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林水径》

第七一章 我的名字叫张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班鹰兴致极高,活跃异常,席间玩笑不断。

此时,他朝着左水东挤眉弄眼道:“无隅兄,有人给你起了一个‘乌鱼’的外号,你怎么不还他一个?”

班鹰这么一说,不禁让左水东想起了在太乙幕府山一事,这“乌鱼”之名,好像就是由石良先喊出来的。

当时在广场之上,还有董俊,众人争执不下……

左水东想到了董俊,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个仙姿玉色的少女来……

思绪拂回,左水东看了石良一眼,遂对着班鹰道:“青犬算不算一个外号?”

石良听罢,会心一笑,他没有说话,自斟自酌了起来。

看着二人的表情,班鹰瞬间明白过来,他抚掌大笑道:“妙哉,妙哉。这个外号贴切极了。”

班鹰指着石良,对左水东道:“他爱穿青衫,整天东奔西跑的收集见闻、消息,就跟狗一样的。哈哈哈哈……”

左水东举起酒杯,二人响应,三人举杯同饮,尽在不言中。

放下酒杯,班鹰又道:“巧了、巧了,齐了、齐了。”

说着,他笑指左水东,“乌鱼。”

接着,又指向石良,“青犬。”

最后,他指向自己,“鹰。这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齐了。”

左水东头脑转得快,很快就从三人之中各找出一个字来,他笑言道:“不错,确实如此。咱们三人合在一起,就是——石斑鱼。”

“哈哈哈哈……”

“有意思。”

“再干一杯。”

“好!”

酒足饭饱之后,四人出了酒楼,朝着九华山的方向,一路说笑,渐渐远去。

…………

正当左水东四人由东门出城之际,从赤霞城西门走进来三个人。

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走在前面,她身穿一件浅蓝色交领襦裙,梳着双丫髻,五官精致,肤色白嫩,甜美可爱。

少女身后跟着两人,一位是满头银发的老婆婆,她穿着宽松的紫棠色锦袍,面容和蔼,拄着拐杖。

老婆婆看着年迈,实际上走起路来却是腿稳背直,似有威虎之风。

另一人是一个年龄约摸十八九岁的少女,她体态轻盈,扎着高马尾,一袭深蓝色束袖长袍,身后背负长剑。

她面庞冷峻,不苟言笑,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

这一老一少,离着少女两步远,不管蓝裙少女是快走,还是缓行,又或者是驻足,她二人都能很好地控制在两步距离之上,是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自打进入城中,蓝裙少女就兴致勃勃地看着各类商品,她一路逛,一路买,出手极为阔绰,让各家商贩都喜笑颜开。

老婆婆与冷峻少女也不管她,任由她“挥霍”。

三人来到一处画摊,画摊旁支着一个长架,长架上挂着不同风格的丹青作品,有山水、田园、建筑、人物等等。

蓝裙少女在一幅横版长卷字画前停下了脚步。

只见这幅画作之上,正中醒目位置画着三个男子正并肩行走,中间是一个少年,他高大俊朗,气宇轩昂,神色安详沉静。

在高大少年的左侧,画着一个青衫长褂,相貌斯文的青年儒士,像是少年的随侍。

在少年的右侧,画着一个白发书僮,俊俏灵动,气质不凡。

在这三人的前后左右还画着许多妙龄美女,她们正驻足停身,凝视着这三个人。

有的团扇遮面;

有的低头红脸;

有的素影纤纤;

有的笑靥如嫣;

有的暗送秋波;

有的凝眉思索;

有的害羞急躲;

还有的开口言说……

这些妙龄美女,神态各异,各具特色,画得是栩栩如生,生动形象。

这幅长卷将一位贵公子秋日出游图,展现得淋漓尽致,维妙维肖。

蓝裙少女指着这幅画作,柔声道:“这幅画我要了。”

摊主是一个年轻的画师,他正在整理着桌案上的文房四宝,闻听此言,他急步来到少女身侧,微笑道:“承惠,纹银十两。”

少女盯着画,头都未转,伸手递过去一锭金子。

画师看着金锭,有些为难道:“兑不开,请……”

未等他说完,少女打断道:“不用!多的就当打赏好了。”

画师接过金锭激动万分,“谢谢姑娘厚赏,我为您捆缚装盒吧。”

少女依旧盯着画,她摇了摇头,示意不用。

她伸出纤纤玉手,动作迅速,转瞬之间就将字画摘了下来。

当着画师的面,少女像变戏法一般,一翻手,字画就在她的手中消失不见。

画师有些惊讶,待回过神来,这三人已经走远。

握着金锭,画师眉开眼笑,忽然,他一个激灵,遂快速跑回案前,提笔蘸墨,准备再画一幅……

蓝裙少女继续沿街“扫货”,冷峻少女神识传音道:“婆婆,小姐为何要买下那幅画作?”

婆婆神识回道:“喜欢呗。”

冷峻少女又道:“小姐为何要抹去那人的记忆?”

婆婆嘴角一笑,传音道:“小姐不想此世间再有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作。”

为了一幅画就对凡入出手,冷峻少女十分不解,她又问道:“小姐何故如此?”

嘴角微翘,银发婆婆笑而不答。

…………

年轻画师从白天到傍晚,从大街之上到自家屋中,都是在埋头作画。

画了那么久,他始终没能再画出一幅令自己满意的《贵公子秋日出游图》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师感觉自己对当时场景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这记忆碎片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再难收回。

画师心中着急,他像着了魔一般,不眠不休不停地画了两天……

有如疯魔一般的画师,这两天来滴水未进,粒米未沾,人已是形销骨立,极度憔悴。

即便如此,他仍旧未停下手中的画笔,是一刻不停地画着。

第三天的凌晨,天空之中突然乍起一道惊雷,雷声震天动地,响彻寰宇。

画师被这道巨雷惊醒,猛然间,他幡然醒悟……

他呆立当场,画笔从指间滑落,“理智”又重新占据主导,整个人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

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自那天之后,如梦初醒的画师,不再执着于那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

他给自己改了名,叫张无,无法忘记的“无”;无法记起的“无”……

画师张无心态平静,他每天会在晨起之后、入寝之前,冥想一刻“最得意”。

虽然还是想不起、“看”不到,但是张无已经完全释怀,不会太过执着于此。

除此之外,张无每天都会勤练画技、精雕笔法,还和往常一样,在大街上支起一处画摊,静静地作画,看过路行人,观人生百态。

若干年之后,画坛之中冒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画师,他无师无门,自学成才,画技出类拔萃,画作超凡入圣。

细细欣赏、品味他的作品,就仿佛置身于他的画作之中,一砖一瓦、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人一物,清晰生动,就有如真实场景一般,达到了人画共鸣的境界,让人叹为观止。

又过了很多年,已步入暮年的张无,早已是画坛中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他膝下儿女成群,桃李满天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但他心中仍有遗憾,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犹如石沉大海一般的“最得意”,再也拾不起、找不到了。

这一天清晨,刚刚过完大寿没多久的张无,如往常一般来到画室,准备进行一天之中最重要的冥想时刻。

他站在案头,没来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人一旦出名,世人对其的研究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细,从方方面面,里里外外,欲将此人的过往经历、身边琐事探寻一个仔细,就好像可以从中挖出通往“成功”的秘诀一般。

张无笑了笑,世人对他“无”字的解读,是千条万种,但始终没有人能解开那个“无”字的真正含意。

想到此处,张无提笔,欲在纸上写下一个“无”字。

他俯下身来,一边写,心中一边默念着:

“一笔天,一笔地,一撇撇到海心底;

一竖再接一弯钩,弯钩朝天出奇迹!”

人生跌入谷底,那又如何?

不妨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方式,始终保持初心不变,砥砺前行,笃行致远,终会到达心中彼岸。

张无心神合一,整个人进入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境界,那“无”字的最后一笔冲天而起,即刻成形。

突然之间,张无的脑海之中,记忆狂跳,影像如潮,宛如仙人抚顶,时光逆流,覆水回收……

张无身周之景不断闪动,快速变化,最后停在了那年、那月、那天、那城、那一个让他千思万想,心系梦绕的大街之上。

此刻,张无就站在画桌后面,他瞪大了眼睛,震惊地看到前方不远处,一个高大俊朗、气质不凡的昂藏少年,带着一仆一僮,在秋日的暖阳下闲逛,街边众女见了都为之疯狂。

此情此景,恰如彼情彼景,是分毫不差。

张无又重新找回了“最得意”,他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容不得张无细想,他赶紧提笔饱蘸,躬身作画……

在张无的脑中,那俊朗贵公子的一丝一发,妙龄美女们的一颦一笑,大街上的一景一物都纤毫毕现,无比清晰。

他下笔如有神助,笔触之间满含深情厚意,这不是在作画,而是在和一位久别重逢的挚友亲切问候!

就在张无全神贯注作画之际,他身周众景再次快速闪动,不断变化,最后停在了画室之中,一切又恢复了原貌。

张无因心造景,以手运心,率意挥洒,一气呵成。

画作即成,与当年张无所画,是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与此同时,就在《贵公子秋日出游图》完成之际,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另一幅画作,嗡嗡直响,震荡不已,令其主人不明所以,为之愕然……

接着,张无又在《贵公子秋日出游图》的空白之处,写道:

人生跌穿海中谷,

笑指苍穹不服输。

待到来年百花开,

真情不被天辜负。

张无……

张无看着画作,神采飞扬,满意极了。

凝视了许久之后,他发出了一声如释重负般的长叹。

张无对着画说道:“我一生如寄,却又一生得意。值得了!值得了!哈哈哈哈……”

大笑三声,张无喜极而逝,享年九十岁!

…………

…………

阅读仙林水径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仙林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