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绣衣使》

第二十四章:古怪村庄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徐平安连忙起身,郭昌挥手示意,笑了笑,将拄杖放在旁边,整个人随意坐在徐平安对面的石椅上。

徐平安见郭昌坐下,开口说道。

“郭老,我这修炼是不是出问题了?”徐平安带着试探性的语气对着郭昌问着,这真不是他着急,这是害怕啊,任谁知道自己修炼这么快,不都得反思反思一番,一旦堕入魔道,那恐怕真的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不说朝廷,就是天下玄宗,也不可能放任魔道不顾,见者直接灭杀,根本毫无情面可以讲。

郭昌呵呵一笑,右手浮空点了两下,这才开口说道。

“不必担心,这是得益于你人火恢复时,还有不少鸿蒙紫气没有使用完,停留在你体内,所以使你轻松破境,我观你气机强盛,这是好事,不必担心。”

听完郭昌的解答,徐平安轻轻呼了口气,算是落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郭昌既然说没事,那自己应该没事了。

见徐平安如此,郭昌不禁乐呵了,哈哈一笑,继续说道。

“你可别以为此事简单,儒家虽说修炼体系至今只有五百年,但鸿蒙紫气自古就有,不管哪一系修行,没有人舍得拿出鸿蒙紫气进行破第一境。”

郭昌话音落下,徐平安皱了皱眉,紧接着问道。

“为什么?”

这一问,直接给郭昌逗笑了,郭昌顿时哈哈大笑,声音爽朗的刺破院落。

笑完后,这才看着徐平安,开口说道。

“虽说儒家一系可以诗词歌赋借托文庙引动鸿蒙紫气,其他修行脉系想获得鸿蒙紫气的方式更困难,就算是儒家一系,也没有几人能够轻松做到,这其中远要比你想象难得多。”

说到这里,郭昌看了徐平安一眼,纵然自己这位大儒,也是未曾借助文庙引动过鸿蒙紫气。

一时间,郭昌竟有命数如此的感觉。

微微摇头,定了定神,郭昌继续说道。

“只要进入修炼体系,想要破第一境并不难,天赋就算再差,入第一境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不值得。”

郭昌这般解释后,徐平安这才明了,这一番姿态下来,徐平安本是无意,但这给郭昌看的简直牙冷。

人比人气死人,简直不要太凡尔赛。

徐平安问了一些郭昌修炼上的问题,郭昌都一一耐心解答,甚至在一些使用术的技巧方面,也给徐平安做了普及。

在这个过程中,郭昌发现徐平安不仅才气惊人,就连悟性也非常人所能及,很多修炼的方式和理念,几乎是一点就通,甚至有些还能够举一反三。

这等人物,将来必定非凡。

看着徐平安又慢慢的进入入定状态之中,郭昌不再说话,任由徐平安坐在院落中修行,忽然,一股恐怖的气机从远方向着郭昌家中而来。

郭昌手拄着拐杖,转头看向那股气机,顿时,在郭昌一眼之中,那股气机直接散落。

原本坐在院落石椅中的郭昌,瞬间出现在离自家千米外的街道上。

郭昌站在街中,手拄拐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而对面正是威卫将军带领着一众侍卫。

“鸿儒大尊,这是何意?”

威卫将军冯峰对着郭昌问道,同时示意身边的侍卫暂停一切行动。

郭昌面对着众人,轻轻低声问道。

“你们可是为了徐平安而来?”

郭昌问完话,冯峰点了点头,旋即,主动开口说道。

“大尊,黄使徐平安是鸿胪寺卿点名带回的人,还望不要为难本将。”

听完冯峰的话,郭昌轻轻哦了一声,像是反问,旋即叹气道。

“我堂堂大汉,何须向宵小示态,徐平安你们不能带走。”

说完话,郭昌整个人从街道中间消失不见,转眼便回到了院落的石椅之上,此时徐平安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依然沉浸在修炼当中。

郭昌看着徐平安,微笑点了点头,便向屋内房间走去。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一夜过去,当徐平安从修炼中走出来时,初晨的太阳已经升起,起身喊了声郭老,徐平安发现,人又不在家。

料是郭昌有事去了,徐平安也没管,直接出了门,向绣衣御史府走去。

刚刚进入,门口便见江舟和魏玉峰两人又在蹲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徐平安咳嗽了一声,走了过来。

“平安,昨晚你去哪里了?说好的幻指阁见呢?”

江舟用一副你小子不知道好歹的眼神看着徐平安,魏玉峰大概从表情上面看着也和江舟差不多意思。

这一点,是让江舟和魏玉峰非常吃惊的。

三个人在一起这么多年,徐平安挪下屁股都知道他会去哪里,现在他去到一个地方,是江舟和魏玉峰找不到的。

吃惊之外,更甚的是好奇心。

徐平安轻轻开口说道。

“我昨天不是说了么?我现在开始修炼了,昨天晚上修炼入神忘记了去幻指阁找你们。”

徐平安话音才落下,江舟立马问道。

“你在哪里修炼?”两人齐道道地看向徐平安。

“郭昌家里。”

说完话,徐平安往公房方向走去。

江舟看向魏玉峰,一脸懵地问道。

“哪个郭昌?”

魏玉峰用肯定的眼神点了点头。

“长安城里只有一个郭昌。”旋即,江舟用了一声卧槽表明了此事真的不太简单。

进了公房,宋天工也在,见到徐平安来了,递出一份契约,开口说道。

“这是你帮忙喊的事情,现在替你解决了。”

说完话,宋天工从公房的文件架子上面,拿出一份档案,递给徐平安,示意对方看看。

“谢头儿。”徐平安对着宋天工拱了拱手,终于算是解决了这个小红卖身契的问题。

宋天工递出档案,徐平安接过,在宋天工目光的示意下,在一旁观看起来。

档案的内容大概如下,说是离长安城隔壁的青州城里的两个村子有关,这里因为四面环山,历代村民一直都是靠山存活,偶尔一些农作物还是靠老天爷给面子才能有收成。

但是从大约三个月前开始起,这两个村子的人口越来越少,似乎凭空蒸发了一般,问及现有的村民,也没人能够说得上是为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当地县衙前往查询税收补贴的问题,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这样的两个小村庄里竟然消失了大量人口。

一开始衙役也没发现,只是按照补贴的名单前往咨询,发现好多人都不知道去到哪里了,问及村长,就连村长也说不明白为什么,只是知道很久不见了,至于做什么去了,没有人能够说得上来。

这件事就显得非常古怪了,这位衙役随着同事立即向县衙汇报情况,结果县衙派人前来查探,也没有发现问题。

最早县衙派人查询,担心是不是有人将大量的村民围聚山林做些触犯律法的事情,后来发现,不是这个样子,这里的村民异常淳朴。

要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就是经过查探和走访,衙役们发现,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能够吃上肉,原本靠山吃山,打猎有肉吃是很正常的,但是家家户户顿顿吃肉,就显得不正常了,就连猎户们早在三个月前,就不出去打猎了,问及原因,回答得都很淳朴,家里有肉吃,为什么要出去打猎?

如此下来,这两个小村庄里的事情就透露着古怪,县衙没办法,便上报给了绣衣御史府,毕竟这个机构不仅仅只是监察百官,他们履行的还有一种责任,便是替武帝监视天下。

阅读大汉绣衣使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汉绣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