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薛礼传》

第39章汝南郡年味十足遭截杀何苗不服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秋去冬来,时至正旦前夕。

翌日就是正旦,此乃新的一年开始,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整个豫州各郡县,都有一些驱邪的活动。

当然,其他州郡也一样。

这是每年正旦前夕的习惯。

驱邪是希望把坏运气留在旧岁,在新的一年里能有好运气到来。

很多富人在腊日,就提前开始举办大傩戏,以求驱除疫病。

今年汝南郡的傩戏场面非常盛大,太守府亲自操办,数百名身穿皂服的少年,手持大鼗,头戴面具,身披熊皮,与兽做舞。

说是兽,其实就是鸡、鸭、鹅、狗、猫、牛、马、羊、猪之类的家畜。

按理说,这都不符合原本的要求,可是这也没办法呀,现在都用这些家畜来代替,要是老虎之类的猛兽,你上去舞一个看看。

眨眼间就得变虎粪。

再者说,上哪抓老虎去啊,老虎就那么听话,等着被你活捉啊?

薛礼让人用木头作出一些邪恶的造像,这些木像,代表着所有的邪魅疫病。

最后由薛礼派遣骑兵,拉着这些造像到河边,把它们集体烧掉,全都扔到颍水里。

总之场面非常隆重。

这就叫大傩戏。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祈福祭祀典礼,从商周时期就有,一直延续至今。

待大傩戏结束,全城都在祭祀门神,以求辟除灾厄。

其实就是在门上贴老虎画像,在门两侧摆上画有神荼和郁垒形象的桃木牌,再在门梁上悬挂一条苇索,供门神抓鬼使用。

此乃悬苇。

祭门神是远古时期就有的风俗习惯,而到了大汉,门神们更是有了自己的名字和比较固定的形象,其中神荼和郁垒是比较常见的两位。

神荼和郁垒的传说起源自上古时期,说他们生长在一棵大桃树上,看守着鬼门,用苇索抓捕害人的鬼怪,然后喂给老虎吃。

这种传说演变到现在,人们用桃木做门,在上面贴上神荼和郁垒的画像,认为这样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还要把门神的名字写在门上,这叫写桃符。至于这门神是真是假,谁也不清楚,总之就是这么个风俗。

不光是城中百姓祭祀门神,太守府也要祭祀门神,那老虎画得惟妙惟肖,比百姓家门上的要大好几圈。

这主要是因为府衙门大呀。

整个蔡县非常热闹,一年了,就这时候最喜庆,所有人都很开心,只因为这一年来,汝南郡特别平静,没有战乱,也没有疫病,还有足够的粮食吃。

老百姓都很满足,纷纷夸赞太守薛礼。

你别看关羽的刺史被撸了,可薛礼的太守官职可没被撸,他依旧是正经的朝廷命官。

话又说回来,关羽的职位撸不撸,有关系嘛?该干啥还是干啥,有没有朝廷认可,人家关羽也是做着刺史该做的事,主要是豫州的老百姓认可呀。

待到翌日正旦,城里面更加热闹了,所有居民都在燃烧爆竹,噼噼啪啦的很是热烈。

这个爆竹啊,其实就是把竹子烧爆,人们用火烧竹节,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来惊吓山臊,不要它进入自己的家门。

太守府自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那爆竹烧的比谁家都多,小娃陈到可乐坏了,他就喜欢烧爆竹,愿意听这噼啪噼啪的响声。

这就是每年的习惯,说是惊吓山臊,可有谁见过山臊啊?

传说这种鬼怪,住在西方的深山里,有一尺来高,长得很吓人,人脸猴身,只有一足,能说人话,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人们被它碰到就会传染疫病。

这种鬼怪有一个弱点,就是很害怕爆竹的声音,所以人们燃烧爆竹,为了吓走这种鬼怪,其实也是一种为了来年不生病的祈愿。

老百姓图什么,除了有粮食吃,有遮风挡雨的住处,再就是不生病。

要说最热闹的还是宴饮。

正旦宴饮,代表着真正的辞旧迎新,充满着欢快的味道。

老百姓有的是以小家为主,有的大户是以家族为主,都是这个年月闹的,正常来讲,都是以家族为主。

有些百姓是从外郡迁移来的,有些人口死于战乱,也有死于疫病的,还有饿死的,也有举族逃亡中走散的。

但是不管家里人口多或少,不管穷富,这顿酒宴是必须要有的。

当然,有些百姓家里实在没钱,就算是管邻里借钱,也要吃上一顿简单的酒宴。

这是习俗,也是自古的规矩。

从正旦头天晚上就开始,还要守岁到正旦次日,一共三天全是酒宴。

这就是年夜饭,这顿酒饭还不能一次全都吃光,要留一点剩饭,早上起来,要把剩饭撒到大街上,取一个辞旧迎新的彩头。

这叫做留宿岁饭,然后再重新做饭菜。

正旦时饮的酒水,和平时也有所不同,乃是椒柏酒,实际上是由椒和柏酿成的两种酒。

椒是一种香草,人们都喜其性温、气香、多子的特点,制成椒酒供新春祝颂。

柏是长青之树,人们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于是用柏叶酿酒,用于新年祝寿。

此外,还有一些偏远地区,使用原始巫术,比如要饮用桃汤、屠苏酒,认为此酒具有驱邪防疫功效。

太守府也聚餐,自然少不了喝酒。

由于薛礼没有家室,内宅只有一个小徒弟陈到,爷俩过于冷清,遂把军营的低级军官全都请到了府衙。

太守府跟普通百姓家里不同,这顿酒宴特别丰盛。

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驴鞭豹胎飞鸟翅,熊掌干贝鹿尾尖。

大伙甩开腮帮子,颠起后槽牙,这顿造,犹如风卷残云般。

都是军中糙汉,吃饭也没有形象,跟薛礼差不多。

这些人,平时都没吃过,连见都没见过,现在薛礼请他们吃年夜饭,这帮人美的大鼻涕泡都出来了。

大伙喝酒,气氛很是热烈,这帮军汉大喊大叫,房盖都被震得嗡嗡直响。

要说这太守府是全城最热闹的,这么说一点不为过。没有什么敬酒礼节,也没有什么吃饭的规矩,每个人都吃得满嘴流油,皆赤裸上身拼酒。

屋子里很热,两个大火盆,里面的火炭赤红赤红的,跟外面简直是两个季节。

薛礼的府邸没有丫鬟,大伙也不用注意什么,想啥说啥,啥都说。

把薛礼听得都直皱眉呀,这帮军汉张嘴就是虎狼之词,薛礼都担心小徒儿被他们带坏喽。

这也就是薛礼,要是关羽在这,你看这帮军汉谁敢乱说话,关羽那张大红脸,谁看着不眼晕?

薛礼平日里没有什么架子,也是他年轻的缘故,这帮军汉跟他不生分,从来也不注意什么细节。

全城最安静的就是甄家,因为要给甄逸守孝,所以即使过年,也有相当多的规矩,不能像别人家那么过年。

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迎来了新的一年,现在是中平四年了。

皇帝刘宏,突发奇想,发布诏书,大赦天下。

刘宏啊,这个年过得有滋有味,他比谁过得都开心,他觉得天下还是他的天下,大汉还是他的大汉。

各地的反叛多,这没关系,赦他们无罪,这样一来,是不是感念皇帝恩德呀,是不是觉得皇帝伟大呀。

瞅瞅吧,这皇帝刘宏还在幻想当中。

他前脚刚大赦天下,后脚就有人打脸,荥阳老百姓起义,占据了荥阳城。

起义军又攻打中牟县,斩杀中牟令落皓及主簿潘业,声势渐盛。

可把皇帝刘宏给气坏了,遣越骑校尉何苗率兵前往镇压。

中牟县距离颍川长社县很近,赵云就在长社驻防,他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为防止波及到豫州,赵云于城北三十里处屯扎重兵,时刻观望中牟形势。

时何苗领兵六千,前去荥阳县镇压起义军,荥阳城只坚守了半个月,就被何苗攻克,紧接着对中牟县进击。

因为何苗想要切断起义军逃跑的路线,派了一千马步军深入中牟之南,正好被赵云截住。

赵云可不管对方是谁,直接挥军围杀,把这千人的马步军全包了饺子,得了六十多匹战马。

当何苗打下了中牟县,这才得知此事,当即大怒,气的他捶胸顿足,咣咣直放屁,遂引军前去讨要说法。

要说这何苗也是太幼稚,他也不想想对面都是谁。

何苗这都是被皇帝刘宏带坏的,简单地认为大赦天下之后,所有的反叛势力都不再是反叛了,天下太平了。

简直可笑至极。

这何苗啊,能力并不大,他本名朱苗,是何皇后同母异父之兄,依仗妹妹何后的宠爱,这才得以显贵,官拜越骑校

尉之职。

这次带兵讨伐叛乱,也是何皇后给他帮的忙,主要是争取获得军功,然后好升官发财。

只是没想到出了赵云这个差头。

时两军对圆,何苗拍马前出,手指赵云曰:“吾乃越骑校尉何苗,奉旨讨伐荥阳反贼,汝安敢截杀吾部兵马?莫非想造反乎?”

赵云与张辽相视而笑,随即拍马前出,只见赵云嗤笑曰:“哈哈,此间乃吾兄地界,吾截杀汝之兵马,汝能奈吾何?”

何苗闻言暴怒,骂曰:“小白脸啊,汝休要猖狂,看吾生擒尔!”

说完,拍马挺枪而出。

直取赵云!

本站网站:

阅读三国薛礼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三国薛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