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穿越之旅》

第51章收七狮再降三犀牛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师徒四人路过玉华城,倒换关文时,那三个王子非要拜行者、张清、沙僧为师。唐僧欣然应允,三徒方才收下徒孙,将兵器拿出来让他们耍耍看。

三个王子本是凡人,如何拿得起神仙的兵器?行者于静室之间,画了罡斗,让三个王子都俯伏在内,一个个瞑目宁神。行者却暗暗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将仙气吹入他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归本舍,传与口诀,各授得万千之膂力,却像个脱胎换骨之法。

那三个小王子苏醒过来,一齐爬起,抹抹脸,精神抖擞,骨壮筋强:大王子就拿得金箍棒,二王子就轮得九齿钯,三王子就举得降妖杖。

行者三人安心教授徒弟,在玉华城多呆了几日。于是召集铁匠依照三人的兵器样式打造凡人用的兵器,要求仿造的金箍棒重一千斤,九齿钉钯、降魔宝杖各重八百斤,连日赶工打造。

不料某天早晨发现三样神兵却被偷走了,行者问清附近有一个黄狮精,即刻要前去剿灭。张清想起那黄狮精与别个妖精不同,从不吃人,想办酒宴还派小妖拿钱买菜,于是动了恻隐之心,主动请求出战。行者自然不会驳他面子。

张清找到豹头山、虎口洞,轻轻松松抓住黄狮精,收服之后连同一洞小妖都送到方寸山去,做一只偏军。

又去九曲盘桓洞抓九灵元圣时,太乙救苦天尊早到了,提前收了坐骑,与张清打了个招呼,回转天庭。看来他们都知道张清的作风,不敢让手下坐骑冒险。张清无法,收了剩下的六只狮子精:猱狮、雪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亦送到方寸山,给黄狮精做副将。

追回兵器后,行者三人安心授徒。过了月余,传授武艺完毕,张清悄悄给三个徒弟每人一个蟠桃,助他们早日成仙。而后唐僧师徒四众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

走了有五六日路程,又见一座城池,问过路人,乃是金平府。忽见路边有一座山门,门上有慈云寺三字,唐僧道:“此处略进去歇歇马,打一个斋如何?”行者道:“好!好!”四众遂依次而入。

那许多僧人和斋主都来相见,热情接待,摆上素斋。饭后,唐僧要行,却被众僧并斋主款留道:“老师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耍耍去不妨。”唐僧惊讶问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竟把光阴都错过了,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

众僧笑道:“老师拜佛与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九,高张灯火,彻夜笙箫。还有个金灯桥,乃上古传留,至今繁华。老爷们宽住数日,我荒山颇管待得起。”唐僧心喜,遂同徒弟们俱都住下。

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徒人众,送灯来献佛,唐僧等都出方丈来看了灯,赞叹一回,各自归寝。

十五元宵,众僧道:“老师父,我们前晚只在荒山与关厢看灯。今晚正节,进城里看看金灯如何?”唐僧欣然从之,同行者三人及本寺多僧进城看灯。

到金灯桥上,唐僧与众僧近前看处,原来是三盏金灯。那灯有缸来大,上照着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阁,都是细金丝儿编成;内托着琉璃薄片,其光幌月,其油喷香。

唐僧回问众僧道:“此灯是甚油?怎么这等异香扑鼻?”众僧道:“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这油每一两值价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缴缠使用,约有五万余两,只点得三夜。”

行者道:“这许多油,三夜何以就点得尽?”众僧道:“点过今夜,见佛爷现了身,明夜油也没了,灯就昏了。”沙僧在旁笑道:“想是佛爷连油都收去了。”

众僧道:“正是此说,满城里人家,自古及今,皆是这等传说。但油干了,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若有一年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张清皱眉道:“未曾听说佛祖亲自化灯油的,定有蹊跷。”

正说处,只听得半空中呼呼风响,唬得些看灯的人尽皆四散。那些和尚也立不住脚道:“老师父,回去罢,风来了。是佛爷降祥,到此看灯也。”

少时,空中果然现出三位佛身,靠近油灯来了。慌得那唐僧跑上桥顶,倒身下拜。行者急忙扯起道:“师父,不是好人,必定是妖邪也。”话音未落,见灯光昏暗,呼的一声,把唐僧抱起,驾风而去。

行者和张清一并追去,来到青龙山,找到玄英洞,上前叫门骂阵。门开处,出来三只犀牛精,自称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率小妖来战。

眼见快到灵山了,张清哪还需要假客气,掏出如来佛祖送的十八粒金丹砂,扬手扔了出去。三只犀牛精低头看一眼,地上的丹砂已经涨了一尺,抬头再骂一句,丹砂又涨一尺,须臾将他们埋了起来,只剩脑袋。

张清上前,掏出天罡刀,削下三牛首级。又将天罡刀变成锯子,锯下了六只犀牛角。

行者进入玄英洞,将一众小妖全部剿除干净,救出唐僧。

三人带着犀牛首,回转金平府大堂之上。唬得这府县官员,城里城外人等,家家户户设香案供拜。少时,慈云寺僧人把唐僧用软轿抬进府门,对行者、张清,口中不离“谢”字。

金平府官员购买民间空地,搭建降犀之庙,将三只犀牛头颅放在里面。又为唐僧四众建立生祠,各各树碑刻文,以传千古。此地大户因为除了酥合香油每年五万两银子的支出,欣喜非常,今天这家酬,明天那家请,略无虚刻。

且说张清趁闲暇时取出六个犀牛角,分别是辟寒、辟暑、辟尘三只犀牛精的,献与唐僧,说道:“师父!前日侥幸收了几样宝贝,请师父笑纳。”唐僧颇为感动,说道:“这是你拼命战斗得来的战利品,合该你所有。若没有你相救时,我命休矣!怎能要你的宝贝?”

张清道:“师父,我是寒暑不侵的,你肉体凡胎,怎受得了天气变化?且拿来防身。”

唐僧有些感动,道:“我身穿的袈裟配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只是我眼下没有法力,无法炼化。否则,水火全不惧,纤尘不沾身。既是你一片孝心,我便取一只辟寒小角,以做纪念吧!”

张清又让行者与沙僧,二人都是神仙,哪里需要此物?只各取了一只辟暑小角和辟尘小角,齐声谢过。张清便将剩下的三只犀牛大角收了起来。

住了几天,唐僧心系取经事业,天不亮就叫起三徒弟,悄悄离开了。

师徒们又走过许多路程,翻了几个山峰,路旁见一座大寺。三藏道:“悟空,前面是哪座寺?”行者运起火眼金睛看了看,回报说是“布金禅寺”。

三藏在马背沉思道:“布金,布金,这莫不是舍卫国界了么?我曾看经诵典,说是佛祖经过舍卫城祇树给孤园。给孤独长者向当朝太子购买此园,请佛讲经。太子说:‘我这园不卖。他若要买我的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随即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祇园,才请得世尊说法。我想这布金寺莫非就是这个故事?”

行者笑道:“造化!若真是这个故事,我们也去摸他块把砖儿送人。”大家又笑了一会,才下得马来,入寺求借宿。

听说大唐高僧来访,方丈亲自来陪。饭毕,奉茶闲聊,三藏遂问布金寺名之由。

方丈答道:“这寺原是舍卫国给孤独园寺,又名祇园。因当初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用金砖布地,又易今名。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舍卫国,那时给孤独长者正在舍卫国居住。我荒山原是长者之祇园,因此遂名给孤布金寺,寺后边还有祇园基址。近年间,若遇大雨滂沱,偶尔还淋出金银珠儿,有造化的人经常捡到。”

三藏喜道:“话不虚传,果然是真!”沙僧笑道:“不如明日我们也去捡拾一番,运气好时也捡个金珠银珠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三藏道:“听说给孤园基址尚存,请问在何处?”方丈道:“后门外就是,长老自去赏玩,我年纪大,就不陪了。”吩咐一名老僧开门,但见是一块空地,还有些碎石迭成的墙脚。

三藏谢过方丈,趁着月色,缓缓而行,行近后门外,至台阶上又坐了一坐。

忽闻得有啼哭之声,三藏侧耳倾听,回头问老僧道:“是什么人在此处悲切啼哭?”老僧打量四下无人,方才对唐僧下拜。三藏搀起道:“师兄为何行此大礼?”

老僧道:“弟子年岁百余,略通人事。每于禅静之间,也曾见过几番异象。像老爷师徒四人事迹,弟子略知一二,与他人不同。”唐僧惊讶道:“师兄居然于禅静时见过我师徒影像,真非常人也。还请详告此事。”

老僧这才细细道来:“去年今日,一阵狂风卷来一个美貌端庄之女,自称是天竺国的公主。因为在月下观花,被大风刮来的。我将她锁在一间破旧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那女子也聪明,怕被人害,就装疯作怪,尿里眠,屎里卧。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我几番进城打探公主之事,全然无信。今幸老师来到,万望到了国中,广施法力,辨明此事,一则救拔良善,二则昭显神通也。”

三藏听罢,切切记在心里。

阅读名著穿越之旅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名著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