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憨婿》

第135章 立威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同时周显在边关以皇权至高的身份,给朝廷百官发布军令。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食国禄当为国分忧,当为国靖难。

大明南方那些又臭又犟的文人士大夫,周显目前是调动不起来的。

可是,大明西北地区跟北方诸地的行政长官,深感唇亡齿寒之理。

周显一句话,当即应者云集。

说到底,有时候还是同病相怜的人才能成为坚定盟友的。

周显盯着粮草入库之后,便回到雁门关郡守的府邸。

于进山加快脚步走了进来。

“总旗大人,镇抚司辖卫已经传回消息。”

“忻城总兵季玉良已经被抓。”

季玉良!

之前周显经过忻城的时候,杀了忻城的巡抚,也斩了巡抚老爷护在轿车内的那位粉红美人。

当时从巡抚口中得知,忻城守将季玉良掏空忻城的存粮。

周显对那个家伙恨之入骨,自然印象极深,当即问道:“他人呢?”

于进山说道:“下方人报,正押送着他去往忻城。”

“好,季玉良带走忻城五万石粮食,罪大恶极。”

“你去把赵子阳叫来见我。”

“是。”

于进山转身离开。

片刻之后,金吾卫的一批将领也来到了大殿。

卢德麟率领着他们跟周显商讨抗击哈齐尔的战术。

赵子阳也走了进来。

他看了看四周的将领们,旋即上前躬身道:“末将参见千岁!”

“赵子阳,忻城的兵马总管季玉良之前在战时弃城而逃,还掳走了忻城五万石粮食,现在那个逆贼已经被镇抚司抓捕归案,人在忻城,依你看,该怎么处置他方能以儆效尤?”

赵子阳说道:“回禀千岁爷,末将觉得当按军法处置,末将听说千岁在京城发布了军政通告,所以将罪魁祸首交给镇抚司处理比较妥当。”

周显笑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我让镇抚司协助你督办此案。”

“你速去忻城处置季玉良!”

赵子阳微微一怔,当即便知道这是千岁殿下在提携他,急忙说道:“千岁,末将自当为朝廷分忧,为千岁爷效劳,只是末将如今仅是金吾卫麾下的游击士兵,恐无权插手此事。”

赵子阳说的也没错。

毕竟季玉良那个家伙可是忻城的总兵。

论军饷是朝廷的四品武将。

而他在雁门关只是一个千总。

麾下只能率领千八百的兄弟。

周显当即会意,于是说道:“我现在封你为大明国子监督办,简雁门关郡守,这下你可以放心的去秉公执法了。”

赵子阳猛地抬头,感激道:“千岁,末将拜谢千岁爷的恩典。”

“你此番前去忻城,无比要收缴集玉良带走的那些粮食,那才是重中之重,明白吗?”

“末将明白。”

“还有,在忻城设置一个粮仓,发布告令,让忻城周边的遇难百姓全部到那里接受赈济。”

“尽量把民心安抚下来。”

“是!”

“放心去做吧,有任何阻碍及时告诉我。”

“是,末将告退!”

等赵子阳走了,周显才开始跟卢德麟以及马文忠等人商议目前的军事动向。

作为监国的驸马,周显完全没有必要知道具体的行军细节。

他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二十天之内,在这里看到哈齐尔的项上人头。

没错,周显想要速战速决。

这样的战争是经不起长时间的僵持的。

因为他不可能一年半载被托在西北的边关。

再者,能快速解决战斗就能为老百姓节省一点粮草。

大明朝的国情就是百姓艰难度日,所以才爆发出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

还有一个主要的因为,冬天快来了。

山西北方的冬天白天跟黑夜的温差巨大。

雁门关这边更是在整个冬季被积雪覆盖。

在这样的基础上,又遭到了小冰河时期的诡异气候。

即便是年轻力壮的军官也不会半夜在外面行走。

尤其是穿着铁甲,很容易被冻伤,甚至是冻死。

所以归根到底,周显还是为了节省粮食。

因为这里的那些灾民比军人更需要粮食来度过这个寒冬。

否则,就会有大批量的百姓死在黎明前夕。

大明朝被饿死,被冻死,甚至被外族屠杀,百姓们有这样的遭遇,其实并不新鲜。

但是周显监国,他不会允许出现类似的情况。

因此他将内政跟民政的压力全部聚集在武将们这一边。

要求速战速决。

卢德麟将人拿来了西北大同军镇的五十二堡的防御图纸,还有雁门关周边的山川地势图。

众人围在地图前,众说纷纭,各个都提供妙计。

只是周显对此不太满意。

因为他们的行军方略,即便顺利的话,也在半年之内。

甚至卢德麟之前保证的半年破敌,也不被周年纳入计划。

因为关内的粮食跟灾民根本等不到来年春天。

“大家还有更好的方法吗?速战速决,重在于一个字,那就是奇!”

金吾卫的左督尉薛刚说道:“启禀千岁,末将觉得要想速战速决,当以雁门关的四万大军快速横推到大同五十二堡之外,用蒙古骑兵的方式收复大同。”

“一旦我方在二十天内击溃蒙古骑兵,到时候千岁爷号令天下,号召那些溃逃的明军将士们齐聚大同,必然能震慑西北草原。”

薛刚,这个家伙确实很刚。

周显听了他的意见,没有立刻做出回应。

他以前知道薛刚作战勇猛,是一位冲锋陷阵的虎将。

现在更知道薛刚的短板在什么地方了……

那就是有勇无谋。

要是按他的方法强硬的攻打,五十二座堡垒不知道得打到猴年马月。

要知道哈齐尔是被逼急眼了才进攻大同的。

如今大同已经得手,他必然会不顾一切代价去死守。

跟之前明军见到敌军望风而逃根本不是一码事好不好?

大同之所以被誉为大明九边之首,不是说边军作战多么勇猛。

而是五十二堡的战略位置极为重用。

有哈齐尔那样的军事强人镇守,明军四万精锐即便能攻下来,恐怕也是损失惨重。

周显怎么可能拿着大明最强大的班底去打那样的战?

阅读大明憨婿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憨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