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第六十二章 种玉米(求收藏求推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新书刚上试水,收藏跟追读特别重要,麻烦大家每天帮忙追读一下,能收藏的也帮忙收藏一下,当然了有票票的朋友,能给投票的,寒子也特别感谢大家!!!

感谢书友160518002814261打赏的1000点币!!

感谢一个大写的问号、书友160518002814261的月票!!

感谢大家的推荐票,谢谢大家!!!!

-----------------------------------------

经过几天的倒腾,算是把樱桃林里的樱桃都卖完了。

张安也趁着这个机会,卖了许多空间里的樱桃。

每天大几百块钱的收入,让王芳天天都很开心。

但是樱桃摘完的第二天以后,没得卖了,王芳心里变得空荡荡的,有些患得患失。

不过很快就调节了过来,现在家里的日子相比以前已经过的好太多了。

中午的时候,村里来了个拖拉机。

“突~突~突~”的从石垭口上下来,停在了晒场上面。

车上还有个喇叭喊着“有苞谷、谷子拿来卖,谷子、菜籽拿来卖咯。”

“他爸,收粮食的人来,我们家也把家里的苞米卖了吧,不然等到这一季地里的收回来没地方放了。”

王芳听到喇叭的喊声,就跟屋里的张建国说道。

“可以嘛,我去问哈今年的苞谷价是好多,合适嘛就卖了。”

张建国说完以后,就去出门到晒场上去了。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张安家里现在有两千斤左右的苞米,都是晒干的,堆了满满的一仓。

家里本来有四个房间的,现在有两個房间都用来装粮食了。

很快,张安就看到自己老爸回来了,带着一个年纪跟他差不多的汉子。

这个人就是收粮食的贩子,这几年一直在倒卖粮食。

据说以前是驾着马车到处收,收起家了以后就换了个拖拉机了。

家里也盖了个大房子。

张建国出去询价以后,眼前这人现在是六十五块钱一百斤收购。

相比去年的话要涨了都快有好几块钱了,算是这些年来最高的。

当然了,这肯定不是最高的价格,人家收粮食的人也要赚一些的。

而且价格这么高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是市场需求大,就是今年整体减产了。

最后粮贩看了一眼张安家的苞米以后,觉得非常满意。

多给了两毛钱,张建国跟王芳很高兴,最后留下了一两百斤,其他的全卖了。

这可把粮贩子高兴坏了,本来打算要收很久才能收到一车的。

现在光光是张安家里的已经收了两千多斤了。

他把拖拉机开到张安家门口,开始称秤。

这个环节是大家都重视的,因为粮贩子自己带了磅秤,张安家的是杆秤。

最后张安提议,先拿一口袋苞米出来,用俩家的秤都过一遍,看看差多少。

差的多那肯定就有人的秤有问题,差的不是很多,几两左右就是正常的。

最后过秤以后,相差没有多少,大概一二两的样子,所以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

就用粮贩子的磅秤称重,因为磅秤方便。

最后两千斤苞米全部卖了,王芳手上多了一千多块钱,又让她狠狠的高兴了一番。

村里其他人家里大概每年也有两千斤左右的苞米收成,但是没人跟张安家一样都卖了。

有的人家是因为有牲口在,即便没有牲口的人家,可能打算养猪,必须留一些。

但是高兴归高兴,一年从头忙到尾,即便把张安家里的稻谷都卖了,最多也就是多了一千来块钱。

加起来一年收入两千多,还是两个人忙活,除了刨除成本真的没有多少。

算下来,这段时间家里已经有不少的现金。

而且陈泽还每隔一段时间就来拿鱼,每次都出手阔绰。

听他说,他家老爷子特别喜欢吃张安家养的这鱼。

还是第二次他来以后,带了一些黄骨鱼回去,也得到了老爷子喜欢。

所以他让张安想办法弄一些跟细鳞鱼一样养起来。

反正开口就是土豪的气息,钱不是问题,只要把这个技术搞出来,把黄骨鱼养的跟细鳞鱼一样就行。

这有什么难度,直接从空间里放呗。

王芳把家里的现金拿出来,包括上次张安拿回来的五千,现在家里面有一万三的现金。

主要是张安上次带回来的五千块钱,跟这次卖樱桃的钱占了大部分。

“小安,家里留两千块放着就行,其他的你拿去镇上存起来吧,家里放着不安全。”

听到自家母亲的话,张安接过手里的钱装起来,开车就往镇上去了。

个人一次存一万多块钱,在红岩镇还是比较少见的。

所以银行的柜台对张安态度很好,很快就给张安办好了。

想着去年周兰跟自己说今年也要给她们一些樱桃,张安这才想起来家里的樱桃林里樱桃已经卖完了,所以只好从空间里搬了一筐子出来,朝着他家去。

“稀客啊张安,最近没见你来镇上了。”

阅读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