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长叹2022》

第十四回 目良往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一老油榨房

作为乡下文化人,爷爷农闲时,在冬天开山,把廖背陵上的山变土。挖出的柴蔸树蔸,用来烤火、熏腊肉和猪血丸子。他过年时从虎豹凼贩砂罐到洞口山门、邵阳县等地叫卖,换点钱过年。爷爷卖过肉,但不会杀猪。他从别人那里分个一腿半腿肉卖,自言“赚个骨头吃”。他没有成本,通过赊账,或在农忙时以请工、换工方式,折成稻谷抵帐。

家里的几座山,如瞭嫁的茶籽山、廖背陵上、茶凼里,长满木材和油树。达端派是名摘(曾祖父)买的坟山,以山陵为界。爷爷每年能够打茶油、菜籽油、桐油上百斤。桐树种在山里和土边,桐油用来点灯照明,还可以油漆家具农具,如木制的脸盆、澡盆、水桶、龙骨车,在篾片上糊纸的斗笠。

油榨房在5里路远的虎豹凼。二伯下雨天跟着去榨油,回家时提着油桶走在田埂上滑倒了,把油全洒在水田。爷爷用松树枝粘着浮在水上的油花,收纳到桶里。再把油水倒在家中铁锅里,烧开煎干水分。

1943年,爷爷36岁被派了壮丁。为躲兵役,他去20里外的舅爷家种地,后者的长工则到爷爷家务农。这叫换工,异地劳动。当年大伯15岁结婚,爷爷绕道回家参加了婚礼。家里喂了两头肥猪,一头抬给女方家,一头留家办酒。二伯12岁,是扯猪草和喂猪的主力。大娘婚前答应送双鞋子,二伯平常光脚走路,听后很开心。喝酒那天等着新鞋子,生怕丢失而失落。乡下穿着物资珍贵,有的一辈也没穿过新衣裳。

二一别两哭

1962年的探亲,是二伯婚后全家第一次回老家并过年。随身携带了500元,仅留40元车费回部队。但是在长沙等了两天火车,增加了费用,导致到大连皮口无车费了,幸亏途中遇到战友。部队领导获知情况,表示困难家庭可以救济,二伯谢绝。

二娘羡慕南方有米饭、红薯。“把南瓜喂猪,太浪费了。”大伯家有油泡豆腐,还能杀猪过年。他送爷爷5斤肉,相当于给了50元。大姑家1斤麻,可以卖20元。困难时期钱不值钱,有价无物。二娘把爷爷家兔子肉包了约90个水饺,让南方人吃个新鲜。奶奶因浪费了过年的兔肉而痛惜愤怒,爷爷安慰说不要紧。大伯拿块油豆腐给他侄子,二娘又让给了老人。

南北生活差距大,单位苦于1962年老家。东北气候只适合半年生产粮食蔬菜,南方可全年。部队官兵每月米和面粉各两斤,冻肉8两,油3两,杂粮为玉米面和高粱米,喝土豆白菜汤。老家能养兔子喂猪,杀猪过年,生活幸福多了。

数到临别的日子,奶奶痛哭不舍,二娘拉手安慰,塞给她10元钱。告别声中,大伯迈开步,用箩筐挑着几岁的侄子,送二伯家到桃花坪车站旁边的旅社住下,等次日客车。上车前的清早,大伯、二伯家走出旅社门口,清瘦的奶奶忽然出现在眼前,送来了2斤干红薯片和一坛子榨菜。全家再次热拥别,二娘又给她10元钱。

奶奶是半小脚女人,天不亮从家赶路20里,在县城车站旁寻儿子。聪明仁慈的奶奶,费尽最大精力,也知道这是最后一别吗

三唯一远门

1968年奶奶病重,二伯曾打电话到医院,但讲话听不清楚。他悲痛不能回家看望,终身负疚。1970年春夏之交,二伯收到父亲来信,告知爷爷病重。他便带着小女儿回家,住了10天。爷爷病情尚可,有气管炎,生活无大碍。

二伯返部队前一天,爷爷突然提出到部队看看。次日早上3人步行20里至桃花坪,坐客车达邵阳,再坐火车到长沙转BJ后,停留1天。祖孙3人在天安门留影,未去故宫和公园游玩。爷爷会心赞叹:坪真大、人真多。次日乘去大连的火车,于中途盖县下车。

部队刚移防,军官借住在县人民医院新建宿舍,每人一间。爷爷与他3个孙儿睡在炕上,二伯临时睡在房间灶台边的储存角,后来部队专门安排房间给爷爷住。

北方天气干燥,让爷爷嘴巴开裂,也不习惯面食、玉米和高粱。他语言不通,把“炸一炸白菜”做菜吃,做成“抓一把白菜”喂鸡鸭。他爱看宣传板报,闲逛中认识了涟源老乡(他儿子在县武装部),两人同感,便相约结伴还乡。唯一远门不到20天,快去快回的爷爷,是怎样心情和想法?

四军地气概

1976年4月18,二伯转业邵阳的机械厂时,全家积蓄为900元,住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里。不久空出两间档案室作住房,两室相对。爷爷部队户口随迁,但不习惯城里夏天热无山风、冬天冷无火烤的日子。

半年来,爷爷的鼾声和梦喊声,如城乡有线广播喇叭,每晚如期播报,远近闻名,厂里职工纷纷打听和反映情况。但是他坐着站着时一脸慈祥,来到身边时无脚步声音,让人畏惧。有天上午爷爷坚决要回家,在送往车站的路上,他告诉二伯晚上做梦时尿床了,认为是离床尿(再也回不来),预兆不好。二伯安慰他不要相信迷信。

爷爷回家时,二伯尚未发工资,凑了30元,安排给爷爷与大娘各10元、20元。爷爷坐车两小时到县城,下车就找个八字先生,被告知活不过70岁。他沉重地走回家,告知父亲。

转业时任厂二把手的二伯,次年一把手。企业相当困难,十年九亏,地方干部思想负担重,不敢做事不做事。二伯认为厂里没有产品,好比农民没有土地,闲着没事干,有力使不出。他在1977年引进采金油钻头产品,当年扭亏为盈10万元。年终总结会发奖,给职工一把雨伞。这是破格,当时不准搞物质刺激,只发奖状。二伯主持工作8年,厂里研发了20多个拳头畅销产品,企业设施设备、车间厂房和住宅宿舍增长几倍,由省属企业成为部属。

二伯重视单位思想、业务和后勤的领导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狠抓业务素质,保障物质福利。这思想源于他多年的政工经验,以及家庭出身。爷爷用一生影响他:农业生产深耕细作,闲时当小商贩,农商并重,不吝啬教育学习成本。他在1964年四好连队建设中,不搞尖刀班,只搞平顶山,结队帮扶。最初被认为思想保守,最终全师比武和实效中最好。师部赞赏为政治思想好、军事训练好、生活管理好、文体活动好。1969年二伯主持医院建设,恢复和重视业务学习制度,坚持每年外派医生进修,补齐短板领域。讨论因做不了脑外科手术而让脑受伤人员死亡的现象,痛定思痛,进修业务,并应用到抢救场景,连续成功开脑颅手术3例。科室又主动用狗做开颅试验,也取得成功。医术明显进步,受到大军区表扬,多次来医院开现场会。

五华夏春雷

改革开放后,人员流动性大,亲朋好友乐于把二伯家当作接待室、中转站、办事处、转进点和叙旧地,接待任务重,人数多,时间长。但是来得最多的不是近亲属,而是旁系和村里人。

姑奶奶儿子带小孩来治病,住了7天。这些吃饭的粮票、肉票,靠平常积攒。他去其他亲戚家玩,吃饭时必回二伯家。二娘买两个卤猪头肉吃,他认为不像城里人的生活。厂里有去洞口拉煤车,告知可搭免费车到隆回。他不省这个车费,二伯次日打发他两元路费回家,走时留下不好意思的感谢信,那女孩病愈后又来过。

表姑小孩患骨髓炎,二伯把从部队带回的10支青霉素送了他,这药有钱也买不到。她还有个开拖拉机跑运输的儿子,常来家聊天休息。二表叔小儿子老婆难产住院20天,家属吃住都在二伯家。我父母来市里治病时,也是如此。满姑奶奶来邵阳时说,“我娘屋里人对我不错”。二娘给她手工做了几次衣服、长袍,棉袄等,“比女儿还好。”

亲属小孩考上大学时,都以此作为中转站,转车分流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两个姑妈来邵阳进货,少不搭手帮忙。隔三差五还有亲朋借宿吃饭和买车票。

老家村里和生产队的人来得多,有买化肥、农药、钢筋、柴油机的。那是80年代,物资非常困难和紧张。二伯联系在市物资局当领导的战友及其他朋友,搞关系为老家的农业生产出力。表叔表姑堂姑妈家寻求方便买钢筋修屋,我家得买化肥和柴油等物资帮助。

来邵阳寻求二伯帮忙的人太多了,有时连续来客,得挤地方住,安排到饭店。厂里人觉得二伯家负担重,就告诉问他家地址的人,“他调走了”。二伯体念农村人来一趟城不容易,要帮助解决吃住,为农民省钱减轻负担。他在部队吃饭时只要钱不要票,回地方后把这个粮肉票全招待给老家人了。

六算经济帐

二伯每年寄存给家里的钱(他弟妹学费和父母生活费),由二娘安排。她体会到保障读书钱意义大,家里出了人,才有能力照顾家庭和后人,减轻负担。1955年至1968年,平均每年给家邮寄约300元,此后至1977年,每年约200元。二娘有10姊妹,也需要帮扶。以上时间段,二伯家年收入的一半,用于资助亲属。但是,正直清廉的二伯,仅有工资收入,无法满足来借钱的人,只能拒绝后打发车费,安排住宿吃饭。他没有存款,92年退休时因房改而欠帐,卖了3年饺子。

他1949年入伍时每月5毛,叫伙食尾子。1953年提干20元(供给制),1955年薪酬制约60元,1959年96元,1963年90元,1976年转地方75元,1979年恢复部队工资90元。他有23年未涨工资,这23年物价未涨。二娘工资约是他的三分之一。

1954年金秋季节,二伯第一次探亲,不仅带回积蓄,还借钱壮行色。他在桃花坪买了一大麻布袋桔子,花了5毛钱,雇人挑回家。与爷爷一起,来到挨近桃花坪群贤小学的赧水河边的牛场,买了头黄骚牯,花费50元。其中10元来自卖了自家老水牛。老牛是二伯小时放过的,爷爷说牛为家里耕地一辈子,辛苦一生,忌讳主人动手杀。

部队实行薪酬制后,在食堂吃饭要付钱,每年发一身制服,以旧换新,几年发一双皮靴。二伯在部队时买过三件便服。1955年5月外调审干时,他穿着棉衣太热,路过上海时买了一身夹克,同时将棉衣邮寄回部队。1962年冬季探亲时将夹克送给父亲,上高中的他穿上很合身,更好看。二伯在1949年从学校入伍时,只带走两身单衣,把棉大衣、棉被和皮箱等留下。棉大衣是稀缺物,爷爷曾说:你上初中了,老是冻得不得了,买个大衣。二伯非常高兴,那时班里几十人,很少人穿得起大衣的。

1957年,二伯相亲时买了件咔叽布衣服,当年婚礼花费15元,买了烟、苹果、糖。两新人没有添置新衣服、新被子、新家俱。部队人觉得他家庭负担重,不愿意不敢介绍对象。但是工作表现极好,团政委牵线做媒。

二伯在部队买了翻边带毛的大皮鞋,穿了15年。那是部队皮革厂生产的,只有HLJ厂才能产。二姑父委托买的那双大皮鞋花了28元,就是这厂的,关系好才买到。辽宁厂生产简单的皮鞋、皮衣、皮带等,保洁耐用性不如前者。

为什么1955年起每月给父母寄10元?二伯在1954年探亲时,深刻体会到家里缺零花钱。虽有饭吃,但没钱买商品,拿米换白糖又舍不得。给弟妹读书钱,由二伯另外安排。父亲上高中时每年120元,基本按月给。奶奶很小气,舍不得给二伯买双鞋,但她送子女上学很大方,一担担粮食抵学费。老人送子女读书的目的是保本,不受人欺负。

60年代末,奶奶治病花了不少钱。病逝时值破旧俗,公社重视军属,组织了追悼会,倡导不迷信,新安葬。二伯收到父亲关于大伯意外事故的信件,邮付了80元钱。他后来又给大娘一些布票、粮票等。爷爷体贴子女负担,生前要求从简,次日上山。二伯承担了现金支出。根据农村风俗,在90年代给各离去老人补办了仪式,费用由各方承担。

七历史之问

二伯长期留在部队从事政工,才德突出。1955年、1959年部队提干外调,老家大队两次提供不实材料。1969年,大队新干部熟悉人物事实,他实事求是写明情况,否定了不实之辞。当年8月部队审干作出结论,9月即提拔二伯为部队医院政委。

在特定社会历史进程中,一些缺乏基本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的人,在不应的位置上违反了经济社会规律,撕裂了时代伤痕。

阅读天汉长叹2022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天汉长叹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