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

第115章 子雄单骑下幽州,杨素怒斩三百士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杨谅的后院,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他刚一出城,豆卢毓就与留守的总管朱涛说:“汉王(杨谅)构逆,败不旋踵,吾属岂可坐受夷灭,孤负国家邪!当与卿出兵拒之。”

朱涛大惊说道:“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语。”

朱涛的立场非常明确,也是理性的。

汉王杨谅的起兵或者会失败,但他们这样贸贸然地,以区区一个孤城,在杨谅的本部,也是其核心势力范围内反抗杨谅,那等于是直接自杀。

朱涛拂衣而起。

他心中也许在想,不管豆卢毓所说是真是假,他都绝不可能答应。

豆卢毓话已出口,再没有退路,只得派兵追斩朱涛。

然后从狱中放出皇甫诞,强力接管了晋阳的防务,他立即全城整军备战。

豆卢毓反叛的消息立即传到杨谅的耳中,这是必须立即解决的心腹之患。

杨谅挥军回师,在豆卢毓还没有部署好时,他就已经开始攻城。

事实证明,杨谅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豆卢毓虽然命令全城反抗,但杨谅只在稽胡把守的南门遭遇抵抗,这还是豆卢毓欺骗守城的稽胡,说是“此贼军也”,他们才敢放箭攻击杨谅。

但这种好运和侥幸,并不会经常有,稽胡不认识杨谅,西门的守军可并不糊涂。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这毕竟是杨谅的地盘,当杨谅转到西门时,守城士兵才知道,城门之下,竟是他们的主汉王杨谅。

于是,城门洞开,杨谅入城。

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这次叛乱。

杨谅对于参与叛乱的主要人员,进行了严厉的惩罚,豆卢毓和皇甫诞都被处死。

出师未捷,后方先乱,这是一个不详的征兆,似乎预示了杨谅此后的情势每况愈下。

因为他的对手太过强悍。

杨广也是个知兵的人,他在战略上立即对杨谅形成了包围。

在和杨谅决战前,杨广想要先解决幽州的窦抗。

窦家是当世大族,他本人也是杨坚的外甥,以孝行闻名于世。

他曾经在父亲窦荣定生病后,连续五十多日,衣不解带,在病榻之尽心前侍,在他父亲死后,一样哀毁过礼。

在重孝的古代,有此美名,再加上家世,就足以跻身上流圈子。

但窦抗的资历和履历,和杨广并无多少交集,他属于杨坚的嫡系。

杨广对窦抗没有任何的把握。

他担心东北幽州地区的窦抗和杨谅形成联盟,那可能会在帝国之内,形成旷日持久的内战。

因为,北境的幽州和并州,都是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重镇,一直以来都是兵强将勇,战斗力爆表。

杨广这局棋下得非常深远。

为了完成战略布局,他接受杨素的推荐,任命李子雄去接任窦抗的幽州总管职位。

杨广想从杨谅的背后出兵,让其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自己便可稳操胜算。

李子雄没有辜负杨广所托,他本身也是一个传奇。

他接受了杨广的诏令,但路途遥远,出发之时,手上并无一兵一卒。

李子雄心中思量,窦抗绝对不会仅凭一纸文书就交出兵权。

此事绝无善罢干休的可能,最终必须要在武力上见真章。

他临时在驿站召募一千余人,虽然是乌合之众,但聊胜于无,这也是他的底气。

李子雄以区区一千乌合之众,深入幽州,这种兵力,在幽州的铁骑面前,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

既然不能力敌,就必须智取。

于是,李子雄并没有进城和窦搞相见,相反,他在城外的传舍,约窦抗见面。

窦抗知道来者不善,他带了二千精骑,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但李子雄先向窦抗示弱,让他进入传舍接旨。

然后,伏兵齐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住了窦抗。

下面的兵将投鼠忌器,李子雄竟然顺利取代了窦抗的幽州总管位置。

这其实也是杨谅的统战工作的失败。

如果要造反,必然会联络说服窦抗。

但以窦抗这种软弱的反抗而言,他根本就没有真正做了反抗或造反的准备。

杨广先赢了一票。

杨广知人善任,在这方面他远超杨谅,除了敢于任用豆卢贤,李子雄之外,他也敢于任用长孙晟。

当时,长孙晟以他的儿子长孙行布,在杨谅处为官的理由,想辞去杨广对他的任命,但杨广显示了一个帝王的大度和用人不疑。

他对长孙晟说:“公(长孙晟)体国之深,终不以儿害义,朕今委公,公其勿辞。”

杨广的用人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杨广通过长孙晟的任命,让朝廷之中那些有亲戚有杨谅处的朝臣,放下心来。

这是一种高明的统战和攻心之术。

东面幽州的李子雄立即率军越过太行山,向杨谅发起攻击,并且在西陉之战中,击破民乔钟葵的主力。

李子雄和杨素,对杨谅形成了东西合围之势。

杨广取得了战略胜势地位。

但胜负的最终决定场,当然是杨谅率领的主力成败,他对面的杨素再一次展现出,他战无不胜的神话。

高壁之战,成为双方一决生死的胜负之场。

杨谅在高壁屯集了十万主力,由赵子开率领,连绵不绝,布阵五十余里,可见,杨谅治下,并州一地,真是兵强将勇。

并州,也是当年北齐高洋的龙兴之地,他依靠并州的锐卒,完全掌控了东魏的军事力量,最终建立北齐。

杨谅显然不是高洋,他对面的杨素,更是百战百胜的隋朝第一猛将。

杨素准备亲自击溃杨谅。

他采取了正面牵制,背面奇袭的作战方针。

杨素真是胆大包天,他既敢于打硬仗,更善于搞突袭,击溃突厥如是,夜渡黄河也如是。

战场上的杨素,不但视别人的性命如草芥,甚至也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处,唯其如此,他才可以全力投入这种既决胜负,也争生死的游戏。

杨素,天生为战斗而生,也为胜利而生。

他将正面牵制的任务,布置给属下诸将,让他们按兵不动,只准备和杨谅相持,将杨谅死死地拖住。

然后,他自己亲自率领一支骑兵,悄悄潜入霍山,攀崖附壁,沿着山谷,想从背后出奇不意地攻击杨谅。

在进入山谷之前,他建立了一个营帐,要留下一支三百人的守备部队。

但在决定谁将成为这三百人时,发生一个插曲。

他的部下都知道,这次是深入敌后,从背后奇袭杨谅的大军,如果失利,必定十死无生。

于是,大家都争着想成为后方守营的人员,以致于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决定这三百个人的名额。

杨素感到非常奇怪,自己的军队,一直高效,他自己熟知。

于是,他召来负责人,质问为什么耗费如此长的时间,军司不敢隐瞒,如实相对。

杨素非常干脆,他立即召集全军,把这刚刚选出来的三百个人,全部在军阵前斩首。

这种极为血腥而严酷的惩罚行为,彻底点燃了剩余战士的恐惧和勇气,反正都是一死,还不如随着杨素去拼搏一把。

一旦成功,还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不负此生。

山谷外的大营,再无一人愿意留守。

于是,三百战士,鲜血飞溅之际,杨素的军心士气达到巅峰,每个战士已存必死之志。

这支军队已经不可战胜。

杨谅很快就感受到这支军队的恐怖战力。

阅读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隋唐天字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