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招赘,我偏硬娶》

第20章恩威并重宽严相济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刘备听了周不疑一番谋划,眉头一皱,虽有些许狐疑,但也并非不可一试。

于是刘备重新敛容,按剑跨步,立于阶上,作出一派胜利者的姿态,俯视蒯越,语气委婉的说道。

“先生既然执意要褪袍卸甲,归于乡里,那我便在公子刘琦归府之后,为先生请命,令先生从子蒯祺领先生之职,先生意下如何?”

蒯越听完刘备此番言语,沉静的脸色终于有了些许改变,残眉略挑,眼神露光,嘴唇微微抿起,老硬的身躯配合双臂,微微拱手施礼,面对刘备,语淡意深的言道。

“若如此,老夫子孙无患矣。”

说完,便也不顾及刘备与其他人的反应,从容缓步上阶,在四周将士的环视下,目不斜视,步不急趋,慢慢走进将军府。

明眼人皆知,这已经是蒯越在权衡利弊之后,为刘备集团做到的最大妥协。

众人目送蒯越入府后,徐庶率先感叹,“未想到,蒯老先生的软肋竟然是自己的子孙安危。”

周不疑在目送走蒯越的背影后,也深深的慨叹,语重心长的说道。

“徐军师说对了一半,蒯老先生之所以担心自己子孙的安危,亦是因为有来自于整个蒯氏宗族,甚至是沔南宗族势力的压力。老先生年过六旬,确实没有必要再次变节投敌,转侍新主,为自己的家庭招来更多的鄙视与谩骂。”

刘备与徐庶的眼神十分复杂,但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常人皆言,老而弥坚,变节无益。让一位已经年过六十的老人,当场变节投敌,转侍新主,跟着他眼里的“鲁莽武夫”继续造反,即使是他本人舍身承命,可他身后的宗族耆老们,又将如何看待他?

周不疑之所以能够想出如此计策,也是因为知道曹操当年逼降荆州后,对于蒯越的处理就非常巧妙。

曹操就很明白,蒯越这种极有名望的上层士人,“年老负名,变节无益”。

曹操大军进城后,摆在年老而声望造极的蒯越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以死全节,一条是卸甲归乡。

而且,当时的士人文化圈都心照不宣,蒯越年过六十,没必要再次空堕名望,折节降曹,以求富贵。这是当时荆襄士人对蒯越的心理期待,也是士人群体规范对蒯越的道德要求。

这种道德选择,蒯越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但不管如何,蒯越的一举一动,是有来自沔南士人族群的压力的。

再退一步说,蒯越就算是跟了曹操,也不会为曹操出谋划策了。

然而曹操却表现得十分敬重蒯越,再次为蒯越封侯,给了蒯越一个尊贵但没有实权的“汉臣职位”,那就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为什么强调是汉臣职位,因为自曹操迁邺后,营造霸府,由司空府到丞相府,再到大将军府,完全按照汉制又拉起一套班子,曹操的心腹重臣皆是在这一套“魏臣体系”中产生。

因此,曹操为蒯越加赠汉制九卿,起到了双重的效果。

首先,曹操虽然嘴上连连崇敬蒯越,但显然没有将蒯越当心腹,只是为了以加尊蒯越来笼络蒯越背后迂尊守旧的沔南士族群体。

而沔南士族精神领袖蒯越“降汉不降曹”,使蒯越不必背负晚年变节的指责,使自己的家人免遭士人鄙视。

并且那些泥古不化、守礼如初的宗族耆老还是很尊崇汉制的,能被汉廷纳为九卿,亦是曹操与沔南士族之间的政治妥协。

因此,从政治层面上来讲,曹操的举措是成功的。

而如今,率领大军入襄阳的不再是曹操,而是换成了刘备。

当年曹操的手法是十分成功的,但如今的刘备学不来。

刘备甚至是长公子刘琦,封不了蒯越光禄卿这么隆重的职位,难以笼络蒯越背后贪婪的沔南士族。

要知道,刘表与刘备也只是侯爵而已,而且两个都是外州人,在荆襄宗族名望上还不如蒯氏。

没法抄曹操的作业,那就得另想办法了。

首先,沔南士族是肯定不允许蒯越折节再投刘备的,这就像当年只能接受蒯越“降汉不降曹”一样。

其次,沔南士族也需要襄阳方面的武人政权给他们安全保障的承诺,虽然城头变换大王旗,但我只需保全家门宗族,根深蒂固,岿然不动。

再次,刘备集团自然也需要沔南士族的支持,至少是不再敌视。如此便可一心北御曹操,而无后顾之忧。

那么,一颗政坛新星,亦或是双方的政治傀儡,便呼之欲出了。

蒯祺,蒯氏二代中的佼佼者,俊秀英才,深得族人推举。更加重要的是,蒯祺的正妻是诸葛亮的大姐,与刘备集团又有姻亲关系。

历史上的蒯祺,降曹之后,为曹操镇守房陵,是为房龄太守。后刘备平定汉中,命孟达攻房陵,为孟达兵所杀。

之后诸葛亮诱孟达归降,孟达被司马懿所害,至今也说不清诸葛亮是有意还是无意为姐夫报仇。

但不论如何,如今蒯祺其人,完全契合了各方的利益,

蒯越终于不用辜负士人之望,悠闲致仕而无家室之忧。

沔南士族在襄阳城里也有了新的利益话事人,这让他们的安全诉求有了不少保障。

而新的襄阳政权亦不用再四面树敌,使荆州陷入平白无故的内耗之中,可以专心面对即将袭来的曹操大军。

刘备与徐庶静思一阵,认为周不疑所献之策确实可行。

并且举一反三,此举不仅能够用在沔南士族之望的蒯越身上。

徐庶与周不疑建议刘备,把将军府内已经被软禁的主降派耆老,一律废黜高位,请其归田,以示强威,随即拔擢其宗族后进,以示拉拢。一打一拉,宽严相济,赢得士族支持。

其实依刘备的性格,他对士族门阀一概是很宽仁的,这也使那些主降的上层士族与刘备集团之间没有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些上层士族之所以主降,就是只想保住家门而已,如果刘备足够强,可以保住荆州,他们也懒得想被曹操挪窝!

如今,沔南士族之患得到妥善解决,以蔡氏为盟首,盘踞在蔡阳、章陵的沔北士族,便成了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刘备即刻喝令军士,将阶下的蔡瑁的两个弟弟,蔡琰和蔡瓒,押送至阶前,厉声问道。

“自我从东门入城以来,一路无阻,未见蔡瑁。如今军署府众将之中亦不见蔡瑁,汝二人为蔡瑁之弟,给我老实交代,蔡瑁何在!是不是已经北渡投曹了!”

阅读三国:曹操招赘,我偏硬娶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三国:曹操招赘,我偏硬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