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人家》

发现新农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今日要让大家一饱眼福,农村现代化起来是什么模样的。农村由此而发展下去,估计你再也不会过度地眷恋大城市了。在此对新农村的定义有两个,一是它确实从旧农村中模样中脱胎换骨;二是国家正在倡导的新农村。是不是值得眷恋,请跟我来。

通往集市的路上,是一条村道。说是村道其实也很宽敞,一条崭新的水泥马路,双向车辆行驶。每次走进这条村道,就会被道路两旁那一垅垅庄稼所吸引,我会情不自禁地打开车窗,自然的乡风,用心旷神怡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

这一天照例要去赶集,走进村道时我惦记着几天前曾经发现的油菜花。靠近时,毛都没有了,剩下两块光秃秃的空地。

“昨天叫你来,你非要今天来,好了什么也看不到”雪生气地对我说。

“看清楚咯,这么一大片地,一夜之间变成空地?”我反驳她说。确实毫无道理,昨天和今天到底有多长?如果单单从由一片的油菜花地变成一片空地,全自动化的机器估计也不太现实。

一直往前还有一块油菜花地,比起那块就小得可怜了,而且花还不旺。有总比没有的强,赶集回来再说吧。

新春的集市,人气并不旺,商铺开的也不多。我们也无心闲逛,匆匆选上想要的东西就回家了。往日的习惯,多半都不会原路返回,而是走出一圆圈。感觉雪对那些油菜花耿耿于怀,也没说什么我就原路折返。

靠近那片小油菜花地时,连我都觉得不太顺眼,绿色重黄花暗。雪很不情愿的打开车门却在犹豫,儿子却兴奋地抢先下了车。

“有条很深的水沟,过不去!”儿子反馈回来的信息。

“算了,赶快回来了”雪在催促着儿子上车。

我没有加快归家的步伐,车辆在作缓慢的前行。要读懂女人的心事,往往在与己所好相遇时,会摆出不甘心的姿态,长久寄存在脑海里,挥之难去。此时要是归心似箭?估计会有“好脸色”。

左顾右盼,道路两旁都是极开阔的农田。凉风送爽、艳阳光普照大地,留连于乡间小路上,却也少不了让人想入非非,诗情画意每每涌上心头。迟迟忘归,在我们心中应该都会或多或少有所保留。还好,较远处果真还有油菜花地,而且还是比较大的一片。靠近那边的村庄,离大路相距甚远,而且没有直达。

有村庄就会有道路可以到达,再加上政府近年来的村村通,我有理由坚信一直到村庄都会是水泥马路。绕了一个大圈,一个叫歧东村的标志映入眼帘,碑立非常有特色,醒目的中国共产党党辉刻画在显眼的顶部。这很明显地向我们标明,新农村建设在这里有规划。

沿着村碑的指引,一条像样的水泥大道由窄变宽,然后越开阔,形成一大似广场的开阔区域。然后是两个非常标准的蓝球场,地面是漆面划有方格和线条,一群小孩正在激烈的争抢投蓝。

左侧有一豪华的独栋别墅风格的建筑,走近一看,是村里用于文化娱乐的文化馆。我当时非常的惊讶,忘记自己是来寻找油菜花的。这哪是乡村呀,快超越城市的风格了,心想,农村如此风貌,谁还愿意跑到城里生活?雪和儿子早已经奔向那油菜花地去,而我像着了迷一般,手机把东南西北都照了个遍。

多年来,我曾有多次经过此村庄,印象中除了沿着村边有条小水泥路外,都是沙土和杂草。经久不到,居然有了如此巨变。不禁感概万千,触景生情。

一路沿着油菜花地的方向追寻,心中的激荡越发不能罢休。从一条下坡的路一直延伸到油菜花地,不是想像中的田埂,而是一条坚硬的水泥马路。越看越感觉风光无限,因为眼前目睹的是一块块干净整洁的菜地,渠是渠沟是沟。以往所见的菜地,一定会有许多的垃圾,最典型的就是塑料袋,农用肥料袋,还有浓烈的农药味。今天你绝对不敢相信,其公瑾的程度,堪称进入一城市绿化区域。

阅读秋园人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秋园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