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1990》

第3章葫芦兄弟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90年代初,华国虽然已经开放了十几年,但是由于国家太大,底子太薄,发展速度远没有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那么快。

这个时候,全国上下,达成了一个共识——发展经济。

经济要发展,就需要钱。

国家没有钱,只能把目光投向国外。

而一衣带水,并且已经完成回归谈判的港岛,便成为华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这个时期,国家招商引资来的外资,就是以港岛、宝岛的同胞为主。

港岛现在实行的又是联系汇率制度,直接与美刀挂钩,所以对国家而言,港币就相当于美刀。

赵方林此次北上赴京,与国家电视台洽谈购买剧集版权事务,是带着200万真金白银的港币。

若是钱不够,赵方林自信还能从周书亦那里再申请来一两百万港币的资金。

国家电视台这个时间,虽然已经在市场化尝试,但经营仍然主要依靠国家拨款,每年的拨款有限,账上总是缺钱,更不要说外汇了。

这个时候,在京城使用外汇,还要先兑换外汇券呢!

赵方林此时的提包里,就装着几千块外汇券。

赵方林支付给国家电视台的版权购买款项,虽然无法直接入国家电视台的账,会在银行直接被截留,兑换成软妹币交付。

但这也算是国家电视台的创汇业务了,算是一项政绩。

这个钱任谁都舍不得推拒,阮台长便索性把定价权交给李群,让他跟赵方林谈。

李群看了看阮台长,没有得到明确的指示,只能按照既有经验说道,“我们台只是的外销剧集版权,按照国家的最新规定,是一分钟25块。

“赵先生选定的三部剧集,《西游记》25集,《四世同堂》和《末代皇帝》都是28集,一共是81集,以每集四十五分钟计算,总共就是3635分,一分钟25块,总共就是91125块!”

赵方林听李群最后计算出的数目,难以置信道,“多少?”

李群又看了一眼阮台长,见她依然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硬着头皮说道,“三部剧集一共是91125块,贵方是港岛同胞,这次又是远道而来,诚意满满,台长,您看是不是把零头抹掉,算9万块?”

阮台长去过港岛,对那边的物价有所了解,知道的物价,与国内不是一个概念,但是没有对照条件,国家电视台也不能贸然狮子大开口。

港岛虽然尚未回归,但是回归的期限已经确定,这个时候,港澳一家亲是全国上下的共识。

所以,把亚视当做下面的省市级的电视台,按照国家的标准定价销售版权,应该说是最恰当的做法。

只是,因为赵方林只精挑细选了三部剧集,导致最终计算出来的价格只有区区9万多,实在是太寒酸了。

赵方林闻听李群还有抹零,心中感慨万千。

他前世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时代,但也从各种年代中粗浅地了解过这个时代的物价,确实与二三十年之后无法相比。

二三十年之后,一般的电视剧集,单集版权都以十万计,某些大热电视剧,单集版权甚至能达到一二百万!

《西游记》、《末代皇帝》这样的经典剧集,要是放在那个时候,单集版权怎么也得几十万起步!

现在呢,一分钟25块,还是涨过一波的价格,前几年更是只有一分钟15块。

一集四十五分钟,单集版权费不过才1125块,整部剧集25集,版权费也才不过28125而已。

实在是太便宜了!

赵方林这次带着200万港币来,之前还担心不够,现在精挑细选出来的三部经典剧集,不到10万就能拿下,整个人完全放松了下来。

当下也不废话,不再管剧集长短、内容符不符合亚视的播出要求,把李群带来的剧集表整个包圆了!

感觉还是不太够,又把国家电视台之前的存货也都淘了出来,最终敲定了总价为92万剧集版权交易项目。

算是把国家电视台自建台以来,拍摄的所有电视剧集,几乎包圆!

就这,赵方林仍不满足,对国家电视台播出过,却没有版权的一些剧集,诸如由鲁省电视台制作的《水浒》、由闽省电视台制作的《聊斋》、由浙省电视台制作的《济公》等,也请国家电视台代为联系,把播映版权一并买了过来。

带来的200万港币资金,才花掉一半。

与国家电视台敲定剧集版权交易意向,赵方林没有立即离开京城,而是请国家电视台委派一位向导,带他好好在京城游览了一番。

不仅去了京城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还特意去了专门为了拍摄《红楼梦》而专门营建的大观园。

还品尝了各种极富老京城风味的美食。

等鲁省电视台、闽省电视台、浙省电视台方面的人来到京城,把剧集版权的事情全部搞定,相关剧集录影带打包空运回港岛,赵方林才从京城飞往沪海。

这次带来了200万港币的资金,把国内八十年代的电视剧集中的经典佳作,几乎一网打尽,才花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赵方林没有带回港岛的意思。

飞往沪海,就是为了把剩下的100万港币也花掉。

目标已经选定了——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说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说他们制作的动画电影、动画片,就如雷贯耳了!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黑猫警长》、《葫芦兄弟》......

几乎包办了80后的童年!

亚视作为港岛唯二的免费电视台,面向港岛本土的本港台,除了播出电视剧、新闻资讯、娱乐节目,动画片也是不必可少的内容。

甚至港岛政府对每天播出面向儿童的节目时间,都有一些硬性的要求。

而这个时候,亚视,包括TVB播出的动画片,八成都是倭国动漫。

虽然倭国动漫产业确实领先全亚洲,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米国可以抗衡,日后不只是港岛、宝岛,内地在某一时期,也会被倭国动漫全面入侵。

赵方林前世,小时候也曾中二地叫喊过“天马流星拳”、“代表月亮消灭你”......

但是如今,他既然来到90年的港岛,又有了亚视骨干中层的身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然要为国产动漫,做点事情。

当然,以赵方林现在的能力,也做不了太多。

但是,把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极富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动画,带到港岛,播放给90年代的港岛青少年观看,多少能对他们的人生观、民族自豪感的建立,起到一些正面作用。

另外,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个时期,日子不太好过。

以国家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子越来越好,即将进入长达二十年的蓬勃黄金期。

而华国的电影产业,却在90年代,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反而进入到万马齐喑的低谷,直到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才逐步复苏,并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迎来狂飙突进的时代。

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国家取消电影的统销统购,推行市场化改革之后,也与其他电影制片厂一样,陷入困顿。

曾经影响了80后一代人、极具民族文化底蕴的国产动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彻底落寞,令人扼腕叹息。

在赵方林拜访之前,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任厂长周可秦,与副厂长常光习,正对面而坐,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着烟,为即将到来的年关发愁。

眼看着再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但是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账目上空空如也,不要说过年福利了,连员工的工资,都已经拖欠了两个月了。

这种情况,已经是这几年厂里的常态了。

曾经创造了国产动画辉煌,在全世界范围内,创造力也属于一流的动画制作厂,过了几十年的大锅饭稳定日子,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毫无抵抗能力。

以至于,厂里那些代表着这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动画师,有很多都因生活所迫,辞职南下,去了鹏城、羊城,进了外国动画公司在那里设立的代工厂,做起了动画民工。

就在这个时候,厂子的门卫刘大爷一路小跑的来到厂子办公室,顾不得挥手拨动满屋子的二手烟气,满脸欣喜地说道,“周厂长、常厂长,外边来了一个说是港岛来的年轻人,带着国家电视台的介绍信,说要见您二位。”

“什么?”周可秦闻言,登时按灭烟头,猛地起身,却因为起得太急了,身子晃了两下,还是常光习伸手扶了一把才得以站稳。

常光习也掐掉烟,把剩下的半支烟塞回烟盒,说道,“我先出去看看,老周你打开窗户散散烟气,别等会儿客人进来了被熏到。”

周可秦点头道,“好!”

把常光习和刘大爷送出门,周可秦先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小张!”

旁边的办公室里脆生生的应了一声,不一会儿出来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孩,瞪着大眼睛满带笑容地问道,“厂长,您叫我?”

周可秦点头说道,“你去打一壶热水,我这里等会儿有客人。”

小张应了一声,先跟着周可秦进了厂长办公室,被满屋子的二手烟气呛得连连咳嗽,忙把办公桌旁的暖水瓶拎起来,一溜烟儿跑出去了。

阅读港岛1990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港岛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