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薛礼传》

第13章突袭刘辟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四人在张飞营内吃喝一顿,而后辞别张飞,欲去往豫州。

离别之际,张飞赠送不少鹿肉,又护送而出十余里,四人谢别张飞,纵马而去。

沿途之上,入眼便是百姓惨状,四人皆感慨不已。一路之上不再多作停留,穿过河内之地,径直朝着汝南方向飞驰。

待行至颍川地界之时,忽遇大军厮杀,官道不通,无奈之下只得转道南阳。

兜兜转转用了十余天,四人居然来到了平春县,这里隶属荆州江夏郡管辖,但是此时县城内却没有官吏和守军,也不知道是跑了,还是调往别处了。

四人当即进入平春县城,县城不大,百姓倒是不少,经过询问百姓才得知,敢情这县令带着府库钱粮跑了,县城守军也解散了。

关羽当即开始招募乡勇,本县流民颇多,报名者踊跃,原县城老卒也纷纷投靠,关羽择其青壮者入伍。

关羽拿出金块,大肆收购粮食与铁器、布匹,然粮食收效甚微,平春县一带粮食亦是短缺,铁器倒是收购不少,遂寻好匠打造兵刃甲胄,缝制战旗军衣。

解决粮食问题是当务之急,关羽决定采用老办法,四处剿匪。

既能取得粮食,又能练兵,一举两得。

关羽坐镇县城,张雷公负责招兵,薛礼和赵云带乡勇出去扫荡。

这一带的匪寇多如牛毛,都是小股贼寇,大股贼寇都在颍川、汝南一带。不到月余,收获颇丰,光是粮食就抢回来两万斛,还有一些货物,包括毛皮、铁锭、锦帛、盐鼓等等。

关羽加固城防,训练士卒,囤积粮草,日子逐渐好了起来,众人皆兴奋不已。

这一日,赵云刚刚剿匪回来,拉回来几百斛粮草,还有两匹战马,正欲去见关羽,忽见张雷公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雷公,何事如此惊慌?”

“哎呦,三爷,可出大事喽,朝廷官军来了,现在离咱们这不到五里啦。”

赵云闻言大惊,急寻关羽,把情况诉说。关羽即刻传令关闭城门,率众于城头张望。

不多时,只见尘土起处,奔来一彪军马,约有千余人,旌旗招展,甲胄分明,中间大纛旗蓝底黑字,鱼鳍边纹,上书【孙】。

待军马近后,看清楚为首一员大将,身高八尺,两道剑眉斜插入鬓,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燕翅胡飞扬跋扈,铜抹额七星连珠,鱼踏尾三环倒挂,火披风上绣金乌。

顶盔掼甲与众不同。

凤翅铜盔放光豪,连环铠甲衬征袍。

烈火麒麟遮单臂,闹海狻猊双护腰。

玲珑蛮带镶金玉,掌中横握古锭刀。

胯下追风逐月花鬃豹!

端的是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那么有人要问了。

这人谁呀?

谁??

孙坚!

孙文台!

这个孙坚可了不得,武艺非常高强,刀法出众,在江南富春一带是赫赫有名!

富春县有首打油诗:

孙氏文台勇名传,飞天遁地鬼神寒

压盖富春第一手,大刀威震美江南。

由此可见这孙坚的武艺有多厉害,绝对是个用刀高手。

在富春一带,孙坚之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小儿夜里啼哭,只要听见“汝再哭,再哭孙坚来啦”,立马就不敢哭了。

真可谓家喻户晓,人畜皆知。

在孙坚的旁边有一员将,此人生的身高七尺三寸,黄面细眉,三角眼,高额头,鸡鼻子,雷公嘴,下颌留着一撮轧油胡。

头戴镔铁盔,身穿鱼鳞甲,内衬褶黄袍,外罩土黄披风,腰间斜挎鸳鸯双刀,胯下一匹黄花马。

此人亦是吴郡富春人,名叫祖茂,字大荣。

孙坚本来调任徐州下邳令,朝廷中郎将朱儁,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

孙坚把家眷留在寿春县,在淮南、泗水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卒,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千余人。

他这次是专门来此处招募士卒的,不曾想刚到平春县地界,听百姓说起县城有豪杰占据,招兵屯粮,四处绞杀贼寇。

孙坚打算接收这股势力,所以直接来了县城。

“吾乃朝廷佐军司马孙坚,快打开城门,迎吾等进城。”

孙坚抻脖高呼,城头关羽等人听得真切,但是并没有开城。

只见关羽呼曰:“孙司马意欲何为?”

孙坚寻声望去,只见一红脸长髯大汉,头顶金盔,因有城垛阻挡,看不真切。

孙坚曰:“吾奉朝廷之命剿匪,尔等可跟随于吾,杀寇建功,报效朝廷。”

“哈哈哈哈哈哈……”

关羽闻言大笑。

“汝为何发笑?”

“孙司马,某原是中山毋极官军,只恨贼寇奸诈,用伏兵袭击某等,如今匪寇横行,黎民受苦,朝廷有何能为?此城乃某等安身立命之所,请汝速速离去!”

孙坚闻言,怒曰:“大胆!此乃大不敬之言!莫非尔等要做反贼乎?”

关羽嗤笑曰:“呵呵,休用反贼之名压某,某只想保境安民,并无半分谋反之心,全城百姓皆可作证!”

孙坚有些哑口,遂曰:“既同属官军,何故拒吾于千里,尔等占据县城,名不正言不顺,还请随吾同心协力,杀敌除贼,以报朝廷。”

“孙司马休要多言,请汝速速离去!”

“唉……”

孙坚见说不动关羽,随即叹息一声,只得引军退去。

关羽等人自然不知道孙坚之名,薛礼可知道,他也在城头之上,看见孙坚退走,这才把弓箭放下。

刚才若是孙坚要攻打县城,薛礼不介意给他一箭。

众人回到县衙,关羽居中而坐,谓众人曰:“今番孙坚退走,久后朝廷必知某等私据县城,倘大军征讨,某等如之奈何?”

赵云曰:“大哥,今吾等虽拥兵两千,然缺少朝廷名头,今观大汉气数未尽,不若会合朝廷大军征寇,累积军功获取官职,待天下有变,再伺机而动。”

薛礼曰:“张翼德屡获功劳,上官奏报洛阳,其功却如泥牛入海,吾观朝廷昏暗透顶,非人情钱财不可获也。”

关羽点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前番张飞跟他们说了很多,包括军功一事。

现在就是缺少一个正经的官衔,否则以后会有很大麻烦。

但是投靠他人,这不是三兄弟的意愿,现在能有这样的起色,一切都来之不易。

薛礼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遂谓众人曰:“吾知汝南葛陂有一猛士,姓许名褚,字仲康,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于葛陂小有势力。闻听汝南贼寇众多,吾等可前往助之,若招揽此人,即可安顿于葛陂之地,即可招募乡勇,又可免去私据县城之名。”

众人闻言皆点头。

关羽闻听此言,很好奇这个许褚,若是此人真有万夫不当之勇,应当招揽至麾下。

翌日,关羽引军弃城,直奔葛陂而去。

葛陂距离平春不算太远,穿过淮河渡口往西北就是葛陂。

待众人行至葛陂之南,只听喊杀声震天动地,闪目观瞧,约万余黄巾贼寇,正攻击一坞堡。

坞堡之内接连有失石飞出,黄巾贼寇被击中者狼哭鬼嚎,惨叫声不断。

薛礼谓关羽曰:“大兄,此必是贼寇攻击那许褚。”

“冲杀贼寇!”

关羽闻言,振臂高呼,众人一齐杀出,直奔黄巾贼寇后军。

正在攻打坞堡的是黄巾三十六方之一,汝南黄巾大渠帅刘辟,他正在强攻这座坞堡,丝毫没有防备后方。

坞堡内正是许褚带领的三千余宗族乡勇,他们已经和刘辟大战两天了,眼下处于劣势,粮食也不多了。

许褚正在奋力抵抗,突然看到黄巾贼寇后军大乱,紧接着,就见一彪军马杀穿贼寇大军。

其中一红面绿袍金甲大将,拍马抡刀,往来冲杀,犹如猛虎一般,一扫就是一大片,黄巾贼寇纷纷避开,四下乱窜。

还有两名白面,白袍,白马,银甲小将,一个持方天画戟,一个持丈八银枪,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再看后面,还有一胖将,铁盔铁甲红披风,舞动狼牙大棒,颇为生猛,身后约有两千乡勇,甚是精悍,杀得黄巾贼寇手忙脚乱。

“援兵来至,随吾杀贼!”

许褚一声爆喝,带领宗族乡勇杀出坞堡,与关羽等人两下夹攻,黄巾贼寇顿时崩溃了。

“快撤!撤!”

刘辟见势不妙,赶紧呼唤贼寇撤退,向西北仓惶而逃。

两军会合,众人也没有去追,许褚令人打扫战场,自己来到关羽等人近前。

“多谢相助,吾名许褚,字仲康,敢问诸位英雄高姓大名?”

关羽等人打量面前的许褚,只见他身高八尺,腰大十围,肩宽背阔,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虎头虎脑,浓眉大眼,狮子鼻,火盆嘴,逆生连鬓络腮胡须。

头戴黑帻巾,周身穿青,遍体挂皂,手持一口八十斤镔铁长刀,胯骑乌云盖地一丈黑,真乃威风凛凛,状如熊虎。

关羽抱拳曰:“某名关羽,字云长,这是某二弟薛礼,字仁贵,这是某三弟赵云,字子龙,这是某麾下勇将张雷公。”

许褚上下打量关羽,只见其身高九尺,赤面长髯,蚕眉凤目,鼻梁挺拔,唇若涂脂。

顶盔掼甲与众不同。

紫金盔,双龙戏,勒颔带,金钉密,圈金甲,龙鳞砌,护心宝镜生寒气。

丝绦绒绳九股曲,掐金丝,走金线,内衬金花绿罗衣。

山河带,腰中系,镶明珠,嵌美玉,三叠倒挂鱼踏尾,青龙大刀鬼神惧!

许褚看罢,不禁暗自称赞。

转而又打量薛礼。

只见薛礼顶盔掼甲亦是与众不同。

兽面银盔燕翅分,白面无须似银盆。

目若朗星耳有轮,牙白似玉红嘴唇。

连环铠甲银龙鳞,护心宝镜亮无痕。

素罗征袍绣麒麟,针起秋霜压青云。

千里追风白玉豹,细看杂毛没半根。

犹如蛟龙蹿出海,大将骑它保明君。

百斤混铁方天戟,寒光闪烁惊人魂。

连人带马一块玉,如同平地起瑞云。

许褚看罢,暗自点头,又看向赵云,只见赵云与薛礼颇为相似,两个人如同一对白玉,真是养眼至极。

阅读三国薛礼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三国薛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