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第116章腾越城感谢小冰河的打赏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明史·地理志》:“腾越州,元腾冲府,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布政司,寻废(麓川军占据)。永乐元年九月置腾冲守御千户所,……正统十年三月升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三年十月置腾越州,……十年十二月罢司(军民指挥使司)为腾越卫。”辖地包括“三宣”、“六慰”之地。

“三宣”即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南甸宣抚司;“六慰”即木邦宣慰司、缅甸宣慰司、车里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孟养宣慰司。

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

所以说卫是一个军事单位,咱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军区。

从法理上来说,这个腾越卫的管理范围非常大,缅甸、老挝诸国加上暹罗北部,几乎是囊括了大半个中南半岛。

可是呢,他现在实际上能够管辖的也就是腾越一地。

更加确切地说是此地的军户。

历史上,这里真正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是从元朝开始,而汉民真正掌控这里要从明初开始。

这要感谢沐家的祖先沐英。他镇守云南的时候带来了大量的汉地移民。

一个民族的扩张与发展总是要伴随着人口的迁移的。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欧罗巴人在地球上的扩张就是经过几百年殖民和人口大迁移。要不然也不会有现在地球上政治版图。

而到了现在华族人依然只能为土地发愁,移民出去了也只能做人家的二等公民。

李嗣兴带着自己的穿插营终于来到了腾越城外,随军迁移的百姓、大军以及俘虏此时都安置在城池的东边。

只有官员、将士的家属得到优待被临时安置在城内。

李嗣兴安置好了穿插营的将士之后,就带着四个拉吉仆向城内的府邸赶去。

这是一座始建于正统十年的方形石城,高达宏伟,周长有七里之多,被称为“极边第一城”。

这在西南地区绝对算是一座大城了。

城墙四周有四座城门,李华从东门而入,他身着一身便装,也没有打出世子的旗号。

此时城内混乱不堪,金维新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李嗣兴不想给大家添乱,金维新将自己安排在了原本的指挥使府衙门。

这就是金维新之前居住的地方,也是城内最大的一座官衙。

这样一处地方,城内之人应该都知道。

城门处排着长长的队伍。李嗣兴没有插队而是跟着人群排在后面。

百姓在排队进城,说明城门处有官兵在维持秩序。

“大爷,您这是去城内卖柴火?”李嗣兴穿着一身白布澜衫,头戴古笠。

这古笠在唐时称之为席帽,是一种遮阳帽。只不过李嗣兴带着的这一款是用木头做成的木髓帽。

这一装扮,让李嗣兴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逃难的读书人,只不过家境还算殷实。

李嗣兴的前面排着一位挑着担子的当地老汉。

“哎呦……这位小相公可是也要进城?”老汉没有回李嗣兴的话,而是反问道。

“是的,老人家,小生到腾越来投靠亲人。”李嗣兴的面容稚嫩,一看年岁就不大。

老人家倒是没有因为他是一个读书人,而对他特别的礼遇。

也许是因为这几天逃难来的人多了,作为本地人,老人家的还有那种本地人的优越感。

“我跟你说啊,

你没啥东西,还不如绕道去南门进城,那里的进城费用要少一半。”

这进城要交钱,李嗣兴倒是知道,这属于地方上的摊派。

不属于正儿八经的税收,但是几乎每一座城都会收城门税。

“那老人家,您怎么不走南门,而是从此门而入?”李嗣兴问道。

要是一般人这么问,老汉估计就要生气了,但是李嗣兴看起来就是个大孩子,老汉也不在意。

“老汉要进城卖东西,必须要从东门进。要不然进了城,东西就要给人没收了呢。”老汉压低声音诉苦道。

“这个城门是谁管的啊?”李嗣兴也小声地问道。

“小伙子啊,咱们这腾越城是谁当家,你进城去一打听就知道了,老汉可不敢嚼舌头啊。”

“好了,不说了,你要进城赶紧准备好银钱,还有你这几个仆从也一并要交税的。”

老汉并不想跟李嗣兴说太多。

这倒是提起了李嗣兴的兴趣,难道是金维新下令加的税。

他现在负责为大军筹备粮草,用一些小手段也是有可能的,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压榨百姓本就是筹集物资的一种方式。

等了一炷香的时间,终于轮到李嗣兴了。城门外只有八名士兵,看装束并非是李定国带来的大军,他们穿着的都是卫所兵的装束。

李嗣兴知道这定是腾跃卫的兵。

李定国离开,几乎带走了所有的主力。

其实这些主力的身份可以算作是李定国的募兵。

而之前在伏击战中的那些地方兵和这些城门的守军一样都是卫所兵。

明末的卫所兵早就已经糜烂不堪,-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现在这些卫所兵也就能维持一下地方治安,打仗的时候担当辅兵的角色。

“站住。”一个穿着皮甲的小头目拉着嗓子说道。

李嗣兴原本没准备理会他们,直接进去。

但是,很显然,对方并没有那个眼力劲儿。

毕竟世子二字也没有写在李嗣兴的脸上,这里也不是昆明城,认识李嗣兴的人屈指可数。

岩龙见对方的声音甚是无理,准备上前去教育一下对方。

可是李嗣兴伸手拦住了他,他反手从怀中摸出了一份任命文书。

这种官方的文书有硬皮的封面,还是很正式的。

”呦呵,还是一个游击将军呢。”那人换了一副笑脸说到。

不过对方瞬间又将脸给拉了下来。

“游击将军算什么,这城内的总兵都有一大把,哪一个不要给我们李指挥使面子。你们五个人,又是游击将军,算你十两银子,交钱进门,要不就回城外的大营呆着去吧。想要进城逍遥又不愿意使银子,想得美。”这个守门的小头目显然也是嚣张跋扈习惯了的。

这一张嘴就是十两银子,和明抢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对方显然也是因为李嗣兴的游击身份才收这么多的。

李嗣兴从对方的话中得到了很多信息。首先他们是李指挥使手下,这腾越卫的指挥使就叫李岗,跟李嗣兴一样姓李,还就是真是李嗣兴家的亲戚。

不过被扔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做指挥使的亲戚已经都是比较远房的了。

阅读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