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俗人》

第1192章 最后一次攻城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夜间,后金大军的最后一次攻城,但这一次没有遭到强烈抵抗。

甚至连皇太极都开始怀疑起来了。

连续三天,后金寸步未进,但在这天夜里,明军就像是作鸟兽散般撤退了。

来到空荡荡的城池中,除了房屋,别无一物,连个鬼影都看不见。

皇太极心中惴惴不安,可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

身后的将士们却是无比高兴。

在他们眼里,只要打下了蓟州城,距离大明的京师就越来越近,他们也能一睹紫禁城的风采。

皇太极旋即下令,全军休整一日。

一日之后,进发遵化。

早在他们攻城前,谢礼让本部人马与百炼军的人马撤退,而自己却带着不到两千人殿后。

哪怕后金占据了蓟州城,也在城西与其交战了一场。

由于明军撤退的非常匆忙,再结合谍报探子的情报。

皇太极认为,有可能是蓟州一战,损失太过严重。

仔细算算,差不多杀了将近八千多人,还没能把蓟州城给守住。

依照常理判断,不撤还留在这干嘛,非得等着人家主动破城,到时候就不是死伤六千人那么简单了。

后金主力的损失也不小,但皇太极觉得很值。

蓟州是一座坚城,非要守住的话,应该还能拖延个两天,但在白天的时候城门忽然洞开。

这就得益于皇太极提前的布置了。

守城之人,有几个是他提前安插进来的内奸。

战争当中,诡谲不断,实属正常。

毕竟从古到今都有一个成语,叫做兵不厌诈。

皇太极在内心劝慰着自己。

“反正已经打到了蓟州城,再往前就是遵化和顺天了。”

“既来之,则安之。”

“沈炼,好期待看着你在我脚下匍匐的样子啊!”

当初,沈炼夺权,今年又在大明称王。

这些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的心情变得极为紧张,他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如果大明一直让朱家人当政,他有信心能在十年之内入主中原。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沈炼夺权速度竟然如此之快,甚至有传言他在天启帝死的时候,就已经在京畿地区布置了百万军力。

现在看来,那些都是流言而已。

诸多将士巡查蓟州之后才发现,城中百姓都被撤了出去,这让那些后金虎狼们很是憋屈。

本来还想着,进城能够好好的潇洒一番。

结果,连一粒大米都没能给他们留下。

“奸诈的汉人!

等老子进了顺天,非得把失去的东西给抢回来不可!”

“这次还让我们死伤了那么多兄弟!”

“到时候,得让汉人的女人们好好补偿我们!”

皇太极说是军纪较严,可真正打起仗来,他才懒得管那么多。

将士们,只有不断的去掠夺资源,才能保持斗志。

打仗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扩大领土,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吗?

在皇太极的眼里,中原大地,就是个比草原还要广袤的牧马场。

后金大军开始休整之时,明军战报也传到了紫禁城中。

这次,孙传庭没有隐瞒,而是连夜就来到沈炼面前,但在乾清宫中没有找到他,反而他的身影在永宁宫当中出现。

掌印太监李亭毕恭毕敬道:“孙尚书,还请去上书房等候。”

“王上在哪?”孙传庭问道。

“在与太后商议事宜。”

孙传庭抬眼看了下月色,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现在应该是半夜子时。

与太后商议?

孙传庭心中瞬间会意,但他倒没什么不满。

大明的江山能维持到现在,不都是靠着沈炼么,他早就该称帝了,一个太后又能算什么。

毕竟,逼着朱由检迁移到崇祯行宫当中,百官

都没有阻拦,反而大力赞同,就已经能够看到臣子之心在谁的身上了。

永宁宫外,传来李亭的声音。

沈炼轻轻拿开张嫣的玉手,自己则换好衣服前往上书房。

孙传庭面带喜色,将战报递交而上。

“王上,有惊无险,今日蓟州城门被内奸打开,范仁杰将军死战不休将后金主力牵制住,袁崇焕派来的七千人马顺利和蓟州守军汇合。”

“目前蓟州已经放弃,总计一万余人全部进入遵化城。”

“皇太极率军,进入蓟州,他已经中套了!”

沈炼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而是眉头紧皱,问道:“为何还是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纯粹是意外,谁都没有想到,连百炼军中都有着内应。”孙传庭有些惭愧。

“战报上说,范仁杰连续应战六场战死,但也歼敌了五千余人?”

“对,经过微臣查验,战报所说无误!”

沈炼目露遗憾。

范仁杰是百炼军的老将了,曾经有过几面之缘,未曾想会在此战当中为国而死。

“追封范仁杰忠勇候,若是家中有儿子的话,就让他儿子世袭。”

“兵部也不能忘了其他阵亡的将士,按照新政改制的规矩,严格将抚

恤执行到位。”

“当中若是出现贪墨之举,本王拿你是问!”

在这些事情上,孙传庭不敢有半点疏忽。

将士浴血奋战,死后要是连这些待遇都被贪墨截留,那大明就真该亡了。

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战事。

预计明天晚上,后金会再次行军,兵锋直指遵化。

沈炼不以为意道:“皇太极既然来了,就别想那么容易出长城,本王已经密令袁崇焕封锁山海关、蓟州长城一带。”

孙传庭显得有些惊讶,错愕道:“王上,你什么时候布置的?兵部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本王也不是不信任你,就是怕走漏风声而已。”

“臣没有那个意思……”

沈炼随手将战报放下,叮嘱道:“军中内奸之事,你得格外注意了,以兵部名义传令各军,让主将们把此事放在心上,务必要揪出每一个内奸。”

“拿着内奸的人头,来兵部换军功。”

“另外,窜通后金者,夷其三族。”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显露出了极为纯粹的杀机。

要说仁慈,沈炼和这个字眼完全不沾边。

实行铁血手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太祖和成祖丝毫不弱。

阅读大明俗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