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问神》

第5章玄阳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一旁的张小五,仿佛受到了莫大得惊吓,惊慌失措地叫嚷着,“赵师兄,我可以去清理茅房啊!”

“休要啰嗦,谷中各处均已满员,符箓馆一直缺少人手,杂役处现今,就你二人无事可做,你们不去何人去?!”

张小五还要张嘴说些什么,还没等他开口,赵师兄扬手两张符箓飞出,无声无息贴在二人胸前,大声道:“跟我走。”

张、杨两人,只好无奈地跟在身后。

杨朔刚迈步前行,身子便猛地前冲,一步就走出两丈距离。他目光一闪,立刻来了兴趣,开始体会这缩地成寸的感觉。只见道路两侧风景快速掠过,直奔“山”字中峰而去。

一路上,并排而行得张小五,“松鼠脸”上始终保持畏惧神态。杨朔见他这般表情,也开始逐渐紧张起来,揣测前方,未知的危险。

一炷香的工夫,三人来到一处大殿门前台基,但见大殿琉璃瓦的屋顶,金丝娟布贴面的直棂窗,六根雕龙刻凤的红木柱直达顶檐。门口有一匾额,上书三个金字“符箓馆”,正殿两侧还各有一处耳房。

三人在台基上未站多久,殿内便缓缓传出话语之声,“今日天色已晚,张小五,杨朔,你二人就在耳房歇息罢,明日贫道在交代你二人做事,赵管事你可以离开了。”

这声音低沉沙哑,好似静谧黑夜中,临终之人的嘱托,闻之内心压抑、震颤,令人毛骨悚然。

赵师兄听完吩咐,神情如同大赦一般,连忙接口道:“是,道长,弟子告退。”

他朝杨张二人大袖一挥,收回符箓。旋即脚底生风,其速比来时快上两倍不止,顷刻间在二人面前消失。再望去,人已在山路尽头,完全融进暮色之中。

杨朔瞧这赵师兄,来去速度,大相径庭,不由得愣了下神,忍不住口中一声轻哼,随即便扫视着两侧耳房。但见右耳房内,榻上堆着些许杂物,左耳房则是非常干净。

他刚要举步前行,发现张小五依旧站在原地,两腿还在持续发抖。

杨朔上前一把攥紧他的胳膊,狠狠地把张小五拽进左耳房内,立刻关上房门,问道:“你为何害怕?”

窗外的月光,洒在张小五战栗的身躯,他嘴唇不停的上下抖动,“杨........杨朔你刚来不久,有所不知啊。古.......古道长乃三年前,加入青山谷。”

说到此处,张小五咽了咽口水,深呼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来时声称自己是符箓师,掌门亲自验证后,叹为观止,盛赞其制符造诣已达登峰造极,堪称制符大师,当即任命道长为符箓馆长老,专司制作纸符。”

“原本这符箓馆在落日峰一向太平无事,然而古道长到此以后,这期间却有四名来馆里做事的内门弟子相继失踪。”

“随即执法堂长老们展开调查,两年有余,毫无结果。直到今日,这四名弟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啊!我如今到了这里,怎能不怕啊!”

杨朔闻言,心中骇然,略一沉吟,疑问道:“我们可以逃离青山谷,何必在这坐以待毙啊?”

张小五哭丧着脸,说道:“有护山大阵,逃不出去啊。”

“前不久,有个外门弟子,因触犯门规,害怕执法堂责罚,深夜便偷偷溜出住所,往山外飞奔,结果误闯大阵,几乎死在里面。”

“幸好看守护山大阵的长老发现及时,把他救出,这才捡回一条小命,硬往外闯那是死路一条啊!”

杨朔听了双眉紧蹙,沉思不语,突然想到,有办法了,可以去找柳鸿飞。我的药书,他还没弄到手,柳鸿飞不会见死不救!

拿定主意,他镇定了许多,旋即脱掉布鞋,迈上木榻,躺了下去。向张小五问起了青山谷的概况。关于灵界、修炼,方方面面的问题。

此时张小五,情绪已比方才缓和了不少,他一边回答杨朔疑问,一边也爬上木榻,仰面躺下。

杨朔所问,有的张小五知晓,有的则不知。就这样问来问去,说来说去,两人都渐渐进入梦香,屋内鼾声乍起。

次日清晨,符箓馆大殿门外,杨朔、张小五两人并排而立。张小五虽身体依旧哆嗦,但已没昨日那般强烈,杨朔则断断续续打着饱嗝,身体也随之震动。

方才在膳食厅内,他吃得急了,导致接连打嗝。也难怪如此,杨朔昏迷三日,加上昨日,四日水米未尽,今早才算饱餐一顿。

此刻一个身躯震动,同时体内间断的发出“嗝嗝”的声响。另一个则身体哆嗦不止,有如受冻的鹌鹑,画面看起来很是滑稽。

俄顷,殿内传出声音,“都进来吧。”

杨、张二人迈步而入,杨朔目视前方,眼内瞳孔却猛地一缩,饱嗝之声戛然而止,竟硬生生的吓了回去。

只见面前所站之人,六十多岁,身袭灰色道袍,血红长发随意披在肩上,眼窝与双腮深度凹陷,脸上无肉,全是皮包骨,形似骷髅。

杨朔心中正自惊惧,耳听“扑通”

一声,身旁张小五立刻跪倒在地,朝道长连连叩首,“砰砰砰.....”响声震地,口中念念有词,“弟子祝道长与日月同辉,春秋不老,松鹤长春.......”

道长挥了挥枯手,张小五这才停下。

长相酷似骷髅的道长,沙哑着嗓子,开口道:“贫道俗名古文轩,道号玄阳子。你们来符箓馆做事,除打理这馆内馆外的各种杂务以外,还要接待前来购买或兑换符箓的弟子,你们可曾听清楚了?”

杨、张二人,犹如啄米的小鸡,频频点头示意。

“按青山谷规定,你二人月俸三块灵石,外加三十点宗门贡献值。若有不明之事,可来后山,待客洞府寻我,去做事吧。”

说罢,玄阳子随手丢给杨张二人两块玉制腰牌,杨朔接过来一看,刻有“府引令牌”四字,他抬头再看玄阳子,道长已经离开大殿,不知去向.........

少顷,杨朔猝然瘫坐地面,身旁张小五却颤抖地说道:“以前.......以前只是.........听说过古道长,没见过啊,今日得见,他老人家果然是道骨仙风与众不同啊!”

杨朔摇了摇头,未去理会他,而是环顾正殿四周。但见大堂前方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柜台,呈“品”字形摆放。柜台由泛着白芒的砖形光罩和下面的长方玉石台,两部分组成。

杨朔起身,走近货柜,细心察看。只见里面,横八、竖三,陈列着黄纸符箓。纸上红色符文各不相同,每张符箓旁边,均有一块四方铜片,其上注解,此“符箓”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原来这符箓可用咒语和灵力两种方式催动。

他逐一朝符箓看去,口中自语,“火球符,冰锥符、金刚符........”

杨朔目露炙热,心潮澎湃,脑中浮想联翩。这制符术,若我学会,日后用来防身,何惧被人算计!他打定主意,这制作符箓的技艺一定要设法学到手。

当夜,杨朔告知张小五,两人同住一屋,多有不便,他要去对面耳房居住,张小五也乐得清净,什么也没说。杨朔立即将右耳房打扫干净,住了进去。

他亢奋地掏出《五行功》详细看了一遍。那张小五说过‘每修炼一层功法可增加五年寿元,此修炼阶段称炼气期,共十二层。’

杨朔闻知,热血沸腾,瞬间激发了他修炼热情与决心。书中后几页,还一并记载了十多种术法,有“化气凝剑术”,“火球术”、“踏云术”、“缩地成寸术”,“御风诀”和“御器术”等术法。

杨朔未在继续阅读,而是迫不及待地拿出柳鸿飞给他的药瓶,倒出一颗指头大小的黑色丹药,吞入腹中。照着书中修炼方法,闭目打坐,调整气息,开始呼吸吐纳,修炼起来..........自此以后,杨朔彻底断了再回凡界的念头。

如此,杨朔白天闲暇时,用寻常毛笔和纸张,沾着墨汁,对着货柜里的符箓,开始照猫画虎在纸上反复练习,勾画符文。他虽不知晓这方法是否对制符有用,而符文是勾画上的杨朔确认无疑。

他抱着有备无患的想法,按着自己的方式练习画符,而晚上则打坐修炼《五行功》和各类法术。

一个多月过去了,《五行功》的修炼,杨朔始终没有什么感觉。

只是每日服用的丹药,令他感到有股庞大的气流,在体内涌动。除此以外,再无其它。

这一日,杨朔与平时一样吐纳呼吸,蓦然,他自感头顶,有丝丝凉气,由上至下灌入天灵。凉气入体,被体内丹药产生的气体,不断融合引导,使凉气从右向左,在体内徐徐循环。

连续七日后,他发觉,丝丝凉气终在小腹丹田处,汇聚一起。杨朔大喜,此乃书中所云灵气入体,运行周天,汇聚丹田,成就气海。炼气期第一层状态。

他尝试着运用体内灵力聚集指尖,去打开储物袋,虽然并不熟练,终究反复几次,还是将其打开。这让他更加振奋,心情无以言表。

就这样,又是一个月过去了,杨朔已修炼至二层。其它术法类,杨朔也都勤加演练。唯有那“御风诀”和“踏云术”的练习让他颇为头疼。

宗门有禁空规定,无论长老弟子,均不许空中飞行,一旦查处,扣俸半年。

像柳鸿飞那样的强势长老,敢无视门规,随意飘飞,只是个案。

青山谷有专门的术法练习场,就设在“山”字的右峰,就是杨朔当日昏睡的地方,名为落月峰。

此峰练习场供弟子演练各类御物御风之术,可杨朔并不想去那演练法术广场,他担心招惹是非,便深夜跑到后山,密林深处,偷偷练习..........

本站网站:

阅读向天问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向天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