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红楼》

第四十二章: 贾府的荣耀与心酸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关于“元妃省亲”这件大事曹雪芹用了两回的笔墨来描写,第十七回讲的是“试才游园”属于省亲前期的准备工作,而到了第十八回讲述的就是“元妃省亲”的全过程,回目名叫做“庆元宵贾元春归省,助情人林黛玉传诗”。

关于省亲的准备工作贾府是有分工的,像贾赦、贾政这样的大老爷主要负责掌控全局;而贾珍、贾琏等人负责具体任务的摊派和验收;贾蓉、贾蔷这样的小辈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此时贾蔷已经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安排在梨香院教演女戏;林之孝家的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还有一个带发修行的,就是后来居住在栊翠庵的妙玉;凤姐依旧忙碌,开楼拣纱绫,开库收金银器皿,一时不得闲。

直至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各处账目均已交清;古董文玩陈设齐备;珍禽异兽悉数买全;十二个女孩子排演出二十出杂戏;小尼姑、小道姑也学会了念几卷经咒。贾政心意宽畅,又请贾母进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恩准贵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亦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到这里关于省亲的全部准备工作皆已全部完成,但省亲的日子是由皇上选定的,贵妃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出宫回家去,一切要按照流程旨意进行。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贾府也是一刻不敢放松,贵妃省亲和皇帝亲临是一样的,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转眼间元宵在即,从正月初八开始,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档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贵妃归省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皇家的威仪,一般老百姓是不能围观的,所以要清街撵人放围挡,而且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所行之路必须要干干净净。贾家众人也要熟悉全部流程,一旦有哪个地方出现了纰漏恐为人耻笑不说,更是违背了国礼,轻则免官重则性命不保,殊不知这到底是荣耀还是心酸。

好不容易等到正月十五这日,五鼓天还未明,贾母等有爵位的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天还未亮贾府众人已然在门口等候了,没有人知道元春几时回来,但也无人敢再睡生怕耽误了时辰,坏了规矩。

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凤姐听了赶紧让老太太、太太暂且回房,到时候再来,毕竟都是一把年纪了此时正月初一正是寒冬时节,感了风寒就不好了。

那么说皇帝既然准许元妃回家省亲为什么偏偏要戌初时刻才能动身,哪里有晚上回娘家的道理呢?这里就要谈到一个“忠孝”的问题,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皇宫里也要有过节的仪式,元春作为贵妃自然要陪在皇帝身边,用膳、拜佛、看灯这些都是公务事宜,也就是“尽忠”的部分,而“省亲”不过是“尽孝”,当“孝”与“忠”冲突的时候必须要以“忠”为先,因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公务结束才能回家去,这就是元春内心的悲哀,她何尝不想早日与家人团聚,但嫁入皇宫的那一刻她就已经身不由己了。

就这样等啊等,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便垂手面西站住。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前边一队队拿着冠袍带履以及一切应用之物,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

所有的准备,所有漫长的等待只为这一刻,元春终于回到了她儿时生活的地方,我想在轿内她此时也注定是感慨万千,轿外下跪的是自己的祖母和母亲,在皇权下亲情早已变得一文不值。虽然已经到家但还不能与家人相见,一连串皇家的礼仪流程还在等待着她。

阅读这就是红楼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这就是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