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大明》

第83章过江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正月里都是年,每天都有应酬,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是吃喝,现代社会的社交很麻烦,古人更为甚之,虽说我在金陵熟人不多,但是想认识我的人太多,再加上沈腾的介绍,金陵城的富商我是接触十之七八!

这一日永贵邀请我同去六合县吃饭,一个张姓地主和永贵素有生意往来,所以永贵也不好推辞,只念自己一人去太无聊,便来问我可有时间,我正好也想打听一些江北大营的事情,顺口就答应了,带着吴用和二力就出发了。

长江上没有桥,有来往船只,我们在渡口上船,这个客船小,马车便寄在渡口,乘船过江,这个时候的长江一眼望不到边,江上也看不见那么多的来往船只,只有一些小渔船和货船零星出现。

站在船头我在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江河之间,吟啸徐行。大江之上波涛汹涌,荡涤了他们的心胸,洞开了他们的眼界,润泽了他们的笔墨,留下一首首千古诗篇。

我今日有幸来到这个时代,我也要好好一番作为,免得辜负上天的安排。

吴用上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公子,这个长江真是壮观。”

我回头看他一眼,这小子可以呀,王维《汉江临眺》他竟然信口而来:“吴用啊,你也能去科考了,我见你的学识现在可以了,将来没准也能考取个功名来”

吴用:“公子你可别取笑我,我就是平常看你读书多了,没事我也读几本,也就读了几本。”

我说:“吴用,好好读书,将来能派上用场,我支持你。”

吴用笑嘻嘻的说好。现在的长江开车几分钟就能从大桥上过去,古代过个长江的船只,全靠风帆和人力,将近两个小时才能来到了江北六合县的地界!

码头上张地主,已经安排好车马在等我们,有走了一个时辰才到这地主家,张地主面向圆脸,头发秃的厉害,虽然留着明朝的发型,但是看起来却像是清朝的,大脑袋锃亮,两个小眼睛直溜溜的转,一看就是精明的人!

双方介绍完毕,张地主原名张祥,是六合县有名的地主,全县将近十分之一的土地都是他家的,你们想想那有多少,现在又和永贵合伙做快递生意,是个实实在在的有钱人。

听说我是去年的解元,对我非常的客气,我对这种纯生意人,没有多大兴趣,吃完饭,就带着吴用和二力出去闲逛,留下永贵和他接着谈生意。

六合的县城虽然很小,但是街道干净,人人都规规矩矩的做生意,可见这地方是治理的不错,我随便走进一个茶铺,要了三杯茶找个偏僻地方坐下,听着茶客们的闲聊,茶楼过去可谓是新闻中心,大家听到啥新鲜事或者有趣事都会在这里闲侃!

几个年龄大的人,都在讲这次雪灾,多亏了六合知县杨新生大人,带头去找地主家借粮给粮店,然后还主动拿自己的俸禄买粮分给穷人家,真是难得的好父母官。大家一致好评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站了起来,慢吞吞地说:“你们都夸我们的县令好,都说他爱民如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

这时候众人一听这话都有些不解,一个老者忙问:“胡来啊,杨县令今年还给你送来米,你这此话怎讲?”

这个叫胡来的人嘴里嘟囔着:“你说杨县令这么好,我都三十多了,咋还没娶上个媳妇啊,他做县令的也不管管。”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婚姻大事全凭个人努力和缘分,这个他好像管不了吧?再说,本县打光棍的人可能也不止你一个,就算他有心想管,可能也爱莫能助。”

胡来接着说:“你一个老头还能懂什么?这事他当然要管。我问你,他是不是我们的父母官?是吧。那我们是不是他的子民?也是吧。既然子民没成家,那他当父母的该不该管?如果不管,就说明他不是个好官。”

你们别说这个胡来的歪理还是一套一套的,有点意思,我正好无事,逗逗他也无妨,哈哈笑了两声说:“你说的好像是这么个理。但不知你至今没有娶亲,是何原因呢?”

胡来冷眼瞧了瞧我,不屑地说:“你又不是杨县令,凭啥说给你听?就算说了你也管不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我的口水?”

我压低嗓音说:“小哥,那可不一定哦。前几日,我还和杨县令喝酒来着,我和他还算熟悉,下次在和他见面时,我不就可以把你的想法当面直接告诉他吗,你说是不是?”

胡来想想也是,便不再坚持,告诉我说:“我是个手脚健全之人,靠种家里的两亩薄田和打短工为生。可最近这几年,苍天不作美,不是闹旱灾就是涝水灾,一年辛辛苦苦劳作下来,勉强只能糊口而己,哪有多余的银两去送聘礼娶媳妇,所以终身大事也就一年年地拖下来。”

我听完说:“好,你等我见杨县令,把你的事情告诉他,哈哈,”说完我便乐着离开了。

阅读柔情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柔情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