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从古玩上提取能力》

48.官仿官的作品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吴瀚海见气氛有些不对,赶忙打起了圆场,道:“薛老弟,别说那些了,这瓷碗你准备多少钱出?”

见吴瀚海开口,薛忠郜这才将目光从胡牧之身上收回。

毕竟他今儿来不是跟人怄气的,而是来出售古玩的。

这就看向吴瀚海,道:“吴老哥,我也不瞒您,这瓷碗我收的时候就不便宜,所以我准备十八万出。”

一听这价格,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包括胡牧之。

因为这价格,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未来能涨到一亿的二进式四合院,目前售价也就八十万左右。

不过这瓷碗,吴瀚海十分喜欢,思量再三后,道:“薛老弟,容我仔细看看。”

“吴老哥,您请。”薛忠郜这就轻轻的将装着瓷碗的盒子推到了吴瀚海的面前。

吴瀚海将那瓷碗拿起,从身上掏出一个放大镜,仔仔细细的辨别起来。

这如果打眼,那可就是十八万阿,所以必须得仔细在仔细。

由于是挨着吴瀚海,胡牧之也在观察着这件瓷碗。

好半响后,吴瀚海收起放大镜,准备将瓷碗重新放回锦盒内。

通过观察,他发现,这瓷碗器身底部胎骨稍厚,质坚细腻,造型秀美端庄,纹饰细致,典型的明代前期经常使用的官样纹饰。

也就是说,在吴瀚海看来,这就是一件宣德瓷无疑。

而就在这时,胡牧之的声音缓缓响起。

“吴先生,能让我上手看看吗?”

吴瀚海一愣,转而笑道:“当然。”

说着,将瓷碗放到了胡牧之的跟前。

胡牧之这就单手拿起瓷碗,也没有去观察釉面,因为釉面他刚才已经大致看过了。

只见胡牧之将瓷碗翻转过来,仔细看起了年款。

年款是明代开始才流行在瓷器上题写帝王年号款识的一种标签。

它是瓷器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收藏者多注重年款。

虽然说并不是有年款就一定是真品,但可以通过年款上的字来分辨真伪。

看了二十秒钟时间,胡牧之便将东西放在了桌面上,抬眼看向吴瀚海,意味深长的问了一句。

“吴先生,你确定要花十八万入手这瓷碗吗?”

此话一出,吴瀚海一愣,难不成这瓷碗有什么问题?

而这时,薛忠郜直接呵斥道:“年轻人,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我这瓷碗有什么问题?”

“瓷碗没问题,确实是官窑。”胡牧之开口道。

“那不就对了。”薛忠郜一脸得意道。

“但不值这个价。”胡牧之继续道。

“不值这个价?”薛忠郜仿佛听到了一个大笑话一般:“年轻人,不懂行就不要在这废话,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如此品相的宣德瓷,十八万已经很便宜了。”

“如果真的是宣德瓷,十八万确实可以接受,但这并不是,而是雍正时期仿宣德瓷,俗称:‘官仿官’。”胡牧之掷地有声道。

官仿官是后代官窑仿前朝的一个名称的总称。

在龙国陶瓷史上历来就有后代仿前朝的记载。

这种官仿官现象始于宋代,明清时最为流行。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目的。

1、仿前朝官、御窑瓷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崇敬心情,以物寄思是它最主要的目的。

2、尝试恢复古代制瓷工艺以满足帝王的情趣喜好。

虽然现在的胡牧之没在博物院工作过十年,但以前的胡牧之干过。

那些记忆可都在脑海呢。

所以通过年款,胡牧之一下就分辨了出来。这是一件雍正时期仿宣德瓷的作品。

只是在场谁也不知道胡牧之以前的身份,所以当听到他说是官仿官的时候,都是不以为然,认为他在胡诌。

“你随口就给断成雍正时期的,你以为你是谁?专家吗?”薛忠郜气愤道。

要知道宣德瓷和雍正仿宣德瓷,那价格足足相差五倍,也难怪薛忠郜会气愤了。

对于薛忠郜的质疑,胡牧之不屑一顾,也懒得给出自己的依据,因为就算自己说出来,他也不会相信,干脆不说了。

而且自己话已至此,吴瀚海还要不要这瓷碗,就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了。

当即,胡牧之起身,朝着吴瀚海告辞道:“吴先生,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说完,便是头也不回的朝包厢外走去。

只是刚走到二楼,胡牧之便是听到身后传来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转头一看,是吴瀚海追过来了,手里还拿着那个瓷碗。

显然是想问自己怎么看出来的。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我能从古玩上提取能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我能从古玩上提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