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颂》

第4章.玄殿议政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从此章后,主人公杨峥改叫姬昭。)

随都内的宫殿建筑群,坐落在城西一片高地之上。按照周制,公侯一级的爵位,都城范围不得超过九里,宫城周长不得超过九百步。建筑布局大致分为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以及一些配套的阙楼、府库等。玄殿作为其中的主体建筑之一,正是随国宣明政教,日常朝会,祭祀庆典的主要场所。因其瓦当门楹皆质黑无纹,故称之为玄殿。

大殿君位上,端坐着一位头戴爵弁,身着玄端,年近五十的男子,正是刚刚归国的随侯姬匡。

“君上洛邑朝贡天子,本当还有旬月方归,何故匆匆返国?”等到诸臣贺毕,上大夫季逵率先举笏问道。

就在季逵说话的空档,姬昭刚一抬眼,不成想随侯也将目光投向他这边。吓的姬昭赶紧低头猫腰,活脱像一个逃避老师点名的小学生。

“世子——!”

见随侯不答季逵所问,转而语气阴沉的叫着自己。不知是记忆深处的害怕,还是头次上殿面君的忐忑。姬昭本已渐渐平复的小心脏,一下子又给提溜了起来。就以往的经历来看,只要是在这大殿上叫自己,一般准没好事。就在姬昭天人交战之际,随侯已再次开口,语气中明显已有些不耐烦了。

死就死把。豁出去的姬昭挺身执笏道:“儿臣在。”

随侯从上到下打量了姬昭一番,质问道:“寡人问你,寡人离国这段时日,这国你是如何监的?”

听着随侯明显带有几分怒意的问话,姬昭心里七上八下的。在自己的记忆中,随侯刚一离国,以前那个姬昭就彻底放飞自我了。自己醒来后,又在寝殿里一呆就是半个多月。监国?监个屁的国。

正当姬昭不知如何做答时,却听见季逵开口说道:“世子勤勉!虽则偶有微瑕,却属尚未加冠赐服,还望君上观其大略。更何况世子大病初瘥……”

“微瑕?勤勉?”随侯冷哼一声,旋即说道:“上大夫身为领国大夫,又兼世子少师,本当襄赞辅助,一心国事,反倒竟拿这等话来蒙蔽寡人。你这个领国就是这么当的?”

随侯的愤怒,终因季逵这句打圆场的话而爆发了。说到最后,更是一拍身前几案,怒目而视着早已匍伏在地的两人。

“君上息怒!君上息怒!”

眼见群臣开口为二人求情,随侯虽然怒气未平,但也不好再说下去了。毕竟一个是国之储君,一个是总领国政的上大夫,面子还是要的。如果继续说下去,后面怕也不好收场。眼见众臣求情,自己目的也达到了,于是就坡下驴,责令二人待罪继续议政。

姬昭低眉耷脑,脑海里想着这老小子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以前的姬昭也是这么监国的,却也没见他发这么大的脾气。而且这次居然连上大夫也给当众申斥了。

“寡人听闻你大病一场?”

跪坐在姬昭身后的长公子,见世子迟迟不答国君所问。就连自己频频轻咳暗示,仍不见他有任何反应。众臣也都缄口不言,只是纷纷拿眼偷觑着姬昭。姬恪害怕国君回头知道了事情原委,进而迁怒自己,于是战战兢兢的开口道:“回禀君父,世子田猎遇、遇兕。幸赖……”

“什么——?”一声暴喝将正在神游太虚的姬昭给震了回来。

原本看着一脸沮丧的姬昭,随侯心中又渐渐泛起不忍之心。想到刚才季逵说世子大病初愈,自己回国后也隐隐听到有人谈及此事。虽说世子顽劣,但舐犊之情,古今皆然。本打算出言抚慰几句,可当随侯听到“田猎遇兕”四个字时,光火又瞬间大作。

在随侯的逼问下,姬恪吞吞吐吐的将当日的事情叙述了一遍。不过却只说是自己几番相邀,世子这才勉强同意出猎的。就在姬恪陈奏的同时,随侯的脸色也是一变再变。

不等姬恪全部讲完,早已怒不可遏的随侯瞪着姬昭,厉声问道:“宗人何在?”

“臣在!”管理公族事务的宗人,听到国君在叫自己,吓得连滚带爬了出来。

“世子举措失度,自绝宗庙,该当何罪?长公子谋害储君,该当何罪?”

国君的这一问,让本来芝麻大点事,瞬间被上纲上线到谋害一国储君的高度。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霎时间轰得群臣那叫一个外焦里嫩。

“这…这…这…”

匍伏在地的宗人,整个人都吓傻了。没想到自己上任以来的头一桩差事,居然是给世子和长公子定罪。一时方寸大乱的他,只得偷眼看向上大夫季逵。可不看还好,一看之下,更是连鼻子都气歪了。只见季逵此时正端坐在衽席上,眼观鼻,鼻观心,完全是一副超然物外的姿态。

等了半晌,也没见一个大臣出来说话。无奈之下,这才哆嗦着说道:“凡贰君自戕,险绝宗嗣者,笞之。诸公子、公孙欲弑国君、貮君者,昭告太社、寝庙,除其宗籍,命甸人郊行…郊行…”

“说——!”

宗人见随侯穷追不舍,吓得拿袖子擦了擦早已布满额头的汗珠。牙根打颤道:“大…大辟。”

姬昭心头顿时一惊。大辟?那不是死刑吗?先秦时期不是“刑不上大夫”嘛?怎么还会有死刑?

其实姬昭混淆了一个概念关系。所谓“刑不上大夫”中的‘刑’,指得是律法而非刑法。即王室成员不由司法机关按律法定罪量刑,而是直接由周天子亲自裁决,以讳其行。如果是各诸侯国公族犯法,则由国君直接审谳。若是判成死罪,只需昭告社庙,除其宗籍,再由管理公室田籍的甸人在国都郊外处死。

随侯看着已经瘫作一团的姬恪,沉思良久后,一字一句道:“庶子恪,本媵人所出。不思克己修德,却惑乱贰君,险绝我随国社稷。其心如虿毒,人神所共愤,令除宗籍,定大辟之刑。”

“君父三思!”还未等群臣开口劝阻,姬昭已抢先疾呼道。

可刚一喊出口,自己就后悔了。此刻,群臣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国君也双眉紧蹙的看着他,但眼神中明显流露出一丝惊讶之色。

冲动是魔鬼啊!姬昭暗骂了自己一句,脑海中却开始飞速思考着对策。

既然已经把话说出了口,索性就赌一把,毕竟此事也是因‘自己’而起。

拿定主意后,姬昭佯装悲怆道:“此事皆因儿臣所起,长公子也是在儿臣胁迫下就范。如果长公子被处死,儿臣不敢君前言死,违孝悖礼。唯有断发纹身,投身草莽以赎罪愆。”

“你敢威胁寡人——?”

随侯万万没料到,一贯色厉内荏的儿子,今天竟敢当众跟自己叫板。其实不只是国君,众臣也都被世子这番话给搞懵了。

“儿臣怎敢威胁君父,实乃肺腑之言。长公子温良俭德,谨庠序之教,秉子臣之礼,效忠贞之节。若行大辟,于国不祥,伏望君父三思!”

随侯听完姬昭这番义正言辞的话,心中一时半喜半忧。喜的是,自己这个傻儿子今日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忧的是该出来劝阻的人没出来,却让自己儿子抢了先。

随侯看了眼仍一脸事不关己的季逵,转而问道:“上大夫总领国政,觉得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听到国君点了自己的名,季逵自然也不好再置身事外了。反正人前打孩子,本来就是做给自己看的。

“八辟之法,议亲为首。国君自可依长公子所行所为定其大辟之刑。然适才世子说法亦不无道理,若大辟长公子恐于国祚不祥。臣之见,可减罪一等。依照古制,待国有戎事,可遣长公子幕府效力,立功赎罪。”

随侯沉默半晌,眼见众臣皆出言附议,这才徐徐开口道:“既如此,就依上大夫之言。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自即日起,二人禁足自省,无君命不得外出。”

姬昭暗自长舒了口气。心想不就是禁个足嘛,反正自己还有好些书没看完呢。

“说起这戎事嘛,寡人倒有一事要与诸位一议。”

眼见火候到了,随侯理了一下思绪,言归正传道:“楚子不履供职,冒爵称王久矣。如今更是未奉王命,凭陵江汉、淮泗诸国,致使天子震怒。现今齐侯得享专征,欲会寡人共襄王室,讨楚不履供职、僭越称王两大罪状,诸臣工以为如何啊?”

作为天子宗亲,又是“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一直深陷昔日的荣耀与现况式微的矛盾中。自从楚国逐渐强大后,势力迅速从荆山脚下拓展到江汉淮泗之间。曾经以随国为中心的江汉地缘政治,开始向楚国转移。其后,随国先君不听大夫季梁之言,致使楚、随速杞一役,以后者的惨败收场,使得楚国从此坐稳南土第一大国的交椅。

不料随侯这次洛邑朝觐天子,恰逢齐侯也在王畿。齐侯一再向他暗示自己有伐楚之意,并盛情相邀,共襄王室。这让随侯仿佛又看到了一丝夺回往日荣耀的希望。因此提前辞王返国,意欲尽快议决此事。

一时间整个玄殿出言陈奏,私下讨论之声鼎沸。但却有三个人依然安之若素。长公子向来不理政事,自然是插不上嘴的。何况刚蒙大赦,自己尚还惊魂未定。季逵冷眼旁观,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而姬昭在随侯说到“齐侯得享专征”这句话时,心中早已激动万分,压根就没听见后面的话。

阅读成周颂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成周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