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后》

第38回 人类究竟几回生沧海桑田数万年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三十八回 人类究竟几回生 沧海桑田数万年

许之源继续着他对亚特兰蒂斯的分析:

“根据柏拉图的记载,亚特兰蒂斯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不仅拥有发达的灌溉系统,而且拥有制造载人飞行器的技术。试想,拥有如此先进技术的文明怎么会被雅典人击败。而对于一个已经有了飞行技术的文明来说,他们所处的大陆即使被局部性的地震和洪水摧毁,他们完全有能力飞到别的大陆上继续他们的文明旅程。”

“回头再说亚特兰蒂斯大陆的地理特征,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这片大陆四面是山,中间是平原。如果记载属实的话,这片大陆的中间的平原绝不可能成为良田,而只可能是沙漠。因为暖湿的气流只有可能来自于海面上,而暖湿气流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下雨,雨水顺着山脉留下成为河流。而照亚特兰蒂斯的地形,能够得到雨水滋润的山脉都是朝着海的那一面,而山脉的另一面必然长期干旱。山脉朝着大海的一面得到雨水滋润,肯定会汇聚成河,但是没有河流可以翻越山脉把水带到缺水的另一侧,水往低处流,只能又回到海中。澳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和柏拉图描写的亚特兰蒂斯的地形相似,沿海是山而内陆是平原,因此澳洲70%的土地被沙漠覆盖。16、17世纪来自荷兰、意大利和法国的探险家都先后登上澳洲大陆,一致认为该大陆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大陆。一直到18世纪英国人在澳洲东南部登陆,才发现了肥沃的土地,而澳洲东南部之所以肥沃,是因为该地区的山脉没有矗立在沿海,而是在内陆4、5百公里处。因此描述中的富饶的亚特兰蒂斯大陆是不存在的。”

“但是如此有声有色的描述难道都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吗?我认为同样也是不对的。首先想象必须要有根据,如果要我们想象几百年后的事情,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现有的见识去想象,古人也是一样,因此我认为古人要凭空杜撰出一个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记载中肯定有事实的成分。”

“其实载人飞行器,千顷良田这些都是事实,只是柏拉图所记载的发生的时间有谬误。我认为人类有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不是存在在12000年前,而是存在在73500年前。而12000年前的亚特兰蒂斯人只是73500年前那个高度文明被火山摧毁后幸存者的后代。他们保留了一部分先祖的历史,但是没有保存先祖的科技。当时他们的科技和当时欧洲大陆其他地区的人们基本相当,处于青铜文明时期,然而12000年前的海平面上涨,直接摧毁了他们的家园,也使得地球上的其他文明倒退甚至消失。”

“在详细说明之前,我愿意先说一说1万2000年前和7万3500年前地球发生过的灾难。73500年前,地球上有超级火山爆发,爆发的位置和强度和我们这次火山灾害都差不多,那次火山爆发在苏门答腊岛上留下一个直径约100公里的火山口,既然我们这次火山爆发造成了非常可怕的海啸,那么7万多年前也肯定会有大规模的海啸。而当时的地球情况是如何呢?当时的地球处于冰河期末期,冰川覆盖了一半以上的陆地,当时如果有人类文明也只能存在于赤道附近比较温暖的地带,因此当海啸来袭的时候,文明被彻底的抹去,幸存者也只能苟活于世,他们创造的高度的科技知识就此失传。73500年前的火山爆发和我们这次火山的唯一区别是那次喷出的都是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这次火山爆发喷出的是固体的火山灰。火山灰阻挡太阳光,使地球降温,而温室气体阻挡地面向太空反射光和热因此给地表升温,地表升温的结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73500年-12000年之间海平面上涨了200米。12000年前,地球上火山又处于一个相对活跃的阶段,但是没有超级火山的爆发,众多火山喷出大量温室气体,使地球气温进一步升高,到了10000年前海平面又升高了200米。”

“7万多年前高度的文明正是存在于亚特兰蒂斯和其他热带大陆上的,他们有着高超的科学技术和建筑能力,拥有载人的飞行器和极高的灌溉技巧。但是火山爆发时,他们还是无法应对火山和海啸,文明毁于一旦。灾难过后,幸存的少数人肯定被困在被海水隔绝的一个个孤岛之上,他们的处境就和我们现在差不多,气温的异常变化肯定也带来频繁的风暴。这些幸存者唯一的目标只有活下去。他们的科技超过我们所以更加难以保存。就像现在,我们失去了电力,我们整理的文化遗产就无法阅读。同样,当时的幸存者也无法适应原始的生活,大批的幸存者都死于饥饿。剩下的幸存者为了适应原始的生活成为刀耕火种的原始人,他们掌握着部分的科技,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运用也无法传授给子孙,因为他们掌握的知识本就不全面不系统,而他们也忙于应付来自生存的压力,他们唯一可以告诉子孙的就是昔日的辉煌。经过几代、几十代、几百代子孙的繁衍,幸存者的子孙已经回到了原始社会,而只有代代相传的祖先的辉煌留在他们民族的记忆中。”

“到了12000年前,海平面的上涨已经吞噬了亚特兰蒂斯大片低洼的地区,也造就了那个时代亚特兰蒂斯的四面是山中间是平原的特殊地形。当时很多文明都发展到了青铜文明的时代和公元前1000年多有时的文明程度大致相当。亚特兰蒂斯大陆也因为特殊的地形没有办法种植更多的粮食,只有迁徙到边的大陆上去,这就意味着战争,而亚特兰蒂斯人祖先的辉煌历史是能都激励战士勇气的,因此祖先的传说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激励着战士们到欧洲和北非寻找新的家园。但是欧洲人也不是吃素的,对于亚特兰蒂斯人的侵略给予了回击。亚特兰蒂斯人的迁徙没有成功还消耗了自身很多人力物力,同时海平面又上涨,再加上一些局部的地震活动终于把亚特兰蒂斯埋葬到大海中。”

“但是得胜的欧洲人也没有开心多久,海平面上涨对于所有大陆都是一视同仁的。文明的初级阶段一般都是存在于海边或者河流的下游平原地区,海水吞噬了这些地区,人们被迫向高处迁徙,离开自己的家园迁往一个陌生的地区,对于当时文明程度不是很高的人类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加之气候变化带来风暴频繁。人类迁徙以后不得不为了吃饱而四处奔波,这样的奔波持续了两千年,直到冰川消融到北极和南极一线。两千年中人类的文明没有丝毫进步反而大大后退了,又回到石器文明阶段,人类的数量也大大的减少了。之后又经过了五六千年,人类世界才慢慢恢复元气,重新发展到青铜文明阶段。”

“亚特兰蒂斯的消失,我们只能从古人残缺记载的字里行间加上当时的自然因素加以推测,其中当然还存在着诸多疑点,毕竟亚特兰蒂斯没有留下哪怕是巴掌大的一块土地,供我们后世研究。我的结论并非来自于柏拉图的记载,那些记载无法考证显得苍白无力,我的结论来自于对另一块和亚特兰蒂斯有着命运相同的大陆的研究。这块大陆没有亚特兰蒂斯出名,不过亚特兰蒂斯之所以声名远扬,主要是由于有了柏拉图的宣传,可见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另一块沉没的大陆就是太平洋上的姆大陆。姆大陆沉没的同时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岛屿供我们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那块沉没的大陆和亚特兰蒂斯同处热带,毁灭时同处一个时期,毁于同样的原因。”

“7万3千年前拇大陆是一块处于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大陆,大陆东起新几内亚,向西一直延伸到复活节岛,最北到马绍尔群岛甚至夏威夷,向南则止于斐济。该大陆包含了几乎所有南太平洋上的岛屿,面积和亚洲差不多大,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姆大陆是当时地球上海拔最低的大陆,虽然不乏高山但大部分的陆地都比我们熟悉的大陆低了四五百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大陆存在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世界上80%的强地震和火山都是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的,7万多年前的火山和我们这次火山灾难的发生地点都是包含在姆大陆上的。”

“姆大陆上繁衍出高度文明的人类,这些人类是从海生猿人进化而来(海猿之说请参看第二回),地球在65万年前进入冰河期以后,海平面降低了不少,当然气温也下降了不少。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海猿受不住寒冷要么向赤道附近迁移,要么悲惨的冻死。赤道附近的海猿幸运的存活下去,然而海平面的降低使得海猿生存的浅海地区变成了陆地,海猿一时虽然不习惯,但是很快发现从海中浮现的陆地既没有天敌又资源丰富,姆大陆一时间成为海猿的乐土。海猿习惯了陆地生活之后,他们就不能再被称作海猿,他们无论从体型上,还是脑容量上都和现代人没有区别。他们就是人类的祖先。”

“经过几十万年的发展,到73500年前,姆大陆上的人类已经演化出高度的文明。他们发明了航海、建筑、甚至飞行,他们的文明程度远比现在的人类要高。他们探索了整个地球,但是他们主要的聚居地还是在姆大陆上。并不是当时的人们不愿意开发别的土地,而是由于地球还处在冰河期,其他大陆冰封千里,而非洲和澳洲的热带地区有都是沙漠。而位于大西洋上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因其自然条件良好,被姆大陆的人类开发并善加利用。”

“超级火山带来的灾难,把姆大陆的文明变成了失落的历史,海啸摧毁了当时的人类世界。之后姆大陆的幸存者的故事也和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差不多。12000年前的海平面上升彻底把姆大陆埋葬在海底,只留下南太平洋上大大小小上万座岛屿,不过这上万座岛屿保留了姆大陆的曾经存在痕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

阅读2012后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2012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