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薛礼传》

第9章茅屋结义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吾还能坚持,大兄无需担忧。”

薛礼说话明显有气无力,肚子咕咕只叫。

关羽也很无奈呀,只能让他再坚持坚持,走一步看一步,若是能遇到食物最好,若实在挺不到广宗,那就得宰杀坐下战马充饥。

两人打起精神,向着广宗方向行进。

行至半路,忽听右前方有打斗喊杀之声,两兄弟奔着声音起处探去。

只见几百黄巾贼寇正在打杀村落,村民们正在奋起反抗,双方于村庄外面宽阔之地激烈厮杀。

其中一白袍小将,手持银枪,跨骑白马,于贼寇中往来冲杀,势不可挡。

黄巾贼寇落入下风。

关羽和薛礼对视一眼,两兄弟心照不宣,拍马冲向黄巾贼寇。

“贼寇看刀!”

关羽一声厉喝,青龙大刀挂着罡风,呼啸而至,瞬间就把一名贼寇劈为两半。

关羽左右抡刀,面前全无一合之敌。

薛礼舞动方天画戟,左劈右挑,被击中者尽皆毙命,所过之处,留下遍地带血之尸。

随着两人的杀入,黄巾贼寇瞬间大乱,面对这样的夹攻,本来已成败势的贼寇们,直接崩溃,纷纷四散溃逃。

白袍小将见贼寇逃跑,并没有追赶,招呼村民打扫战场,然后拍马来到关羽和薛礼近前,上下打量两人,见两人身穿官军衣甲,应是官军无疑。

“多谢两位出手相助,敢问两位是何处官军?”

关羽和薛礼也在打量对面之人,只见他身高八尺,白面无须,剑眉虎目,通贯鼻梁,方海阔口,相貌堂堂,姿颜雄伟。

头戴凤翅翱天亮银盔,体挂九吞八乍连环锁子甲,内衬朵朵梅花素罗袍,外罩藤纹缝厚锦镶银鼠披风,手持丈八龙胆亮银枪,胯下大宛夜照玉狮兽。

真乃威风凛凛,器宇不凡!

关羽曰:“某等乃中山毋极县官军,某姓关名羽,字云长,这是某兄弟,姓薛名礼,字仁贵,敢问阁下何许人也?”

小将曰:“吾乃本地人士,姓赵名云,字子龙。”

薛礼在一旁,闻听赵云报出名号,心中暗自高兴,原来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赵子龙,果然一表人才,武艺出众,真不愧是他!

只见关羽问曰:“敢问此间为何处地界?”

赵云曰:“常山真定赵村。”

关羽这才知道,敢情这里是赵地,看来距离广宗不远了。

关羽问曰:“某兄弟二人腹内饥饿,此处可有粮食卖否?”

赵云笑曰:“吾家中尚有余粮,两位若不嫌弃,可随吾来。”

“如此甚好,多谢。”

“不必客套,两位请。”

“请。”

关羽和薛礼大喜,跟着赵云进入村落。

赵村共有六十户,人口四百余,属于较大村落。此村依山傍水,地势独特,林木颇多,风景不错。

赵云家是两间茅草屋,园内生长一片杏树,因未到春时,此刻看不出韵味。

两人随赵云进了茅草屋,里面非常简陋,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看得出这赵云也是苦寒之人。

“两位请稍作歇息,吾去准备吃食。”

“有劳了。”

两兄弟就在屋内等待,赵云卸掉盔甲,去灶台准备食物。

不多时,饭菜做好。

黍米饭,水煮干野菜,连盐鼓都没有,虽然粗糙清淡,可对于关羽和薛礼来说,这就不错了,两人狼吞虎咽开吃。

薛礼食量大,一连吃了四大碗,吃得直打噎嗝。赵云憋着笑,拿来一瓢清水,薛礼喝了半瓢水,这才顺过来。

两人吃饱之后,与赵云开始交谈,这才知道赵云双亲早亡,只有个胞兄,去并州雁门访友,至今未归。

关羽曰:“某观子龙兄弟武艺出众,如今天下混乱,正是豪杰用武之时,何不博一番功名,也不枉自身所学,孤守乡里,岂不明珠暗投耶?”

赵云苦笑曰:“云长兄所言极是,怎奈吾空有本领,却不知去投何处,如今盗贼四起,民不聊生,尚不知何人堪称救世之英雄哉。”

薛礼笑曰:“逢此乱世,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吾大兄刀法武艺举世无双,为人最是重情厚义,吾等皆为苦寒出身,只有依靠军功博得名望,才可大展鸿鹄之志。此番贼寇作乱,吾等惨遭埋伏,正欲寻朝廷大军投奔,子龙何不同往之。”

赵云闻言,略思片刻,曰:“如此甚好,若不弃,吾愿与两位同往。”

关羽和薛礼大喜,三人继续畅谈,彼此之间颇为投缘。

正交谈间,薛礼好像想到了什么,谓赵云曰:“子龙,赵村百姓可是昔年七雄赵国王室后裔乎?”

赵云曰:“本村之民非赵国王室后裔,乃是将军赵括旧族。”

薛礼问曰:“此村可有剑形孤山否?”

赵云疑惑曰:“村西十里处,正有剑形孤山一座。”

薛礼谓关羽曰:“大兄,据吾所知,昔日幽缪王赵迁在邯郸城破之前,于邯郸之北,信都之西,一处剑形孤山之下,埋下大批宝藏,并遣宗族百人看守,用以复国。秦末之时,陈胜遣部将武臣攻打赵地,后武臣自立为赵王,不料内部火并,武臣被麾下李良杀死,李良同张耳、陈馀拥立赵国宗室后裔赵歇为王,赵国就此复国,赵歇曾寻找前赵宝藏,然却并未寻到,待项羽分封诸王之时,将赵歇改封代王。后楚汉争霸,张耳与陈馀火并,张耳兵败投靠高祖,引韩信大军杀死陈馀与赵歇,高祖封张耳为赵王,张耳并非赵国宗室后裔,并不知宝藏一事,几百载兮,目下宝藏尚存,倘吾等若寻到,以此为根基,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待天下大变,大兄岂不有望成就一番霸业哉!”

嘶!

薛礼一番话,把关羽和赵云惊愕得目瞪口呆,进而开始热血沸腾。

关羽叹曰:“大丈夫生逢乱世,若有如此机缘,当争霸天下,列土封王!”

薛礼大喜。

本来他还担心关羽志气不够,现在看来,就冲这句不敬汉室之语,关羽实乃豪雄之主也!

其实关羽思想已经转变,被官府逼得背井离乡,几番波折,受人白眼。两兄弟饥一顿饱一顿,所过之处,黎民百姓水深火热。朝廷腐败无能,反贼横行无忌,自己又不是汉室宗族,自然对汉室嗤之以鼻。

赵云亦是兴奋不已,就冲关羽这句豪迈之言,就值得自己追随,眼前这位就是雄主!

赵云起身拜曰:“云愿辅佐云长兄成就一番霸业!但凭驱使,绝无二话!”

关羽大喜,赶紧扶起赵云,越看越觉着投缘,遂曰:“倘若不弃,某愿与子龙结为生死兄弟,未知子龙肯否?”

赵云兴奋曰:“云求之不得。”

薛礼亦大喜,过来拍打赵云肩头,他也特别欣赏赵云,能结为生死兄弟,自然最好不过。

关羽捋髯曰:“某等三人可重新结拜,待寻到赵国宝藏,招募乡勇,操练士卒,准备起事!”

“好!”

“好!”

“哈哈哈哈哈哈……”

三人相视,开怀大笑。

至于赵国宝藏,薛礼自然听说过,据说被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寻得,并收入国库,用以支撑革新之资,可见这赵国宝藏之丰。

少时,茅草屋前,三人焚香祭拜天地,因赵云家穷,一切仪式从简。

三人结拜为生死兄弟,关羽为兄,薛礼次之,赵云最末。

两兄弟变成三兄弟,皆甚是开心。

因为此时依然天寒地冻,土壤僵硬,故三人商议决定,待春暖花开之时,再去孤山寻探挖宝。

赵云家粮食不多,关羽拿出钱财,在村中采买食物,却是一无所获,村民食物缺乏,都没有余粮卖出。

眼看米缸日渐空虚,三人焦急不已,尤其薛礼,他总觉得理亏,顶数他最能吃,一人吃四人的量,所以粮食才消耗如此之快。

另外,三匹马每日也需大量草料,目下草料已然不够,经过三人商议,无奈之下宰杀了两匹马,这才解决燃眉之急。

当然,赵云的马匹得留着,那可是一匹好马。

有了肉食,三人总算是度过了危机,每日于院落之中练习武艺,互相切磋交流,各自皆有不少收获。

转眼到了四月,园中杏花盛开,芳香浓郁,青草展露嫩芽,树木再度生出绿叶,春风扑面,温暖舒适。

三兄弟来至孤山。

只见此山巍势无比,逆长紫竹青松,高有百丈接云通,百花开得茂盛。涧下潺潺流水,林中飞鸟齐鸣,怪石似虎把人惊,必有山贼劫径!

“站住!”

一群山贼猛然蹿出,把道路拦住。

只见山贼之中,有一头领,身高八尺,膀大腰圆,腚大肩宽,母狗眼,蒜头鼻,蛤蟆嘴。

头戴马尾过梁透风巾,身穿破烂牛皮甲,红披风上绣美人出浴图,手持一杆镔铁狼牙棒,胯下短脖大眼一阵风。

“哎呦!关大哥!”

此人见到关羽之后,惊呼一声,赶紧翻身下马,狼牙棒一扔,小跑着来到关羽身前,倒头便拜。

“关大哥在上,小的张雷公给您磕头了。”

关羽乐了,敢情这是老熟人,正是张雷公,真没想到在这能遇见这小子,可真是巧之又巧。

关羽扶须笑曰:“呵呵呵,汝倒是旧业重操,某这算再次被汝打劫,呵呵呵。”

“哎呦关大哥呀,您可别吓唬小的,我哪敢打劫您啊,我这也是没法子,不当贼活不下去啊,现在整个大汉都乱了套了,小的也没有干伤天害理的事儿,就是在这山道上弄点钱粮,好养活这帮乡亲,附近的村子我都没动,请关大哥明察。”

阅读三国薛礼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三国薛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