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

第170章同去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楚阳是挺着腰板走进国乐团的,

没别的原因,就突出一个字,有钱了!

谁有粉不往脸上抹?!

以前他一个人包办所有乐手的活儿,确实是为了省钱,但现在不一样了啊,公司账上还躺着好多小钱钱呢,就算今天录制伴奏的钱让他自己来出,他也敢豪气地甩出一张支票来,

咳咳,就是不知道石老师组的局,会不会让他来掏钱呢?

带着小小的疑问,楚阳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乐林三圣”,“曲圣”谭君琰、“词圣”费野,以及“小圣”石金圣,

立刻第一时间鞠躬问好,“谭老师好、费老师好、石老师好。”

原本石金圣被人成为“双圣”,意指他词、曲双绝,但被石老自己改成了“小圣”,意思是曲不如谭君琰、词不如费野,可倒过来又比两人都强一点,那就叫個小圣吧。

即便他自称小圣,在楚阳面前却也是大圣,

更何况三位都是先后两次提携过自己的人,第一次是《夜曲》,第二次就是现在,

楚阳不能自己喊出“华夏风”的概念,那样未免有自夸之嫌,原本他是想等明年发布几首歌曲之后,再联系两家相熟的媒体,逐步逐步炒热“华夏风”,给自己塑金身,

却没想到一首本来是为蓉城而创作的《蜀绣》,先是让老牌一线歌手纪庆初提出“新新古风”,后让网友到三圣那里请求点评,最终由三圣定论,提出“华夏风”。

如果换个人提出这个概念,或许还多多少少有些争议,但这三位不同,哪怕只有其中一位喊出来,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更别说是三位共同发声,那就代表绝对的权威,从那一刻起,“华夏风”便正式诞生。

石金圣见到楚阳,可不管他恭不恭敬,第一句话就是,“乐手已经就位,现在录制有没有问题?”

这么急的吗?

楚阳当即说道,“没有问题。”

国乐团有自己的演奏厅,也有自己的录音棚,虽然场地略显老旧,但设备都是世界一流,除了上次在东电影视城那次,这里是楚阳见过最好的录音棚,

录音棚里,所有能用到的乐手都已经就位,

古筝、笛子、镲、吉他、木鼓、铃铛、沙锤、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东西方十几种乐器汇聚在一起,蔚为壮观。

楚阳咂咂嘴,小声说道,“其实有些部分用合成音更有感觉。”

谭君琰眉头轻挑,“有什么说道吗?”

身为国内最顶级的作曲家,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乐曲的权威自然毋庸置疑,在今天之前,他有过将西洋乐引入古风创作的想法,但是放弃乐手而使用合成音,在他看来却是本末倒置,

冰冷的合成音又怎能比得上有情感的演奏?!

楚阳小声解释,“我对古风歌曲做出的最大改变,就是用西洋乐器演奏华夏格调,现代流行音乐是在西方歌曲的基础上诞生的,而古风的诞生基础是戏曲和民间小调,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外国人听不惯我们古风的根本所在,

古风歌曲在国内一直都有优秀作品出现,国人因为生活习惯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其中的音乐内涵,哪怕对古风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大多都能听懂里面的音乐语言,

但是随着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通俗音乐的代名词,传统的古风音乐也就渐渐走进了死胡同,

唯有西学中用,更多的使用流行音乐中的元素,才能让我们的古风歌曲与现代流行音乐互相融合,获得年轻人的青睐,更进一步让外国人也能听懂、喜欢,而合成音、电子音这类元素,早已成为年轻音乐爱好者的一种习惯,所以适当加入合成音元素,更有利于拉近古风与年轻人的距离,这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谭君琰缓缓点头,“倒是有点道理,你这个思路我之前也不是没想到过,只是还不够大胆,思维突破性也不够,用西洋乐器演奏华夏曲调是种很大胆的创新,而放弃更具情感的大师乐手演奏,采用电子合成音,更是很冒险的选择。”

石金圣沉吟两秒,“最终还是要看效果,”

随即眉头微皱,“那这些乐手都白准备了?”

楚阳想了想,说道,“也不是不行,就是要多一个步骤,先录原声,然后用原声进行电子合成,这种合成音比电子乐器自带的音节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只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

石金圣看向他,“就是99分和100分的区别?”

楚阳眼珠微转,“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谭君琰微微一笑,“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争取拿个一百分。”

楚阳自无不可,反正听这些大师级乐手演奏还是挺过瘾的。

随后在三位老师的亲自调配下,楚阳开始录制一段段伴奏,

中间休息的时候,费野问他,“你说华夏风有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我看你写的歌词,表达直白却很有古韵,似乎是将古词翻译成了现代的白话文,但内里又包含了古曲的韵律,是这样的吗?”

楚阳笑道,“费老师慧眼如炬,以前的古风歌曲,大多都是讲究对仗、韵律和谐、辞藻华丽的骈文,骈文虽美,但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就很难听懂,只会觉得‘啊,好厉害,可是我听不懂’这样子,

然后我就想到取代骈文的散文,散文的文风比骈文松散,但是是形散意不散,文字很直白,就更具有普及性,所以就是用古辞赋、古文化来写新概念的新歌词。”

费野若有所思地缓缓点头,“骈文?散文?有点儿意思。”

录制持续了一整天,半天录乐曲,半天做合成、混音,等楚阳将整首歌的伴奏做好,已经是傍晚时分,

随后他一鼓作气,用时四个多小时,连唱了三十几遍,终于将这首《青花瓷》录制完成。

这是他录制次数最多的歌曲,完全与唱功和演绎无关,只与制作人有关,

换成其他人做制作人,可能他最多五六遍就能录制完成,甚至自己给自己制作的时候,一般两三遍就过,

但现在担任制作人的是“乐林三圣”,谭君琰、费野和石金圣每个人都对这首歌有不同的体会,而且是每听一遍,他们都有新的感悟,

有些地方意见一致的还好,有些地方意见不一致,还会停下来争论一番,如果意见相持不下,便将楚阳也拉进来一起讨论,

楚阳也不是吃素的,有两个世界的音乐底蕴做后盾,又是地星“华夏风”的开创者,自然也有发言权,

于是就在四个人的争论中不停磨砺,最后诞生出一版极具古韵,却同样朗朗上口不失流行性,又丝毫不逊色于杰伦原版的全新《青花瓷》。

当录制完成,石金圣亲自按下按钮,价值几十万的音箱里传出一阵悠扬的乐曲,随后便是楚阳的歌声,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一曲唱罢,三位老师还沉浸在歌声中没有回过神来,

旁边一直等着没走的乐手老师们,也都沉醉其间、怡然自得,

过了好一会儿,石金圣才轻轻拍手鼓掌,瞬间便带动其他人,响起掌声一片。

谭君琰吐出一口长气,眼神复杂地看着楚阳,感慨地说道,“一半华乐、一半西乐,却又结合得如此完美,华夏风既是古风曲,又是流行曲,华夏传统音乐也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世界流行音乐的舞台了!”

石金圣拍着大腿,哈哈笑道,“当浮一大白、当浮一大白啊!”

费野则眼睛微闭,手指打着节拍,突然又睁开眼睛,“我突然想写词了。”

谭君琰和石金圣同时站起来,“同去、同去。”

然后便结伴而走,留下疲惫不堪的楚阳发愣,

去吃宵夜也不叫我?!

阅读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