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二十三章 高陵县的发展规划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两年多的时间,二哥就做出这么多的事儿?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无怪朱棣这么震惊。

实在是朱樉的这份政绩太过惊人。

若朱樉不是藩王,而只是一个七品知县的话。

凭借这份政绩,他足以在三年一次的京察中拔得头筹。

从此扶摇直上,进入六部,担任重要官职!

而一晚的时间,也只够锦衣卫查到浮现在水面上的。

水面下隐藏的还不知有多少。

朱元璋看得很仔细。

他看得出来,老二虽然做的事很多。

但却有条有序,一点都不凌乱。

第一年,铲出贪官污吏、地方恶霸、山贼土匪、修桥铺路、开拓水利、收容流民等等,都是在打基础。

难怪进入西安以来,一个山匪盗贼都没遇上,锦衣卫都没有用武之地。

第二年,才是真正迎来爆发的时候。

商税的增加,也让老二有充足的资金用来建设封地。

如今,只是两年的时间,包括府城在内的6个县城均大大受益。

商业繁荣。

物价稳定。

家家有余粮。

百姓的生活也更丰富多彩。

比起前元那是要好了无数倍。

几乎就是他心目中的太平盛世了!

而如今,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向周边的其他县城蔓延。

朱元璋脸上泛出骄傲之色。

他老朱家的儿子果然各个都是麒麟儿。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骂道:“老二这小王八蛋,过年的时候,咱问他封地治理的怎么样,他还跟咱打马虎眼,咱还以为他遇到难题,还打算派人过去协助他处理。”

“这小子肯定是知道他定的很多政策与朝廷相冲,怕咱罚他,故意不跟咱说。”

“怎么滴,咱老朱就是那么不讲道理,那么听不得建议的人吗?”

朱棣和马皇后定定的看着朱元璋。

直把朱元璋看得头皮发麻,然后齐齐点了点头。

爹,您是不是能听进去建议的人,您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家里也就娘和大哥能劝一劝您。

其他的人,要是敢劝您。

不吃一顿竹笋炒肉丝就算好的了。

我算是理解为什么二哥要瞒着您了。

朱棣暗暗心想。

这话他是不敢说的。

不然他现在就会吃到一顿竹笋炒肉丝。

朱元璋被二人的眼光看得浑身不自在,连忙岔开话题。

“咱们快点吃饭,吃完饭稍微休息一下就上路,争取在明天中午前赶到府城。”

“老子的鞋底已经饥渴难耐了!”

...

而在朱元璋筹谋着见到老二后,先给他一顿打的时候。

朱樉正在高陵县视察。

同行的是他的贴身亲卫田猛,以及高陵县知县曹平。

田猛是个人高马大的壮汉。

光是身高就超过两米。

一脸如钢针般胡须,令人望而生畏。

曹平则是一身书生的打扮。

30岁不到。

他相貌极好,看上去一脸正气的样子。

朱樉将裤腿提到膝盖上方,赤足走在田间。

“高陵县的发展有些慢了,曹平,不要松懈啊。”

“是。”曹平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礼,“只是我高陵县乃是西安15县中面积最小的,下官已经向府城以及咸阳等县学习了相关的发展经验,可不知为何,发展着实缓慢。”

“高陵县有其独特的风貌,你要在高陵县搞招商引资那一套,当然是事半功倍。”

“还请殿下明示。”

“高陵县内有泾河、渭河交会,水利充沛,又有漕运之,从古至今,灌溉之利惠及两千多年。两河将全境切割为泾渭河北、泾渭夹角、渭河南三个自然区,自然条件极其优渥。”

朱樉弯下腰,抓了一把田地里的土,摊给曹平看:“你看看这土,有没有和其他地方的土不一样的地方。”

曹平仔细打量了一下后,拱手道:“下官愚昧,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高陵县泾渭河北是大片的平地,大部分都是淤土,灌溉积淤深,熟土层厚,生产性能好,适种范围极广。”

“泾渭河北岸和泾渭夹角,是黄土高原,主要为娄土,上部为人工覆盖层,下部为自然褐土,上松下实,保水保肥,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渭河南高漫滩地,主要为潮土,土壤疏松、性暖,地下水位高,宜于经济作物种植。”

“这,就是高陵县的土质结构。”

震惊、佩服、惭愧。

种种心绪在曹平心中激荡。

朱樉对高陵县的了解,竟然比他这个县令还深。

至少他就从来没有调查过高陵县的土质结构。

“下官惭愧。”

“无妨,多看多学便是。”朱樉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放在心上。

心里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自他就藩以来,提拔了不少能干事实的官员。

但更多的还是像曹平这样只通文墨,不通实事的官员。

这就是八股取士的坏处了。

虽然让很多寒门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

但它也实实在在的禁锢的文人的思想。

文人都去费尽心思的琢磨八股文了。

文章倒是写得花团锦簇。

可对于治理一地毫无帮助。

像曹平,就是如此。

除了一身好看的皮囊和文章以外,其余的地方就真的是平平无奇了。

索幸这曹平虽然治理能力平平,但总算还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

在老朱的手下当官,要保持清廉有多难,朱樉可太清楚了。

在朱樉没来之前,曹平甚至还要自己在家养些鸡鸭、种些蔬菜,才能养活自己。

所以,尽管曹平能力平平,朱樉却还是愿意花时间来调教。

朱樉也不是没有想过跟朱元璋提建议,废除八股取士。

他曾经隐晦试探过。

结果嘛......

哼哼,一想起这事儿,朱樉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屁股。

罢了,等我在封地做出了成绩,应该就能说服老朱这个老顽固了。

收回思绪,朱樉继续说道:“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一切的商业活动,都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高陵县大部分的土质都是淤土,以现如今的技术水平,是很难在淤土上修路的。”

“路不好,自然就没有多少商人愿意来这里投资了。”

曹平恍然大悟:“难怪我招商引资的进度那么缓慢,远远赶不上旁边的泾阳县。”

“可这样我们应该如何发展经济呢?”

朱樉拍掉手上的泥土,淡淡道:“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同,便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而且发展经济也不是只有商业,不还有农业吗?”

“农业?”曹平不解。

高陵县自古以来都是在发展农业,可也没见高陵县发展起来啊。

朱樉提点道:“地里不是只能种粮食的。”

“你们以前的问题,就在于分得不够精细,几乎所有地都拿来种粮食了,没有将土地的价值最大化。”

“比如像是渭河南高漫滩地,你就可以鼓励百姓种植水果、药材等高附加值的作物。”

“高陵县这块土地,天生就适合发展农业。”

“而且,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新的高产作物了,田猛。”

朱樉朝田猛招了招手,田猛会意,立刻从怀中掏出一本图册,递给曹平。

“这上面写的是我从南洋发现的两种高产作物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过几天就会有人把种子给你送过来。”

曹平接过书册,直接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

《土豆和红薯的科学种植及注意事项》

嗯,简单明了,是殿下的风格。

曹平轻轻翻开书册,第一页是书的目录。

将书上的内容与页数相对应。

更加方便读者查阅。

真是细致入微啊,连这点都想到了,不愧是秦王殿下。

曹平翻开了土豆简介的那一页。

【土豆,高产作物。】

【对土地要求低,即使是沙地、旱地也能生长。】

【存储周期长,若方法得当,可以放到来年不坏。】

【口感软糯,可做主食,也可做菜。】

【有蒸煮、烹炒等做法,也可做成粉条。】

【......】

第一页到这里就完了。

可曹平的双手已经开始颤抖,呼吸变得粗重。

即使他再怎么不通实事。

也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这个叫土豆的粮食,它不挑地啊!

沙地、旱地都可以收成!

而且存储期还长。

还可以作为主食。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这土豆的产量如何。

但只要能有个一、二石的亩产。

都可以活无数的百姓啊!

曹平伸出颤抖的手指缓缓翻到第二页。

映入眼帘的一行字看得他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一年可种植两次,成熟期三到四个月】

【亩产约在二十石左右。】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他脑海中炸裂一般。

曹平竟然忍不住后退了半步。

疯了!

疯了!

天下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神物,而且竟然还是来自南洋那种蛮荒之地!

大明如今种的庄稼仍然是以水稻为主。

老天爷要是给面子的话,亩产能有5石就顶天了。

要是天气不好,二、三石是常态。

20石!

一年还能种两次!

这简直就是仙粮啊!

更重要的是,对土地还没什么要求,沙地、旱地都能种。

若能将这土豆推广到全天下,大明将永无粮食危机!

曹平死死的盯着朱樉,嘴里艰涩开口:“殿下......说的可是真的,莫不是消遣我吧?”

看着曹平布满血丝的双眼,好似生怕朱樉嘴里吐出“假的”两个字,朱樉只是轻声道:“本王已经在皇庄试种过了,亩产确实有20石。”

朱樉理解曹平现在的心情。

在这个大多数人每天辛苦种地,只为了吃一顿饱饭的农耕时代。

旱灾、涝灾、虫灾......

任何一个灾害都有可能让老百姓一年的辛苦颗粒无受。

土豆和红薯堪称是农耕时代神物。

若能在大明推广开来,大明的粮食产量必将出现爆炸性的增加。

其影响之深远,可不仅仅只是让老百姓不再饿肚子那么简单。

粮食的增长,会带动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解放。

进一步推动工业、商业的发展。

早在就藩之前,朱樉就吩咐人去寻找了。

在历史上,土豆和红薯都是在万历年间,才从南洋传进大明的。

虽然在洪武七年,朝廷已经颁布了禁海令。

但并没有彻底取消海外贸易。

与大明素来交好的东南亚各国,依旧可以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不过南洋毕竟不小,而这个时候的航海技术也远不能和后世相比。

朱樉也是废了极大功夫,直到去年年底,才终于找到土豆和红薯。

拿到土豆和红薯后,朱樉先是在自己的皇庄进行了试种。

后世的土豆和红薯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培育后的品种。

这个时代的土豆和红薯却不是如此。

毕竟是要吃到肚子里的东西。

由不得他不慎重。

直到半个月前,第一茬的土豆和红薯终于成熟了。

经过测试,结果是喜人的。

土豆的亩产虽说还达不到后世40石甚至60石那么夸张的地步。

但也有20石左右。

红薯也有30石左右。

得到朱樉肯定的回复,曹平激动的脸色通红,随即想起还有一个红薯的简介没看。

土豆都这么厉害了。

想来这红薯也差不了吧。

抱着这样的心情,曹平忙不迭的把书翻到了红薯简介的那一页。

他的目光略过了前面的介绍,直接看向了最后的亩产。

一年一熟或两熟!

成熟期四到五个月

亩产30石!

这......竟然比土豆的产量还高!

“咚!”

曹平出乎朱樉预料,猛地跪在地上,对朱樉拜倒。

“下官代天下百姓,感谢殿下活命之恩!”

“不必如此,起来吧。”

“谢殿下。”

朱樉轻声道:“红薯的块根可以作为主粮,但如果长期吃,会对肠胃造成相当大的负担,表现出来的就是会经常放屁。”

“此外,红薯的根、茎、叶也是可以吃的。”

“需要注意的是,红薯的产量虽然很高,但同样很伤地力,因此我并不建议一年两熟,一年一熟就好,其他时间可以种其他作物,积累地力。”

“这些书中都有,你要看仔细了。”

“下官记住了,下官一定好生钻研。”

曹平一脸狂热的捧着手中的书册。

现在这本书在他看来,就是记载了神物种植方法的神书!

至于朱樉说的长期吃会放屁,则被他自动忽略了。

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放屁算得了什么。

朱樉继续说道:“种子到了以后,让农户们划出一小块土地种植土豆和红薯。”

“不全部种吗?”曹平微微一愣。

在他想来,这样的神物就应该全面铺开才对。

“毕竟是全新的粮食,还是要给老百姓一个接受的过程,等到首次成熟之后,老百姓看到成果,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下官明白了。”

“种植新粮,是我西安府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土豆和红薯的种子我已经陆陆续续派发到各个县了。”

“你高陵县的种植条件最好,我希望年终总结的时候,你能够给本王,给那些曾经看不起你高陵县的人,一份惊掉下巴的成绩。”

朱樉轻轻拍了拍曹平的肩膀。

朱樉的重视,让曹平大受感动。

曹平涨红了脸,拍了拍瘦弱的胸脯,豪气冲天的说道:“下官一定竭尽全力,若是有半分差池,下官提头来见!”

这个时候的曹平不像是个饱读诗书的书生,反而像是个慷慨激昂的战士。

朱樉点点头:“好生努力吧,我期待有一天,高陵县成为整个西安府的粮仓。”

......

5000字大章,有人看吗?数据涨得很慢啊,作者君心慌慌啊。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阅读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