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96章 提前布局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老吴。”

服务员离开之后,常浩南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便直接切入正题:

“律创集团买回来的那艘航母,还没往回拖呢?”

“还没有。”

吴懿范低头舀起一勺清炖狮子头:

“本来计划八九月份就启程来着,但是我上次也给你汇报过了,有一批之前从船厂弄到手装到船上的易损设备,那边担心会在中途损坏或者被有心人劫走,所以临时起意准备拆下来交给我往回运,所以中间又拆了几个月设备。”

“不过我这趟回来之前,这些活已经基本都干完了,我估计年底之前指定能离港。”

说完之后,才把狮子头送进嘴里,细细品尝了一番,然后发出了一阵满足的叹息声:

“要说吃这方面,还得是国内好啊……”

常浩南并没有长期出过国,但看着对方这副模样,恐怕在外面没少受苦。当即把几个大菜往旁边转了转:

“那就好,这段时间船舶重工那边都眼巴巴地等着那艘船到位呢,据说连海造船厂连船坞都已经清淤整备好了……”

其实对于他来说,那艘船早一个月晚一个月启程倒是不要紧。

重点是需要计算时间,准备应付大概率要从中搞事的土耳其人。

这個时候,老吴也总算放下了手中的汤勺:

“说起来,还有一个事需要你拍板。”

常浩南正在低头卷着鸭饼,没有开口,只是抬了抬手,示意对方继续说。

“是友谊计划的事情。”

吴懿范回答道:

“之前我不是送了百来个黑海造船厂的工程师和技工到国内么?有部分人一开始还有点顾虑,不想拖家带口一起走,结果呆上几个月就后悔了,一个个抢着联系家里人让过来。”

“结果这事慢慢就传开了,不光黑海造船厂,像哈尔科夫、安东诺夫,还有伊夫琴科这几个那边能数上号的大型军工企业,都有人开始联络我布置在那边的蛇头……呃……联络员,问能不能也执行一样的政策,到国内来。”

“能啊,当然能。”

这次常浩南抬起头来:

“只要符合我们定下的要求,那就多多益善,哪怕大部分人没办法参与到我们的军工项目里面去,但在民用行业里也可以发挥作用嘛。”

设置友谊计划的初衷,本就是系统性地引进独联体国家的人才,现在对面上赶着过来,自然是好事——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洋垃圾,都是苏联时期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

“可是南哥……”

老吴犹豫了一下:

“其他的倒是好说,但安东诺夫和伊夫琴科两边,都是咱们引进的图334客机,国内应该叫C808,的二级供应商。”

“我专门托人查了一下,哪怕以现在的情况,他们要完成交付任务都非常困难,要是再被我薅一遍羊毛,恐怕这生产速度……”

显然,毕业以后几年的功夫下来,他在办事上面要比过去周全了很多。

“这个不用担心,你只管负责审查资格,然后都带回来,名额的问题,我来解决!”

常浩南的回答干脆利落。

“但是客机……”

吴懿范还是有点顾虑。

常浩南抬手向下压了压,然后稍稍压低声音:

“技术上讲,C808的生产只需要我们、图波列夫和礼炮就能完成,当时之所以要把二毛纳入进来,除了考虑到图334本身的产权问题之外,就是为了等着他们产能跟不上的这一天……”

“哈?”

老吴夹菜的筷子都停在了半空。

“这件事细说起来比较复杂……”

常浩南也停住了喝汤的动作:

“总之,这个项目当年是由二毛官方担保的,换句话说,如果不能按照要求执行,那赔偿金就要由二毛官方来付。”

“呃……所以呢?”

老吴眉头一皱,感觉事情并不简单:

“二毛现在穷的那个德行,连天然气都得靠大毛接济,你除非跑到基辅去拆电线杆,否则恐怕很难把这个钱给要回来……”

“本来也没准备要。”

常浩南挑明道:

“是准备等到一定阶段之后,用抵债的名义从那边再淘点好东西回来。”

“是这样?”

吴懿范恍然大悟,随后抬手摸了摸鬓角:

“要说黑,那还是你们黑啊……”

常浩南摆了摆手:

“诶,过奖过奖……”

他盯上的,自然是二毛手里的那些图160。

目前留在普瑞鲁基空军基地的图160总共有19架。

这么多年下来,还能飞的总共可能还有个十一二架的样子。

本来,1995年左右,国内是派人去考察过这批飞机的。

但那会二毛受到联合施压,最后还是没卖。

本来么,这个事应该就没下文了。

如果没有常浩南后来引发的一系列剧变,那么这些飞机中的8架将会在大约一年后以抵债的名义交给大毛,剩下的11架则在“国际监督”下被彻底销毁。

后来图波列夫又用当年留下的散件组装了一架新机,以补充一架因事故而坠毁的图160。

再往后,那就是2023年图160M2成功复产的故事了。

不过在如今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时间线上,本来在这件事上存在一定默契的美俄双方,由于盟军行动而中断了接触——

虽然尚未有任何证据明确指明击落那架B2的武器到底来自哪里,但在这个年头,美国人的路径依赖还停留在冷战时期。

所以几乎是本能地先把锅扣在了大毛头上。

于是,现在大毛如果想按照之前的计划要回几架轰炸机,那最好是能再找一到两个帮手联合向二毛施压。

当然,作为一种妥妥的战略武器,任何一架图160的去向都是极其敏感的事情,哪怕是常浩南,也不可能保证100%就能成功。

但现在既然有了机会,那肯定要尝试一下。

哪怕只能搞到个三四架,也能让华夏提前接触到300吨级超音速飞机的设计、维护和生产。

以及多掌握一种理论上的、对太平洋东岸的打击能力——

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华夏空军内部就已经撤销了全部涉核岗位,也没有任何一种量产的服役机型可以真正携带核武器。

换句话说,华夏的“三位一体”核能力,其实是长期缺位的。

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决定无可厚非,毕竟轰6带核弹临空轰炸这种事怎么听怎么抽象,确实也没有战术价值。

但随着时代进步,空基核武器的花样也会重新多起来,尤其在使用战术核武器层面,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好还是能尽早恢复起来。

而作为一种战略轰炸机,图160毫无疑问,从娘胎里就考虑过这一点。

相比之下,多出一种后勤保障体系完全算是微不足道的代价。

……

二人一路吃吃喝喝,很快聊完了这些计划内的话题。

沉默片刻之后,常浩南便说出了自己今天白天才想起来的事情。

“老吴,你这次回去之后,能不能想办法开辟一条从东欧到地中海东岸的运输路线?”

这个跳跃性略大的话题让正揉着肚子饭后消食的吴懿范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到哪?”

“地中海东岸,我指的是黎凡特地区北部,黎巴嫩之类的地方。”

老吴闻言重新坐直身子,思忖半晌才反问道:

“这些地方……好像没什么值得往回弄的东西吧?”

“那确实没有。”

常浩南回答道:

“所以你先弄一些正常的物资,比如运过去汽车面粉电器之类的玩意,再运出来些当地特产什么的。”

“总之东西不重要,你个人能赚点是点,重点是把路线给打通,这样玩意日后有需要,也能马上利用起来,不用临时抱佛脚。”

毫无疑问,这就是在提前布局了。

“嗯……这我得回去之后打听一下。”

老吴的回答非常谨慎:

“我之前没跑过这条线,感觉好像从安纳托利亚高原或者东边两河流域走反而比从海上靠谱,但是总得试试才知道具体情况……”

“这方面伱是专业的。”

常浩南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我不催时间,优先保证渠道稳定。”

“好。”

(本章完)

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