘伯温的手说道:

“令师真乃神仙中人,等朱某这次能化险为夷,到时候必定亲自和先生前去武阳村拜访。”

刘基顿时满心欢喜,如果朱元璋能将李洛请出山,那对于天下百姓肯定也是一场幸事。

而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就算是没有李洛的锦囊,朱元璋也能很快想到这个方案,

因为李洛提出的这个计划正是历史上朱元璋力排众议,以其天才的军事才能想出来的!

而李洛只不过是借花献佛,把本应是朱元璋的主意揽到自己身上给自己的徒弟撑撑面子。

毕竟历史上刘伯温力排众议,坚持死守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而且还建议把说逃跑的动摇军心的都砍了。

万一朱元璋真听信了刘伯温的话,把其他谋士给砍了,他的徒弟岂不是也没了?

所以李洛干脆将未来注定的事情提前揽到自己身上保刘基一命,当然这也就是李洛不知道刘基就是刘伯温,否则他肯定不会多此一举。

朱元璋随即转头看向徐达、常遇春等诸多将领,用坚定不移的语气跟他们缓缓开口:

“兄弟们,咱们自濠州出发以来,经历了无数困苦,打败了无数敌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虽然陈友谅比咱们强大,但只要咱们敢于迎战,胜利一定属于咱们!”

众多将领此时眼中全都狂热的盯着眼前的朱元璋,正是朱元璋这种敢于赌上一切,敢于在众多质疑中坚持自己的看法的人格魅力,才让二十四将从濠州一直跟到他打到现在。

只有他们24人的时候他们尚且不怕,更别说此时的朱元璋坐拥十万大军。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等人纷纷开口:

“元帅,下令吧!”

朱元璋点点头:

“杨靖、赵德胜、常遇春、徐达,你们四人带领部队埋伏在龙湾和南城,一旦汉军进入伏击圈就进行攻击。”

“茂才你即刻派人送信给陈友谅,约他在江东桥汇合进攻应天。”

“李善长,你把江东桥拆了,重新建一座石桥,要快!”

随即朱元璋指着一旁的狮子山低声说:

“我亲自带兵驻扎在西北的狮子山上与陈友谅决一死战!”

“这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虽然形式不容乐观,但是众多将士纷纷闪烁着名叫自信的光芒。

刘伯温看着毫不胆怯的众多将士,终于知道为什么李师如此看重朱元璋了,有如此誓死相随的虎将他不登基谁登基?

ps.现在的新书,果真是地狱开局……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