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狐,人间有仙》

第81章炼精化气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林二金供了保家仙后,日子果然舒服了许多。

黄天德不再闹腾,甚至还护佑他们一家。

不仅解了仇怨,也添了福德。

倒是两全其美的事。

于李元而言,亦是一件功德。

不过,他做事凭心而为,顺道而行,从不记挂“功德”二字。

行功德而不图功德,此为真功德。

为何?

同样做一件善事,若是记挂在心,甚至贪图回报,便只是善事,得个善报而已。

若不去记挂,过而即忘,方是功德。

善报与恶报同是业报,执着其中,都会将人拖入轮回。

比如有个叫花子快饿死了,你好心舍了一碗饭,救他一命,心中觉得自己行了善事,叫花子理当报恩于你。

可叫花子一无所有,哪有东西可报,只好下辈子来还恩情,自然而然,就将你带入轮回,这叫“牵引”。

若不执着,过而即忘,没了牵引之念,方可超脱轮回。

《道德经》言:水利万物而不争!

不争,即是不求,即是大道。

《金刚经》中反复提及的“不住相布施”,亦是如此。

说到底,行善,布施,都是破“我”的修行法。

众生自私自利之心根深蒂固,不修,如何破呢。

不破“我”,如何成道?

……

解决了这桩小事后,李元回琳琅洞,继续闭关修行。

一修便是半年时间。

期间除了偶尔去刘家村,指引林果儿的修行,其他时间一直在洞府打坐。

以金丹大道类比,他现在算是炼气化神的境界,离炼神还虚仅有一步之遥。

可这一步,足有十万八千里远。

这是个瓶颈。

人也好,精怪也罢,无数修行者都止步于此,难以突破。

所谓“炼神还虚”,最关键的便是破“我”,破掉肉身之我,神识之我,才可真正还虚,化为空无,自由来自由去。

李元也不急。

且慢慢修,慢慢炼,静等机缘便是。

让他欣慰的是,林果儿的进步非常之快。

他传授了一些采药,运转周天之法,林果儿便每日苦修,十分用功。

一日复一日,以她的天赋,进步颇为神速。

才两个月,即入炼精化气的境界。

这天,一早。

林果儿照常打坐。

双眼一闭,万缘放下,几个呼吸就入定,身心两忘。

这就叫“功夫”。

起初十天求不得一次入定,如今越发熟练,入定已是家常便饭。

定中,林果儿自现元神,眼前光芒万丈。

丹田之处乾坤运转,坎离交媾,生出先天气,混混沌沌,清清明明。

浑身犹如春水四荡,温温暖暖,愉悦至极。

恍恍惚惚间,仿佛自身变成了一处虚空,无身无我,亦无所念。

看似无所念,其实自有一道觉知,明明白白感知着一切。

屋里屋外的动静,景象,都在心底呈现,根本不需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这就是元神妙用。

元神为“觉”,为“观”,不起一念妄心。

识神为“分别”,为“执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句话很妙,前半句说元神,后半句说识神。

如是而已。

林果儿入定,任由元神做主,丹田中先天气越发蓬勃,倏然而动,自发河车。

直至后腰,忽然止住,好似有一道墙隔绝在前,此为尾闾。

林果儿记着师父的教导,心念不动,任由先天气在此凝聚,待到盈满之时,轻轻发动意念,引气上行。

陡然,尾闾破关,气如洪流,滚滚而上。

到后背两脊之间,又遇一道关卡,便是夹脊。

林果儿如法炮制,不急不躁。

待气盈后,轻一发意,自动破关。

随后意随气走,运转至头颅。

再经玉枕这最后一关,便再无阻碍。

先天气从头顶一泻而下,酣畅淋漓,直至口鼻。

林果儿以舌尖抵住上颚,岿然不动。

此为“搭鹊桥”。

先天气沿任脉而下,入口腔,化出甘甜之液,滴滴垂落。

林果儿轻卷舌尖,将其咽下,便觉一股清凉之泉赫然而落,咕咚咕咚,落在绛宫,此为玉液还丹。

玉液于绛宫凝聚,交融,最后归于气海丹田。

如此一周,循环往复,即为小周天。

先天气行遍任督二脉,炼去阴质,得清虚之气。

炼到此步,先不说修行境界,对人体即有莫大好处,可百病不生,益寿延年。

一切修炼,皆在法界进行。

以神观之,清清楚楚。

肉眼自然是看不到的。

哪怕将修行人的肚子挖开,也看不到什么先天气,正如经脉穴位,不可寻。

从法界看,先天气即是能量。

或者说,是一团光。

更究竟些,便是元神妙用,空空无相。

所谓“金丹”,亦是如此,比喻而已,并非身体里真修出个金色的丹丸。

阅读山中有狐,人间有仙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山中有狐,人间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