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第二百三十九章 科举制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239章科举制</P>

当年刘据为皇帝的时候,实施了诸如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清扫粮商等政策,其政策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碍于最近皇帝刘据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在众儒生看来,实在是祸国殃民之道,因此当年各地儒生群情激奋,不少贤良、文学带头,纷纷要求辩政。其用意乃是效仿当年七国之乱,众诸侯王名头都没直接指向皇帝,而是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P>

一群儒生用的“谪乱臣,用贤良”的口号给刘据上奏,多有指责三公九卿仗着亲近皇帝的权力,进献乱政,导致国家产生了一些问题,要求辩政。</P>

然而,这群贤良文学做梦也没想到刘进辩才无双,竟然舌战群儒,直接经这次辩论变成了讨伐贤良文学只为门户私计这样一批极端自私之人。</P>

并引得道家、法家等学派等早已经对儒家不满的众学派下场对儒家穷追猛打,废除了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政策,令儒家再也不复此前的强势地位了。</P>

然,贤良文学乃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人才来源的最主要途径。</P>

儒家在理论层面已经不再占据大汉的主导地位了,且选拔出来的贤良文学们已经被打成只为门户私计之人,这察举制和征辟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半废状态了。</P>

朝廷一年两年不进新人还行,三年五年不进新人,定然影响三公九卿及各郡县的政事。</P>

大鸿胪苏武便是在此背景之下提出来了人手不足这个问题的。</P>

待大鸿胪说完,一下引得各部负责的公卿共鸣。</P>

大司农霍光与苏武两人并非一个派系,此刻也站出来对刘进说道:“陛下,大鸿胪之言甚是,我大司农府上如酒榷、平淮、铁官等人员虽目前尚能运转,然自先帝时候便只少人而不进人,恐怕时日一长,各部便陷入无法运转之境地。”</P>

“对,我廷尉亦是如此。”廷尉杨信也附和着。</P>

其他就九卿也附和说着。</P>

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赵过也纷纷点头。</P>

刘进见众人如此,便知晓恐怕是真的缺人了。</P>

他微微颔首道:“诸位述求朕已经知晓。政事处置自然离不开人手。朕盘算了一下自先帝至此,尚未求贤。</P>

此前贤良文学搞出‘谪乱臣,用贤良’之闹剧。我大汉宁愿官职空缺也不可用此等只为门户私计之人。朕以为便不可再用此前察举及征辟之法。诸位以为如何?”</P>

察举制和征辟制对谁最有利?自然是儒家!</P>

而朝中的这群三公九卿们,已经不像是汉武帝时期了,尽皆出身儒家。</P>

其来源杂乱,有道家、兵家、法家,当然也有儒家。</P>

然儒家现在在朝中的名声已经和孔子描述的“累累若丧家之犬”无二了,早已经在朝中夹起尾巴做人了。因此也不敢说话。</P>

倒是丞相桑弘羊提问道:“陛下,若不行察举及征辟,当如何选拔人才?”</P>

刘进很早就已经谋划了,然而一直没有机会实施,现在时机已到,再拖下去就不合适了。</P>

当即刘进说道:“朕以为其途径有四。一为从士卒选拔规模当扩大。”</P>

汉承秦制,军功制也被汉朝继承了,从有功的士卒之中选拔人才一直未曾断绝。</P>

如建章卫、期门卫、羽林卫等属于光禄勋的郎官,均是从六郡良家子中选拔,然后转岗走上仕途。而且这些士卒也并非是莽夫,一个个的也是识文断字,诵读诗书的。</P>

甚至有相应的规定,读书识字达不到考核标准,都不允许升迁,因此他们的素质都不低,用起来也颇为得心应手。</P>

因此刘进提出此意见,众人相互讨论了一番,纷纷点头表示赞同。</P>

刘进接着说道:“其二为荫官。诸位,朕以为当扩大荫官范围。</P>

千石以上皆有资格,其推荐子侄当设置一番考核,若通过考核,便可入仕林,为国效力!”</P>

这话一说,众人兴奋起来,对众人来说这可是皇帝发福利啊,只要千石以上,便可荫其子侄。</P>

虽然之前也荫官,然其规定为“即“吏两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P>

而刘进这一下便扩大了荫官范围,从两千石直接下调到千石,而且从原来的“子”,一下变成了“子侄”,众朝臣都沸腾了。</P>

刘进此举乃是买好众官员,为后面刘进真正想要施行的选拔制度做准备。</P>

试想,刘进已经给众人卖好了,未来刘进某些政策即便是不合众朝臣的意思,然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们也不好意思反对刘进之策了。</P>

然而,这政策对众朝臣有好处,但对大汉朝廷来说某种程度上是有坏处的。</P>

荫官一多自然有可能会结党,结党便会营私,营私便会损害朝廷整体利益。</P>

如真正心忧国家的老臣,其为人正派,敢说敢言,此刻又站出来了。</P>

没错,又是大鸿胪苏武,他起身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开此先例。若开此先例于我等朝臣等有利,然不利大汉江山社稷。”</P>

至于为何不利于江山社稷,大鸿胪没明说,但到了三公九卿这个程度,也都能看明白荫官的坏处,自然也不必再明说了。</P>

大鸿胪苏武说完,众朝臣热烈讨论氛围一下便冷了起来,谁也不敢说话。</P>

谁都知道这政策不利于大汉社稷,谁反驳大鸿胪苏武的话,明显能够体现自己有私心。</P>

然而谁又真没点私心呢?谁不希望政策施行,自己下一代能有一个好的起点?</P>

场面一时间尴尬住了。</P>

甚至连苏武同一派别的盟友太仆常惠都没有说话。</P>

这时候御史大夫赵过权衡了一番也站出来道:“陛下,大鸿胪之言甚是,还请陛下三思。”</P>

御史大夫说完,有些人不知道怎么想的也纷纷附和御史大夫的话。</P>

然,刘进坐在陛上,对下面众人的神情自然是一目了然的。</P>

有好几个附和御史大夫的官员,虽然附和御史大夫的话,然脸色比吃屎还难看。</P>

刘进也不禁心中哂笑。</P>

待众人没有再说话的,刘进方才说道:“此次乃人员短缺,不得已而为止,不可成惯例。且朕以为当严格把关考核,无真才实学之人,便是万石公卿荫蒙也不可用之。”</P>

阅读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