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

第134章 另辟蹊径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年货嘛,夏娘因为赵巧月忙碌,恐她想不到就已经安排人准备妥当。

今儿逛街还真是逛街,他们还真不需要买什么。

又因赵巧月给宋娇和宋管事放了假,让他们在这日陪着宋母逛街。

此次逛街她没有带其他人,只同夏娘,像是回到了靠山村的时候。

夏娘是怀念的,但这一刻她也仅是怀念。

因为她明白闺女要高飞,她不能拖后腿,尽力追赶闺女,让她放心。

赵巧月给夏娘买了一套首饰:

“娘以前你不能戴,现在戴它们,不会再有人说你,符合你现在的身份,秀才母亲。”

夏娘微微一笑:

“好,娘戴,娘也给你买一套如何?”

赵巧月摇摇头:

“娘你看我这个样子适合戴首饰吗?还是别了,娘你再等等,保管你有打扮你家闺女的机会。”

夏娘轻嗯一声,她相信她闺女能说到做到。

买了首饰,赵巧月没有带夏娘去买衣服,毕竟她家就有成衣铺子,这再去别人家买怎么想都不好,不过去看看学习学习是可以的。

夏娘听了赵巧月的话不由得一乐:

“你呀你呀,鬼精灵。”

逛了几家卖衣服的铺子,赵巧月见夏娘累了,他们就去了附近的茶楼喝茶听书。

不过大堂上,说书先生讲的故事没有吸引夏娘,倒是隔壁桌的八卦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说的是旧闻,赵巧月已经清楚其中的事情,不怎么感兴趣。

夏娘看了几眼赵巧月,见她的样子,心里就有几分猜测,没有在此就问清楚事情。

而是离开后,他们回了他们家铺子后院,坐在客厅喝茶,她才问道:

“丞相府是怎么回事?”

瞅着心事重重的夏娘,赵巧月就知道她会问,她没有立即回答夏娘,反而问:

“娘,你还在意赵丞相否?”

夏娘果断摇摇头,能在她刚生下孩子就抛弃他们母子的无情男人,可没有什么值得她挂念的:

“会影响你吗?”这才是她担心的,没有养过她孩子的男人可千万别害她家闺女,否则她非得去京都找他拼命不可。

赵巧月认真道:

“娘,我同丞相府没有半点关系,连带你也没有,不管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同丞相府没有任何关系。”

夏娘反应过来有断亲这事,她连忙道:

“对对,咱们是咱们。”

赵巧月见夏娘没有半点在意丞相府的,她便知道自己该怎么说话了:

“娘,赵丞相被人查贪污受贿,卖官鬻爵。

不过后来他自证清白,向皇上负荆请罪,说一切是他弟弟所为,他完全不知。

最后他落了个治家不严的名声,在家闭门思过半个月就没事了。

而他弟弟原来是被定流放罪,后来因为他又被查出草菅人命,被判了个斩立决。

其余家眷女眷成了乐妓,男子被流放,永世不能离开边关从仕。”

夏娘皱眉道:

“就这样了,赵丞相都没有被影响?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吗?”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只是这不是一本书的世界嘛!

剧情或是天道还是偏向女主,女主气运使然,除非完全崩剧情还是另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不过赵丞相一家没有事,可不是没有不受影响的。

对她也是好事,起码她能有好长一段时间不会同赵雅发生冲突。

赵巧月没有解释清楚,她只道:

“估计人家运气好呗,娘,这不关咱们的事,咱们还是不说了,说来说去,弄得自己都不高兴,咱们还是想着怎么过年吧!”

夏娘想想也是,就这样被赵巧月转移了话题,同她讨论怎么过年的事情。

母女两商量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按照去年在镇州府那般过年。

过了二十八,又过了二十九,除夕来临。

去年赵巧月因为院试没有参与感,今年不一样了,她同府中众人一起在厨房忙碌着。

因宋彦林和宋娇跟着赵巧月忙前忙后的,赵巧月就让他们回家将宋母一起请来,一府邸众人一起过年。

宋母喜欢热闹,没有推却,同往年一样同夏娘一起忙前忙后的。

厨房也因为夏娘和宋母的主持下,倒是非常顺利安排妥当一切,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热热闹闹吃过年夜饭,又欢欢喜喜守岁,到下饺子放鞭炮的时候,宋娇突然喊道:

“大家快出来看啊,下雪了!”

没见过雪的人非常兴奋跑到院子里蹦跶几下。

赵巧月没有,她站在走廊,伸出手去接住如棉花般的雪花,落入手中眨眼功夫就化了。

宋彦林则带着春小子们去放鞭炮,今年她没有去,而是就站在走廊看着。

随着雪越下越大,大家已经聚在屋中暖暖和和地吃着饺子。

今年赵巧月有了经验,她没再给大家夹饺子的机会:

“去年我已经非常幸运,好运常相伴,今年依然如此,所以你们就不需要再顾及我,今年该你们好运来了。”

说完,赵巧月就飞快给自己夹了好几个饺子就换个地方吃饺子。

众人:……

看来去年真吓到姑娘了,以后他们得温和点!!!

不管吃没有吃到铜钱,赵巧月都送给大家一句祝福,然后吃过饺子就各自回房了。

是日辰时,赵巧月又如同去年那般先夏娘拜年,再同她一起去前院接受府中众人的拜年。

拜年后众人没有差事就是玩乐,今年的乐趣多了雪。

夏娘担忧众人生病,就吩咐春菊他们先去熬一锅姜汤,先喝了姜汤再堆雪人打雪仗,等玩够了又喝一碗姜汤。

因预防得当,府中无人生病,初二不需要回娘家,热闹了一日。

初三,赵巧月带着宋彦林出门去了书院给没有回京的贺肇拜年。

同贺肇待了半日,带回家一堆功课。

夏娘得知这事,笑着道:

“闺女啊,这份年礼娘觉得不错,你多多努力。”

这幸灾乐祸的话,赵巧月真想自己没有听出来,她耷拉着脑袋道:

“家里就拜托娘照顾了,我去学习了。”

夏娘抬手拍了拍赵巧月的脑袋道:

“好啦,娘不笑话你了,今儿娘给你做好吃的。”

这才差不多,赵巧月脆生生应了一声好。

吃了夏娘做的好吃的,赵巧月又沉浸在学习的海洋,直到正月十一这日,她才完成功课。

刚放松一日,用过晚饭,赵巧月就对夏娘道:

“娘,我明日我要去书院考试,需要两日左右的时间才回来,你一个人待在家里照顾好自己。”

嗯?!

这事她怎么没有听说?!

夏娘疑惑道:

“要考试?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娘什么都没有替你准备呢。”

赵巧月懊恼地拍了拍脑门。

好吧,她忙忘记了说,怪她!

赵巧月向夏娘将考试的事情说清楚。

夏娘得知是比试,她道:

“虽说是抱着试试心态,但闺女,娘还是希望你全力以赴,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咱们试过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你说是不?”

赵巧月道:

“娘你说得太对了,我明儿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你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十五那日同你一起看花灯,弥补咱们去年没有去城里看花灯的时光。”

夏娘也想同赵巧月去看一次花灯,毕竟这是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心怀期待,面上叮嘱着赵巧月照顾好自己。

是日一大早,赵巧月就同夏娘用过早饭便带着宋娇坐车去了城里。

这个比试同科举不同,比试自是不会按照科举来。

人人都以为赵巧月会参加文试,赵巧月却选择了武试。

武试不单单比试谁武功好,有剑术,箭术,骑术等。

参加的人不多,就二十个人左右,但耐不住比试项目多,足足花费了快三日时间方才结束。

武试呢,还能让人能快速知道自己的成绩排名,至于综合成绩就要看武试的评判夫子们了。

赵巧月学习时间不长,确是二十人中突出的存在。

大家在武夫子宣布前五名的时候赵巧月俨然排名第一,也成了可以去顺天书院参加比试的学子之一。

得到了结果,赵巧月就去拜见了贺肇。

贺肇道:

“你可真会另辟蹊径,你可知当今皇上重文抑武。”

赵巧月道:

“知道,倘若我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呢?”

贺肇望着自信的赵巧月道:

“那你就是难能可贵的人才,老夫在这里等你夺冠为书院争光。”

赵巧月笑着道:

“夫子,咱们不带这样的,学生压力很大的。”

贺肇道:

“咱们书院也重文轻武,你若是得了第一,大家都会在下一年的时候琢磨另辟蹊径。”

赵巧月愣了愣,原来贺肇也希望学子们习武。

是啊,一个国家光靠文官怎么行,打仗护佑大荣朝可不光光嘴皮子就成的。

赵巧月道:

“学生会尽力而为的。”

贺肇微微点头,这次没有再布置功课就将人打发回家过元宵了。

赵巧月回到家里,家中已经张灯结彩,比春节还要喜庆。

去拜见夏娘告诉她比试结果后,她就让宋彦林准备制做灯笼所需要的物品,今年她又亲手做了一盏花灯。

同时她还让宋彦林去邀请了柳孟春……

阅读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