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73章相谈甚欢4k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穿过羊马墙,信使前去乡镇府找王浩。

张胜被带到会客厅休息。

不多时,王浩便匆匆前来。

听说张胜来自己这里后,王浩有些惊讶。

毕竟他只是去给那三位田兵首领送信提醒他们小心的,也是有联盟的意向。

但是有人愿意过来,还是其中一个首领愿意过来是出乎王浩所料。

因此他赶紧前来接见对方。

离得老远,王浩就看到一位身材略显消瘦,但精神奕奕的黑瘦汉子坐在会客厅的椅子上漫不经心的喝着茶。

他紧赶两步快速走到张胜跟前,抱拳行礼道:

“不知张首领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啊有失远迎。”

张胜听闻也是立刻起身,拱手唱了个大喏:“不敢不敢,梁王客气了。”

王浩亲昵的拉住他的手说到:

“什么王不王的,那都是下面的人胡乱给我叫的,张贤兄不介意的话称我一声贤弟便是。”

这是一下子把称呼给拉近了。

一点小手段而已。

但是张胜却很吃这一套。

王浩显然给足了他面子,明明势力上要超过自己,但是姿态却是平易近人。

对此张胜都有点受宠若惊了。

“不敢不敢,俺是粗人,怎当得起公子的兄长,公子便直呼俺名字或者诨号穿林龙便是。”

王浩笑道:“那我就叫一声张胜兄弟了。”

张胜道:

“王公子客气了。”

说罢两人分别坐下,开始谈论正事。

“张胜兄弟怎么有空前来龙泉?我记得我在信上提醒过张胜兄弟还有另外两位首领江西巡抚的事吧?”

张胜听了,便笑着说道:

“没啥事,官府派兵不是一两次了,每次都被我们给杀退了,俺们兄弟三人加起来有三千多快四千的兵力,只要躲在大山里那巡抚是怎么都无法打败我们的。

而且不是还有半个月吗,我就是来看看王公子这里是咋分田的,俺们在瑞金都不敢直接分地主田,都是把乡亲们以往被占的田夺回来。

可王公子直接分地主田,可比俺们强多了!”

张胜夸赞道。

张胜是真觉得王浩做的比他们要好。

但事实上王浩那是为了快速获得农民和佃户的支持,所必须进行的分田行为。

他要将农民们的利益牢牢地和自己绑定在一起。

这是为了快速扩张所不得不进行的法子。

即造反开始时必须用物理方式清除地主阶级,以获取生产资料的分配权。

但这种模式显然不能一直套用下去。

一直杀地主的话那王浩就跟流贼差不多了。

封建社会不可能一步消除地主阶级。

当然物理消除可以,但谁来接替呢?

所以王浩在开头酿造出杀人夺产后就开始只没收和征调部分生产资料然后分发给农民。

说直白点就是文明一点的分田了。

地主乖乖配合,不害命不夺财。

不配合吗......那就只能让他们物理配合了。

但张胜他们的手段和王浩不一样。

他们是克制型的造反,即只在一县之地强逼地主吐出侵占的劳动果实。

然后帮助农民巩固他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果实。

和王浩这种摆明兵马的彻底颠覆基层生产资料不同。

某种程度上,张胜他们其实是在维持明王朝的统治,也是接受在明王朝统治下的规则内行事。

如果有农民和地主产生矛盾,不发生流血和侵占事件,他们更多的也是调解双方的矛盾。

整个瑞金地主们即怕张胜他们的田兵,但又不得不依靠他们。

因为张胜他们的存在,让地主们少交了很多苛捐杂税。

整个瑞金地主和农民都吃到了田兵带来的利益,只有瑞金知县和官吏,因为收不齐粮食,是整个瑞金唯一的受害者。

而且还有一点,地主们虽然怕瑞金田兵,但更怕官府的官军。

他们上报瑞金已经没有匪患不是没理由的。

因为田兵只要他们吐出一部分田产,在给佃户永佃权,再有就是减租减息了。

并不算太过分。

但明军要是一来,那可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了。

历史上解学龙带着大军前来围剿瑞金农民军。

在结束之后,瑞金的地主们家破人亡者占三成。

不仅交出了大量的粮食当军资,那些被欠军饷的大头兵们差点把瑞金抢成白地。

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匪过如梳兵过如剃。

王浩和张胜两人谈论了小半天。

都对对方的发展方式比较好奇。

王浩是因为张胜他们在对抗地主方面非常有经验。

他们的发展方式是比较符合自己这边扩张模式的。

不过是在打击地主的方式上多分田还有清理首恶。

如果用路线比喻的话,王浩这边就是妥妥的激进派。

用暴力夺取生产资料和话语权。

而张胜他们是温和派,但也使用暴力,不过他们更认同明王朝的统治。

不过随着两人的交流。

王浩也在向张胜输出自己的观点。

先是讲了讲自己这边的发展史,从钱家庄的起义再到第一次反围剿,再到扩张地盘。

王浩大致讲了一下龙泉义军的发展,还告知了张胜这里的话剧表演和诉苦大会。

听得张胜频频点头。

王浩见张胜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便邀请对方参观一下乡里的建设。

话剧是别想了。

除了第一次话剧是由乡镇府的头头们参演以外,循环表演的都是四里八乡聘请的戏子。

都是原本地主家养的,王浩废除了他们的奴籍后,有一部分留在地主家里,按照新的雇佣合同工作。

还有一部分明显不得宠的,选择跟着王浩。

王浩把这些人编了个班子,算是文艺团把,农闲时免费给村民们唱戏。

现在戏班子都不在这里,王浩也没想单独给张胜开一场话剧演出。

那太浪费人力物力了。

又不是领导来视察。

只是展示己方实力的话。

除了让对方参观基础建设以外,还有就是军事力量了。

这才是重头戏。

乡里的基础建设,没什么好谈的。

王浩占领这里半年之久,修建的水渠可以满足水田和大部分旱田的需要。

不过更多的山田,那就没办法了。

多是由农社组织挑水去浇。

来到校场,经过王浩的提前通知和安排。

张玉山已经带着骑兵队站在校场上等候了。

只有骑兵队是因为其他一千六百余农兵都去修建羊马墙了。

为了应对围剿,王浩不惜血本的加固武起乡的防御。

缩减路面,降低战场宽度,在村子里修建矮墙,把战场从正面拖成巷战。

这是目前最适合的作战方针。

在会议上也通过了苟步励和张玉山的一致认可。

虽说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但王浩可没有信心带着自己那堆青铜三水平的军队离开熟悉的家乡和地形跑出去和巡抚决战。

无论是奔袭还是野战那都不现实。

如果把农兵带出了他们熟悉的地形和家乡,对士气肯定有影响。

古代乡勇多是保家,王浩的兵还没有进化到职业士兵的水准。

而且有没有能发展出脱产士兵的水准,要打过这一场仗才知道。

虽然校场上只有二十几号骑兵。

但对于张胜来说,确实相当了不得的事情了。

因为那可是骑兵啊!

江西多山地,水网又茂盛,不太适合养马。

除了驿马以外,张胜也没见过真正的骑兵。

这挺正常的,首先江西本来就没有什么正规兵力。

第一任南赣总兵是俞大猷,但只要匪乱不猖獗,平常只设一个南赣参将,南赣总兵由江西总兵兼任。

然而江西总兵没有标兵,全国独一份。

南赣巡抚也是如此,一般由江西巡抚兼任,事情闹大了才会专设。

如今那位南赣参将,辖管范围正是闽西和赣南,放眼望去全是农民军……

南赣参将被农民军堵得不敢出城。

解学龙剿灭江西的反贼和义军,靠仅仅是几千乡勇和各地卫所抽调的卫所兵。

加一起也没有五千兵力。

然而就是这么点人,配合上解学龙自己的领兵能力,就能剿灭江西所有的义军和反贼。

这其中当然有解学龙自己的智谋在里面。

但还有一项重要原因就是江西的义军也没有什么好的领头人和武器装备。

基本素质也不怎么样,最多算是有组织的乱民。

解学龙的乡勇素质也不怎么样,但大多数农民军更烂。

就像瑞金的义军。

历史上被解学龙杀败后躲进大山,一年多后再一次复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江西的局势就是在这样的剿灭,复兴之间来回拉扯。

虽然频次多,规模也不小。

但是因此质量普遍不高,不像北方流寇那样接受了众多明军边军的武器装备和战马,以及大量边军的投靠。

因此明廷的防御重心都在北方,江西这边虽然每年都在内乱,但总是能被剿灭,这种周而复始的牛皮癣一般的情节麻痹了朝廷,所以对江西也就没有太上心。

而王浩也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打算给崇祯开个大眼。

人员素质可以练,打着打着就提升上去了。

江西可是个造反的好地方。

赣南百万大山是最好的掩护和屏障,铅山、景德镇、樟树是最好的生产中心兼财源。

南昌、吉安是当时全国的商业中心,商业兴旺发达。

德兴铜矿是将来的金融保证,赣抚平原可以提供基本的粮食供应。

全国数一数二的土地兼并程度大大激化阶级矛盾,能够提供大量被地主迫害的农民和佃户,随便招揽即可得到坚定的兵源,造反土壤深厚,是一片绝对的红海。。

最重要的是江西巡抚没有抚标,吉安守备总兵就是个摆设。

因此骑兵在江西还是属于稀有兵种,张胜很是羡慕的问道:

“王公子是从哪搞到的骑兵,还有这些盔甲?”

王浩斟酌着回答道:

“都是抢来的驿马,张胜兄弟也可以试试看在瑞金发展。”

张胜看着王浩的骑兵,羡慕之余却摇了摇头:

“不成,俺哪里少有会骑马的,就算会骑马,也没有什么作战经验。

我看公子的骑兵倒是训练有素的样子,不像是驿卒能练出来的。”

王浩则宽慰对方道:

“确实如张胜兄弟所料,骑兵队以前有人在官府哪里当兵,还是个军官,所以懂得训练骑兵,张胜兄弟若是有需要,可以请教经验啊,就算不练骑兵,搞一些马来充当哨探也是好的。”

张胜听了王浩的话,知道王浩是在宽慰自己,但还是说道:

“多谢公子好意,但是我部全部藏在深山里,不似贵部就在乡村发展。”

闲谈之余,张玉山指挥他的骑兵队做了一次列阵冲锋。

马蹄声隆隆作响,飞扬的尘土卷起一阵黄龙。

一个老练的骑手,此刻正在校场里打马飞奔,不时发出“荷,荷”叫喊。

先是小秀了一把马上枪法炫耀自己的骑术和枪法。

接着又突然加速冲锋,随后忽地向坐倾倒,来了个镫里藏身。

整个身体拳曲在马鞍一边。随即伸直手臂向下,指尖始终距离地面一两公分,以此彰显自己的平衡能力。

“好本事!”

看的张胜拍手叫好。

王浩也是跟着鼓掌。

这是特意安排的。

那骑手是跟着张玉山造反的老部下,弓马娴熟。

也就是王浩这里没什么制弓工匠,猎弓磅数又不够看。

不然还得表演一同骑射功夫。

不过虽然没有骑射,但骑手展示的那一套马战枪法也是很精妙的。

张玉山说是军中操练的制式枪法。

也没有什么名字。

不过王浩倒是能看出来枪法有点类似于赵子龙十八枪,不用腰跨而是借助马力,显然是马上枪法。

这一套表演完毕,又看了一下正在修建的羊马墙以及哨塔后,王浩带张胜回去,准备摆宴接风。

逛了大半天,人又累又渴的。

宴席规模也不大,仅有王浩作陪。

现在用人紧张,王浩不喜欢浪费人力去做无意义的事情。

可还没等酒宴摆上。

张胜却对王浩说了一番话,差点没把王浩给惊住。

那张胜回来后居然对王浩说道:

“今日一见,果然大开眼界,公子,不知道俺能不能带人来投奔你呢?”

王浩都愣了,还有这等好事?

阅读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