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古代悠闲生活》

第4章回忆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自从三年前,原主的父母和原主分家后,没有人管的原主开始更懒了,不但不干农活,还迷上了赌钱,喝酒,每天晚上都弄得醉醺醺才回家。

原主家里那位漂亮的小媳妇,更是管不了他,要是多说几句,原主甚至还会打老婆,弄的他那位漂亮的小媳妇都怕他,都不敢管他。

所以昨天晚上他本来在县里的小酒楼跟人赌钱,运气不错,赢了百、八十文钱,心里特别得意。所以就请赌友们在小酒楼喝起小酒来,这一喝就是大半夜,一斤多的“大烧麦”下肚,醉醺醺的他,这才知道应该回家睡觉了。

所以原主就慢慢地从县里走回到村里,接着刚走到村口的大榕树下被雷劈中,最后是出现了前文开头被林母和村民送回家的经过了。

说起这一世的原主,有三兄妹,原主是家里的独子,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妺妹,姐姐林凤仙已经出嫁,嫁到了县边上一个叫桃花村的村子里,和姐夫生有一儿一女,妹妹林小青还未成年,与原主相差十二岁,现在只有十岁,父母和原主分家后,妹妹和父母住在一起。

在古代讲究的是多子多福,但谁叫原主这一户只有一个男孩子呢,所以林父和林母对原主非常宠爱,甚至溺爱。

原主虽是实打实的年轻小伙子,年龄也就二十有二,像他这么大的村里年轻小伙子,基本上都不愿意留在这个破烂的村落,都外出闯荡人生了。

而这个原主也不是不愿意出去闯荡,混个人模狗样的,回到村里光宗耀祖,主要是因为他这个人太懒惰的,吃不了外面的苦。

三年前,原主也是满怀理想,跟着村里的一批同龄人出去闯生活,先后在县码头干过搬运工、店小二等等职业,可是没有一个能持久的,都干不到三天,就会被老板给炒鱿鱼了。

原主被炒鱿鱼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太懒了,每天早上九点钟之前是不会起床的,在干活时也挑三拣四的,重活累活都不想干,还经常地偷懒,你说有哪个老板愿意收留他这样的人呢!毕竟老板花钱请人来是去干活的,老板要的不是要供起来的“孙子”,也不是要请“大爷”。所以只能把他炒了。

就这样原主在外面闯荡没有两个月,就灰溜溜地回村子了,原主不回来不行呀,出门时,父母家里给他的二两银子都快花完了,不回家的话,估计就会饿死在外面了,这点原主清楚的很,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回家了。

也许原主的父母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儿子的德行,所以自己这个儿子这样从外面灰溜溜地回来,两位老人除了叹气外,也没有多说什么。

可怜天下父母心,原主的父母也知道自己的儿子的德行,也不在指望自己这个儿子能为自己养老送终,原主的父母甚至怀疑,自己俩口子百年之后,自己这个懒的要命的儿子估计饭都吃不上了。。

自己儿子好吃懒做,胸无大志就不说了,如果成家后应该也是也没什么男人样子。

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管林母要钱,然后跟着去县城的酒馆和赌坊潇洒去。

他是家里的一根独苗苗,

林父和林母疼他,舍不得打他骂他,除了叹气外,连重话都不肯说两句。

这就越发让他变本加厉,名声也越来越不好。

本来这样的人,在农村是讨不到媳妇的。林父林母也对原主彻底失望了,所以原主的父母只能把希望放在自己的孙子的身上,要想有孙子,首先要有个儿媳妇,通过各种关系,原主的父母在人口贩子的手里给自己这个懒儿子买了个媳妇。

原主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不懂什么大唐律例,但也知道买媳妇在大唐是不犯法的,就是让皇帝知道了,也是不会蹲监狱的。虽然买来的不如娶来的知根知底,

可是两位老人也没有办法,毕竟自己儿子什么德行,桃源村附近十里八乡的有几个人不知道的,谁会把自己家的闺女嫁给这样的懒汉啊,那是害了自己闺女一辈子的事情。

就算远一点的人家也不行,毕竟谁家的人都不傻,都会托人打听下桃源村林家,原主这个人的品行,也骗不了人家,也不会把自己家的闺女嫁给原主这样的懒汉。

当然也有几家的闺女愿意嫁给原主的,只是原主的父母看不上,对于原主的父母来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自己的儿子再怎么差劲,也是个身体正常的人,要自己儿子娶个傻妞或有残疾的女孩子,这是林家两老不能接受的。

所有原主的父母只能咬咬牙,花了二十两银子从人贩子手上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黄花闺女,其实如果不是黄花闺女的话,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在桃源县也就五、六两左右,不过对于保守的原主的父母来说,宁可多花点钱,也要给自己儿子娶上黄花大闺女,要不然百年之后,两老也就没有脸去见列祖列宗啊。

也亏原主的父亲早些年出去闯荡,省吃俭用积累了不少存款,给自己的儿子讨了个漂亮的媳妇后,又把村南一户人家的这一片二十亩永业田都买了下来给了原主,但这也把林父林母自

己的存款差不用完了。这样原主名下加上分家后原主家里原本的二十亩永业地就共有四十亩了,并且原主还有后山六十亩的山地,这也算是林风给自己儿子和儿媳妇留下一笔不小的家业了。

要知道唐朝初期永业田一般是不允许私人买卖的,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买卖的,加上只是大唐法规是这样规定,但现实中大唐还是有很多人是不按法规去做的。林父运气好就遇到一户这样的人家,所以买了下来。

因为从永业田这个名字就知道在唐初实行的是土地终身制,就算父辈都过世了,这个土地也可以子子孙孙地传承下去的。(假设你性别男,出生在初唐,那么,当你18岁成年时,国家会分给你100亩田地。

这100亩田地中,有20亩叫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相当于你家的私产了;另外80亩,叫口分田,六十岁后,要还给国家,相当于租给你种,但你要交税。

交多少税呢?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大约是200斤谷子。

这个税负,可以说是非常轻了。收入缴纳比例,是四十税一,也就是说,收成40斤,交1斤税。汉代是三十税一,相比已经减轻不少。

这种国家配给农民的田地,就叫“租”。

各位可以在心里默算下,如果你有100亩地是什么概念?嗯,妥妥的小地主。

虽然80亩要还给国家,但20亩永业田,三代下来,你家也有60亩私产了。

但注意,你家的永业田,是不能随意买卖的。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民户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可听卖永业田。

这看似不自由,其实是个好事。不能私卖土地,一来可以防止土地兼并,二来,可以防止那些“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败家子败光家产。经过隋末战乱,到李唐统一全国时,民生凋敝,人口不足300万户,比隋朝巅峰时期的900万户,减少了三分之二。

人口急剧减少,田地大量荒芜,所以唐朝延续了“均田制”,将土地分给人民,轻徭薄赋,使得生产快速恢复,国力迅速得到了提升。)

林父也不指望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出息,就算最终原主离开这个破落的小山村,有了留在村里的上百亩地,就算原主自己不种,租给别人种,一年也能收个七、八两的地租,虽然穷苦一些,也不至于把自己这个懒惰的儿子饿死。

过了不久林风躺在床上接收完前身的记忆后,也不想太多了。反正以后在唐朝他就是林风了。原主的一切归他了,而林风也非常愿意接受这一切。

因为睡了一觉的原因,林风明显精神好多了,就是这床太硬了,自己浑身难受,腰更是快断了一般。

“咕噜咕噜”

林风听到了自己肚子的抗议声,管它的,反正天是塌不下来的,饭还是要吃的。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才是人上人。

小青“我饿了,家里还有吃的吗?”

这睡了一天啦,昨天原主只是喝了酒,也没吃饭,现在是前胸贴后背,饿鬼缠身啦。

所以林风在房间里四处乱瞄。

但林风只看到小茅草屋中除了一张破旧的矮桌子,角落里一个关了门框的破旧柜子,还有三两个陶缸,地上摆放着几床破旧的草席,草席之下铺就着一些稻草,草席上放着几床破旧且脏的被子,其他的也就再无他物了,林风瞧着这个家中寒酸的样子,心里难过的流了一把辛酸泪,以后这里将是自己父母生活的居所,是贫是富,至少也算是一个家吧。

“哥哥,阿爹阿娘去地里干活了。”小青学着娘亲的样子,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探了探林风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感受一下自己哥哥有没有发烧,随后,满脸紧张的模样轻松了下来。“哥,你还渴吗?我去给你打碗水来吧。”小青爬起身来,端着缺了几个口子的陶碗,去了灶房打了半碗水过来。

“谢谢小青。”林风在床上坐起来后一口气喝下这小半碗水后,才感觉到自己灵魂归位了,肚中的饥饿感也稍稍有所下降,可肚中依然有些轻微的绞痛,浑身有些无力,好似能吃下一整头牛来。

这时林风想到现代看的一些网文,网文中主角穿越大都会有金手指的。想到这里,林风马上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直努力的在搜寻着属于自己所谓的金手指,已经幻想着要是有了金手指之后,也好让自己以及家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好和更幸福。

“嗯?系统,你出来,让我看看你在哪里……”林风心中默念着,金手指可能出现的各种名字,可无论如何呼唤,一直也没有见到所谓的金手指,更别说什么系统界面了。

“难道这金手指暂时还没有出现?或者还有待时间或特定的东西开启?那好吧,等过些天我再好好查一查。”林风心里默默的安慰着自己,希望在哪天,金手指能够被自己开启。

本站网站:

阅读平凡的古代悠闲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平凡的古代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