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靠山她是专业的[红楼]》

232 放榜 大庆朝七月初十,宜出门……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大庆朝七月初十, 宜出门祭祖。

一大清早,整个扬州似乎就被一种异样的气氛笼罩。穿着各色服饰之人,似乎众志成城一般, 向贡院门口走去。

朱红色的大门之外, 已然有着不少人等待在告示牌前,显然是, 有些人已然等了许久, 甚至可能今早宵禁之后,便已然前来此地。

有些人在轻声地交头接耳,似乎在彼此确认最后的结果。

更多的人则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 凝聚在那扇大红色的朱门之上。

太阳很快地逐渐攀升起来,当它照射到红色大门上,第一根青铜钉的时候, 只听得一声“吱呀”, 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

一队衙役快步走出来, 走在前头的一人手中,此时挣脱着一卷红色的卷轴。

看着那名衙役,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

“让让, 让让……让我们过去。”

那名男子看着聚集在告示栏前的众人,口中喊道。

他身后那些衙役快步走上前,替他推开人群。

这些人不敢与官兵遮挡,只能讪讪地向后退去, 却又忍不住又往前凑上去。

这一来一回,竟如同潮水波浪一般。有些个往前一抢,竟然推开一名衙役。

“小子,你没吃饭吗?让他们往后,要不然的话没法贴告示。”那名年长的衙役瞧这样子不行, 大嗓门地怒吼道。

那名刚刚被推开的衙役,听到这话当下一惊,脸色马上严肃起来,手上的力道瞬间不可同日而语。

刘哥瞧着这边已经被压制住,他这才满意地点头。又命人将梯子搬来,他亲自站上面,在另外两个衙役的帮助下,开始贴红榜。

随着他的动作,那些往前簇拥的人们突然安静下来,只是静静地在逐渐展露的大红告示上,寻找着一个个的名字。

随着一个个名字显现,人们的气氛,也开始慢慢变得焦灼起来。

有看见自己的名字的,瞬间爆发出高兴的呐喊,因获得周围或羡慕或嫉妒的眼神。

有些人到现在为止仍旧未曾看见自己的名字,已然有些冒汗,甚至还有些已经摇摇欲坠,脸色苍白。

更多的人则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投放在榜单之上,一时间那不过一丈见方的地方,竟然看出人间百态。

随着最后一张被工工整整地贴上,这次恩科的红榜终于露出全貌。

刘哥在小衙役的帮助下跳下梯子,接住自己的水火棍用力杵下,高声对四周喊道:

“都不许靠近,离着三尺之外,告诉你们,若是胆敢私自上前损毁,可是要有板子吃的。”

他这番话自然是吓唬住一些人,然而更多的人此时注意力,却压根不在这上面。

新晋的小衙役如今那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当下带着几分兴奋,他瞧其他人就这样站着隔断,凑近刘哥在他耳边轻声的询问:“刘哥,咱们这就这样事就完事了吗?不需要有那种敲锣什么的吗。”

刘哥看了一眼,对方伸手照着他的脑袋就是一巴掌。

那小子也不在意,嘿嘿地傻笑着。

刘哥有些无奈地摇头,这孩子机灵是机灵,偏偏有时候有点招三不招两。

他仔细的对其解释:

“去各家报喜的,早就出去了,不然你以为咱们怎么就这么几个人?不用担心那些人得了赏,都会拿回来分润给咱们的,每年这些都有规矩,等以后我再慢慢教你。”

他们这些人,成为衙役不过是养家糊口,每一次这种恩科场合,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大大的福气。

是以每一次那些报喜之人都是轮换的,而其他没有轮上的也是有着分润。

这一次恩科因为长公主在,不但给了他们足够的吃食,更是加了不少的赏银。

加上那些中了名次的,赏银分润下来,确实不少的。

刘哥心里暗自盘算,如今家里边还算宽裕,这笔钱下来的话,如若是凑一凑,马上又可以多买上一亩上等的田地或者是五亩中等田地。

“长公主要是一直在咱们扬州就好了。”那年轻的小子自然也是盘算着,他也是因为家境的原因才成为衙役。

刘哥听了这话先是想反驳,后来也是赞同地说道:

“虽说你说的事儿绝对不可能发生,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希望长公主,能够多在扬州待上几天。毕竟长公主在,那些牛鬼蛇神都不敢折腾,实在是难得的好天气。”

这话说出瞬间,刘哥便觉得自己有些多嘴,当下赶紧将话头关闭。

此时忽听得的隔壁街道中,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其中还多有道贺之言。

“刘哥,肯定是到旁边去报喜去了。”那年轻的衙役极其兴奋,抓住刘哥握着水火棍的胳膊来回摇晃,仿佛是自己中举一般。

刘哥下意识地想要挥开,但是最后还是制止了自己,带着几分无奈地看向对方,语调中隐约有几分笑意:

“这是自然的,你小子就等着一会儿回来,拿分润就好。”

此时的扬州城,因为这次恩科陷入狂欢之中。

一阵阵鞭炮声,在扬州城的各处不停地响起,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高中的自然是春风得意,落榜的虽说有几分失意无奈,然而这一次恩科终究那也是额外的,大多数都颇有得之我命,失之我幸的淡然。

即便是心中已然难受至极,但是在外人面前自然还是需要斟酌几分。

陆猴儿以前是最喜欢热闹的,然而今日他却偏偏有些胆怯。

自从刘老爹去世,陆猴儿已经许久未曾睡一个好觉,今儿也是一样。

他本来想出来吃早餐,结果不知怎的就溜达到贡院附近 。

远远的便看见两名衙役,其中一名手持铜锣,似乎在跟一名男子说些什么。

很快,那名男子脸上浮现出惊喜,旁边的一男一女似乎是他的长辈,先是有些呆滞,紧接着便是狂喜。

陆猴儿远远的听着,那衙役似乎说了高中。

年长的女子听闻此言,一瞬间热泪盈眶,下意识地背过身去,用衣袖擦抹着自己的眼泪。

年老的似乎此时有些不知所措,他赶紧伸手在怀中掏着,好半天似乎掏出来一个不大的小包,将那小包塞给衙役。

做完这一切,那年老的男子,才轻轻地拍着妻子的肩膀,诉说着什么。

陆猴儿默默地想着,那老人家定然说:“你看这是孩子的好事,你怎么还哭了?快别哭了。”

此时又有四五个穿着书生打扮模样的男子,看起来似乎是那中举的男子同窗。几人相互交谈,众星捧月一般,将那名年轻男子围在中央。

男子的脸上,此时满是笑容。

陆猴儿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知不觉他依然站在这里有半刻钟。

如若刘老爹、刘老太此时尚在,是否刘兰也能够高中呢?

不,他相信刘兰定可以高中,甚至可以考上极好的名次。

然而终究是因为那一场意外,一切再不可能重来。刘兰永远失去考试的资格,刘老爹和刘老太,也永远无法再为孙儿的高中,而欣喜若狂。

陆猴儿呆呆地看着眼前,他仿佛一瞬间将眼前的人,看成了刘老爹一家。

然而他清醒地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觉。

以死之人如何能再一次复生?

陆猴儿苦笑一声,眼神中添上几分灰暗。

这么多年来,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陆猴儿一直积极向上。

只有这一次,陆猴儿觉得自己,似乎真的快要坚持不住了。

也许这就是命运吧,他无法去选择自己的生存,只能够随波逐流,甚至当他稍作改变之时,自己身边就会有人逝去。

果然天煞孤星,是不能够与那些好人多做接触的。

两旁行走的路人,有些好奇地看着陆猴儿,一脸悲伤地站在路上,有人上下打量他,心中暗自揣测,难不成这人落榜了?

不远处走来一名年轻人,他显然并没有什么目的,不过是信马由缰地在街中闲逛。

此时看着不远处,那站在原地的背影,漂亮的凤眼瞬间一凝。

陆猴儿此时正胡思乱想,便感觉自己的头忽地一痛。

他下意识地捂住后脑,转头看向来人。

“猴崽子怎么这副模样难不成被人遗弃了?”五皇子今日里穿着一件浅青色长衫,腰间扎着黑色的玉带,其上是几块儿极为华贵的和田美玉。

手中拿着一柄折扇,展开一看,上面一幅。江鹤别游图栩栩如生。

陆猴儿下意识的张张嘴,似乎被对方的突然出现有些吓到。

“五爷,你怎么会在这儿?”

这一句话直接将五皇子气笑了,照着路猴子的头就是用扇子一顿敲。

边敲边说道:“你个猴崽子,这里是扬州,乃是大庆朝的天下,爷哪里去不得?

偏也是你这小子,这是用过了爷就把爷扔到脑后了?爷可告诉你,爷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摆脱的人。”

五皇子一时不解气,又照着陆猴儿的头,打了十来下。只打得陆猴儿,一时之间顾不得伤心,只顾得抱头鼠窜。

两人从街头追到街尾,一直拐进小巷中,陆猴儿这才气喘吁吁地停下,他摇摆着双手,口中不停地喘着粗气:

“五爷,五爷,我错了。您说什么是什么。”

他此时只觉得胸口快要爆炸,即便是大口喘气,仍旧觉得没有办法呼吸。

五皇子虽说眉宇间也有些湿意,但是跟陆猴儿相比,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他将折扇展开快速的扇着风。

此时看见陆猴儿,眉宇之间的郁结之气已然散去,他也是心中安定几分。

刚才瞧见陆猴儿,那一副仿佛被人抛弃的模样,他忍不住便上前。

人与人之间的缘法,实在难以诉说。他五皇子从来不是个多管闲事之人,偏偏不想让这只顽皮的猴子,如同丧家之犬般狼狈。

“你呀,把你的金银细软收拾好,明日里记得早点到扬州码头。我可告诉你,若是晚了,也少不得还要用鞭子抽你。”

五皇子口中吩咐,他实在是怕眼前这小子会耽误事。要知道他好说话,可是自己那便宜弟弟,确实难以说话之人。

更是从小尚武,经常在军中打磨,是以连部下也是如此。如若陆猴儿迟到,那也会是大祸临头。

陆猴儿似乎听懂了,五皇子的威胁,他缩起脖子点点头。

五皇子这才满意,他取出一只钱袋,抛进陆猴儿的怀中。

“估计你大概,想去刘老爹的坟上看看吧,这个拿着去买些纸烛之类的,如若是还有剩的便算是爷赏你的。”

五皇子说完,也不理陆猴儿感激的眼神,转身便快步走出巷子。

陆猴儿摸摸那带着温度的钱袋,眼神有几分感激。

这次替刘老爹发丧,虽说有女主的补贴,但是仍旧也是将陆猴儿大半的积蓄花光。

事已如此一来,他如今的确是颇有几分捉襟见肘。

“还好遇到了五爷,刘老爹等一下,我便替你多烧些纸钱。你省了一辈子,可莫要在地下还要节俭。”陆猴儿低头看着手中鼓鼓囊囊的钱袋,带着几分难过的呢喃着。

偶尔有出来看热闹的小童,带着好奇的眼神,看着陆猴儿呆呆的站立。

也许他们并不知晓,此时面前这个瘦骨嶙峋的男子,竟会是后来的大庆朝,十二贤臣之一。

人说归心似箭,有些时候船也如此。

在放榜的第二天,女主便踏上回归京城的官船,这一次他们却是顺流顺水。

短短二十天,他们便回到了天津港,女主握着绣橘的手臂,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带着几许的感叹。

谁能想到不过是三个来月,这一切就好像是如梦幻之中。

如今的天津港,已然是另一番气象,与当时的死气沉沉不同,此时已然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一次并未像她去扬州那般净场,女主看着面前不远处,那些官服的官员们,眼神也有些许欣慰。

其中最显眼的,那是站在前面的一名,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远远望去,面目尚且不说,身上那股子如松如竹,君子如风的气息,远远便扑面而来。

只一眼便可知晓,眼前之人竟然是个品性高洁,极为坚贞之人。

绣橘在一旁笑着说道:“果然是范御史,远远地便瞧着,他的精气神,跟其他的官员不同。”

女主点点头,范御史其人自然是不同的,作为自己手下最为得力的文官。他不但家境优渥,更是自幼严以律己。

且颇有些赤胆忠心,为人忠义无双,女主一直觉得能够将其收归己用,乃是自己极大的成功。

这一次也是因为天津知府的案件,使得天津官员出缺,而范御史作为钦差,来自天津坐镇。

如今看起来已然初见成效,此时天津府,已经焕发出生机。

“看来范御史此时,和新任天津知府关系不错。”女主轻笑一声,天津知府是极为特殊的。

即使他的品阶不高,但是因为天津乃是大庆朝,北部中心的水路码头。这里可算得上,是沟通南北的要塞,是以极为的重要。

能够成为天津知府,两任之后,定然可以入职京中,这已然成为官场定律。是以每每天津之府出缺,都是各方势力角逐的中心点。

这次的天津之府,女主并没有伸手。

因此纵然范御史乃是主管之人,所选择的人选却跟女主没有半点关系,乃是一名世家弟子。

这个结果一出,差点让众人大惊失色,原因很简单,范御史一直以来,对这些世家子弟并不好感。

他一向所喜爱的,是那些家境贫寒,却心志坚定之人。如今竟然会选择,平素完全相反的存在。一时之间阴谋论之说,在暗处不停喧嚣。

甚至还有人一度的传言,这位天津知府,是用十万雪花银才打动了范御史。

可惜的是,这件事情的后续极为打脸。如今不过两个月,天津城已然焕发新气象,若说往日里是垂垂老朽,如今便是蓬勃朝阳。

女主只随意地扫过眼前天津的景象,便知晓,如今这位天津知府,真的不错。

“这位新任的天津知府,似乎跟贾雨村一模一样,那也是被罢免之后再次起用的。”男主的嗓音在女主耳畔响起。

女主点点头,说起这事儿,便不得不提贾雨村。

其人虽说刚刚到达金陵,这次的考题泄露案件与其关系不大,不过女主仍旧觉得,有几分不放心。只是如今江南动荡,她却也不好再罢免一名知府。

正好此次程日兴,被选上金陵通判。女主干脆吩咐其,让其盯着贾雨村,一旦其人有作奸犯科之事,便立刻将其归押。

这也算是悬在甲与村头上一柄利刃,让其稍作收敛。

“同样都是罢免,可是这缘由却是完全不同。这位李大人,当年乃是为民请愿是以得罪上官,这才被找了岔头罢免。”女主带着几分轻叹说道。

不过这其中恐怕并非是简单之事,身为世家子弟,又这一般有能力,怎么会随意地被罢免呢?

男主皱起眉头,眼神之中带着几分探究低声的询问:

“你对他很感兴趣?我记得你不是对那些酸儒秀才没有什么兴致吗?”

女主当然对那些已然读死书的秀才没兴趣,甚至他对那些贬低女子的男子都没兴趣。

但是眼前这位李大人就有些特殊,他虽出自世家,却与范御史一样洁身自好,况且其爱妻如虎。

一向是夫人说得都对,夫人说得好,夫人若有错,那必定是我错了。

这三句话,因他而传遍大江南北,一时之间笑谈不断。

可是偏偏这位夫人并非是高门大户,反而不过是中等的小家,但是其人却极为痛快爽利,更是办事柔和。

女主曾经在扬州听过其人的事迹,只可惜这么多年来一直未曾有机会见面,如今却是正好趁此机会定要与那位夫人好好详谈一二。

绣橘显然也是想起,这位夫人河东狮的名声,她笑着说道:

“说起来这位李大人的夫人,可是有河东狮的美称,据说和前朝的那位柳月娥不相上下。

哪怕将军夫人,有一分如这位夫人一般,主子也不用,好说歹说劝了她五六日。”

而且比柳月娥更可怕的是,竟然这位夫人连一个侍女 ,都没有给李大人安排,身边全部都是年老的嬷嬷。

绣橘说到这里,言辞间颇有几分,怒邢氏而不争的模样。

女主听闻此言,反而带着几分肯定。

“她如今尚且心事不定,待日后便知道本宫的意思了。

李大人如此正好,正好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为民做主之上,你看不过两个月,天津府已然完全变化模样。”

绣橘本来是八卦,如今看着岸边,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如今的天津岸边,在柳树荫下,不知何时摆上了一个个摊子,上面所卖的东西,绣橘眼瞧着应该都是些玩物小吃之类。

更有些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女子,手中挎着筐篮在叫卖。此时不过一会儿,绣橘一瞧见又三四笔生意谈成。

“我并非是宣扬女子为尊的,但是如今女子的身份也未免太过于单薄。

李大人这种官员极好,男子尊重妻子,定然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女主仔细的解释,她并不认为,李大人成功的原因乃是惧内。

相反她觉得对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性格的稳重与端方。这才能够足够的包容妻子,也能够将政务中的缺点,仔细发现、更改,并为民生作出自己的努力。

几人正说笑着,便有船头来禀报,此时大船马上将要靠岸,请各位贵人稍等片刻。

随着有些刺耳的嘎吱声,船锚被深深地刺入水底。又有着不少人将汕板,赶紧架设两边,将栏杆一一扶正。

男主看向女主,眼神中带着几分温和,柔声说道:“雪儿我们下去吧,天津港到了。”

女主点点头。

这一次江南之行,未免却也太过疲惫,好在如今总算是圆满结束。

女主看着眼前的一切,她只希望如今以后,大庆朝所有的地方,都能够像天津港一样,重获新生,繁荣兴盛,蒸蒸日上。

而与此同时,京城之中的贾府也是一片忙碌。王夫人因为凤姐的离开,无奈之下只能又重新接掌家务,他此时揉捏着眉心,只觉得其间隐隐作痛。

“怎么这些事情都报上来,难不成平素里凤丫的就是如此的?”

只听这话,便知道其中火气十足。周瑞家的不敢多言,赶紧奉上一杯温茶,让王夫人赶紧卸掉火气。

王夫人喝下一口茶,然后又仔细地查看账簿,她心情越发烦躁,忍不住将账簿丢在桌上。

“这叫什么事儿,且不说当时,大房走的时候,拿走了多少银两。便是如今的亏空,竟然也是如此之多。”

周瑞家的见此,再也不敢上前,她缩缩脖子,将自己几乎隐藏在阴影之中。

实在这事儿不归她管,当日里邢夫人离开,可是狠狠地挖下了王夫人的一块肉。

更是使得荣国府的爵位,跟宝玉再无关系,正确的说是跟贾家二房再无关系。

王夫人因为之前印子钱的事儿,就已经逐渐失宠于贾母,如今这些事情使得她更加被动,甚至如今偌大的荣国府已然有些空壳。

“凤儿那丫头,也是个吃里扒外的,我那时对她多好,万般信任,结果她竟然这样回我?不但一甩手便走,更是让我如今腹背受敌。”王夫人更加的抱怨起来。

周瑞家的低头不敢说话,心中难免有几分腹诽。

在奴婢的面前您还这样,不觉得太虚假吗?

当日里掉的,可是成型的男胎。

您觉得自己出面放印子前伤天,就将这事儿丢给自己的侄女,坑的凤姐差点被休弃。

结果现如今,又说凤姐。

周瑞家的虽说替王夫人办了不少丧心之事,然而到底还有两份良知。当下听着王夫人的话,心中越发的不是滋味。

如今凤姐和邢夫人,以及二爷在江南做官,可是五品的实职,甚至比贾政的职位都要高上一层。

这样一来却是直勾勾的打脸,周瑞家的想到这里,心里撇撇嘴。

如今王夫人也只能够,在自己面前骂上一骂,毕竟如今在老太太眼中,贾琏可是儿孙辈中的第一人。

再不是往日那个纨绔的子弟。

阅读当靠山她是专业的[红楼]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当靠山她是专业的[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