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道第一真仙》

第五十九章:示威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竖日。

又有十几份有人突然身亡的情报通过飞鸽传书,送到四海城的衙门之内。

“大人,这次似乎和之前有些不一样,这些人在死前,都用血迹画出这种图案。”

秦城主将图案模样递交给李浩。

李浩接过,那图案是三个圆圈相互交映的模样。

死者们的状况依旧是心脏爆裂而亡,但这个图案却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

“大人,这是何意?是在向朝廷示威还是其他?”秦城主在一旁,小心问道。

“都不是。”将众多纸张放在一旁,李浩淡淡道:“这惩恶仙人能控制人身死,那控制死前的行动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让他想起之前天辰太子的龙脉之气,同样也是一种能控制自己的力量。

只是不知道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那现在该要如何?”

秦城主询问,目前朝廷官员人心惶惶,而百姓却欢呼雀跃。

这惩恶仙人的存在,反倒让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变得莫测起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百姓们对于朝廷调查惩恶仙人的事,也不再是那么激烈。

在他们看来惩恶仙人是仙神般的存在,怎么可能被凡夫俗子抓住。

因此丝毫没有多少担心,反而如同寻常生活。

“放出消息,这几人依旧是死于心脏爆裂,至于图案的信息,必须全部封锁,不要让其他人知晓。”

李浩正声道,他能感觉出来,这惩恶仙人似乎在做什么实验,若是将这些图案放出,当像是在为对方证明实验的最终成果。

而且就算不是在做某种实验,这种图案也不能传播。

否则这图案会被推崇惩恶仙人的百姓作为代表惩恶仙人的图腾。

图腾这种东西,可是一种有凝聚力的东西。

李浩可不想让信仰惩恶仙人的百姓凝聚成一股绳。

凝聚成绳的百姓,可比现在一盘散沙要难处理的多。

秦城主闻言退下。

李浩抓着负音虫,离开地下洞窟,来到外界街道,通过偷听百姓的言论以及风向。

来推测惩恶仙人的真正目的。

没办法,面对这样一个家伙,他需要站在多个角度去思考,去解析。

然后从众多线路中,找到最关键的那条。

这是两个互相为蒙面之人的博弈。

夜晚,明月高照。

秦府中,秦城主记录今天一整天的信息后,将其放入暗格,准备明天传递给朝廷,让其实时知晓这边事宜。

可他不知道的时,自己离开后,秦天明便已经来到书房,将暗格中的书信一一查看完毕,

“果然是这样,写出详细死因,被写者就会根据所述,进行身亡前的行动,如傀儡一样被掌控。”

看着那三个圆相互的图案,秦天明露出满意笑容。

合上书籍处理好一切,返回屋中,取出笔记。

至于为何不用担心监视,那自然是因为,监视者也是人,纵然是沸血境,也一样需要休息,吃饭,排便。

在确定秦天明熟睡后,他们也会休息。

脑海中回忆起四海城内还剩下的几位沸血境武者。

拿起毛笔,开始在上面书写着。

待到第二天。

秦天明像往常一样,在夫子检查完功课后,买些糕点。

这是他的习惯,在暗处监视的那位沸血境武者虽没察觉到任何异常,但依旧在记录着对方今天的行动。

在他看来秦天明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大少爷,应该和惩恶仙人沾不上什么联系。

负龙坐在秦天明肩上,在监视者和大阳生死薄拥有者之间来回巡视。

它十分想知道,秦天明到底打算用何种手段知晓对方名字和样貌。

秦天明从未将计划什么的,告知于它。

它也想不通,在大阳生死薄上书写的种种情况,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轰!

忽然间,街道远处响起声响。

“让我出城!让我出城!”

是城门方向。

正跟踪着秦天明的沸血武者一惊,因为这种声响和动静只有沸血武者才能制造出来。

而且,他远远的就能望见,那气血红柱,差不多有数丈之高。

那城门前,一堆堆士兵手持长枪,其中一位将领也是冲上前去,与那位想强行冲破离开四海城的家伙对战起来。

两方战斗声势极大,街道之上无数百姓轰然散开,到处奔逃。

秦天明也顺着人群离开。

可那两位沸血境武道高手的对战,速度极快。

不到几个呼吸间,便波及到街道中。

这也是那位想逃离四海城的沸血境故意而为。

想利用百姓来对他进行制衡。

忽然间,那位想逃离四海城的沸血武者,猛的抓向人群中的秦天明。

死死掐住其脖颈。

秦天明满脸通红,气息根本喘过来。

“惩恶仙人根本不是我等凡人能够制衡的,放我走!”那抓住秦天明的沸血境,怒吼道。

“钦差大人有令,谁也不准踏出四海城一步!”

那守城将领整个面孔被铁制头盔覆盖,只能瞧见两只眼睛。

其他士兵也都带着面具或者黑布,遮挡面容,这些都是李浩下达的命令,防止惩恶仙人狗急跳墙。

在注意到对方手中掐着的是城主之子后,也是没有说出格杀勿论的话语出来。

“放我走!”

那人单手用力,秦天明脖颈被掐的嘎嘎作响,面庞也是因血液无法流通逐渐发紫。

守城将领一时间陷入两难。

咻!

下一刻,那人的头颅直接爆炸开来。

掐住脖颈的手,也是缓缓松开,这才让秦天明有了喘息之机,不断大口喘气。

看的负龙在一旁,不断咂咂嘴,直夸厉害。

“阁下是....”

守城将领注意到秦天明身后站着一人,赶忙抱拳。

“我乃大内密探,代号三十九。”说罢,三十九亮出一张令牌后,直接向着城内遁走。

“知道了!”低头喘着粗气的秦天明露出一丝诡笑,但迅速归为正常。

关于大内密探,他可是有所了解,依靠收养婴儿,从小培养,只效忠皇室,且只有一个代号。

对于旁人来说,代号只是代号,无法作为依据,可对于大内密探来讲,代号就是他们从小大到的唯一真名。

敷衍掉那守城将领对自己身体的关心,赶忙返回府中。

毕竟自己沸血境武者的实力,经不起检查。

在回到府中后,依旧能察觉到那大内密探在跟踪自己。

但这已经没有关系。

晌午时分。

秦天明直接从袖口中取出大阳生死薄,脑海中回忆那天大内密探的模样,并开始书写名号。

大内密探作为密探,在大街小巷中监视,自然不可能身穿一身黑衣,蒙着面具。

他们只会将自己乔装打扮一番,伪装成普通百姓无异,进行监视。

虽说那代号三十九的大内密探,在出手露面时,是易容过的情况。

但学过丹青的秦天明辅以同样沸血境实力的视力,以及这十几天不断在脑海中琢磨,也是从中窥探出容貌外廓。

并在心中巧妙构思出来。

不过这种构思不太准确,秦天明一连写了十几个名字,都没有成功。

因此,他只能在脑海中,不断将那面容轮廓细微进行调整。

于远方暗处,躲在屋檐上窥视的三十九,也是将对方在书纸上写东西的情况记录下来。

可还没写几个字,他突然发觉,自己的身体居然动不了。

“成功了!”

尝试那么多名字,在成功后,作为大阳生死薄的拥有者,自然有所感应。

秦天明没有停笔,继续在上面书写着。

“三十九在午时三刻,来到秦天明身边,并将此次前来四海城所有大内密探高手的容貌以及代号绘画出来.....”

“并在明天午时九刻扭断自身脖颈,心脏爆裂而亡。”

写完这些后,秦天明停笔。

在他所书写纸张的另一页,赫然书写着,“郝毅在.....试图冲出城门.....抓住秦天明.....”

郝毅,便是今天强行出城,却被斩杀当场的沸血境武道高手。

没错,这一切都是秦天明布下的一个局。

大阳生死薄有着可以控制死者具体死亡时辰和死前行为的能力。

因此他便用一些官员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常理之内的事情,才能控制。

例如御空飞行,用第三只手挖掉眼睛,用背后尾巴将自己抽死诸如此类,自身所没有的,大阳生死薄所控制的人就没办法做出。

因此他自导自演了这一切,毕竟作为城主之子,四海城内沸血境的容貌以及名讳,他可全都知晓。

随着他的落笔,藏在暗处的三十九也是,进入他的房中。

并拿出纸笔在白纸上绘画此次前来四海城众多大内密探的容貌和名号。

写完这些,三十九丢掉纸笔,飞快离开。

在做这一切事情时,他的瞳孔深处是木讷的,如同体现木偶一般。

轻轻拿起地上的纸张,大内密探的丹青手法都偏向实质性,对人物的刻画都极为明显。

秦天明微笑着,将看完这些画像并记住画像旁的名讳,开始在大阳生死薄上书写着。

“十七、六十九、二十三......明天午时九刻扭断自身脖颈,心脏爆裂而亡....”

只除掉监视自己的大内密探,自然会引起怀疑。

因此,秦天明打算将一百多位以及今天的守城将士和官员全部处理掉。

为了更加能够洗脱自己嫌疑,处理掉的人中,不少于自己家有所关联。

其中就包含秦家的一些拥护者。

但一人得失,怎能和天下大同,万民和谐相比,算不得什么。

他要创造出,圣贤书中的天下大同。

想来一定很美。

这个大阳王朝贡生第一才子,读了十几年书的他对那圣贤描绘的世界,从小便有着极致向往。

他不明白为何,一定要官官相护,为何一定要百姓流离失所。

为何要放过那些恶贯满盈之人。

在获得,并知晓那大阳生死薄能掌控生死的那一天起,他就有了这一个想法。

他要让世人在犯错时,三思而后行。

犯错后,付出应有代价。

只要做到这点,天下大同便不远。

将一个个官员规划到明日的具体时辰。

让那身在幕后的采桑郎,看不出丝毫自己所为的痕迹。

于是,在隔天。

基本每隔一段时间,李浩所派遣监视众多官员的大内密探,以及监视的官员们,相继开始在不同时间,相继暴毙而亡。

地下漆黑洞窟中,李浩面无表情,双手展开众多信息材料。

他需要在其中找到最关键的线索。

为何,惩恶仙突然在四海城内大开杀戒,是自己快找到他了,还是故布疑阵,想让自己深陷其中。

渐渐的,关于秦城主儿子,秦天明和其他几位官员的情报被找了出来。

在这半个月,这几人都相继遇到异常事情,例如昨天秦天明被一位沸血境武者挟持过,根据信息,若不是旁人出手,必然会命上黄泉。

还有名为赵德利的官员,在大战七女,平常顶多两女,有些奇怪。

以及王立豪往日还和小姨子通奸,这几日突然沉浸下来,具体原因还没经过细致调查。

其他种种只要和平常有些许差别的,都被李浩找了出来。

阅读蛊道第一真仙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蛊道第一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