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169条约 两害相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园中又添新成员, 生活更热闹了些。

大福晋温善清雅,女孩儿们都很喜欢她,很快就把她接纳为小集体的一部分。

对嘉慧来说, 畅春园的生活与她婚前的设想简直天差地别, 和教养嬷嬷说的宫中生活也完全不同。

——她从没听说过京里哪个新嫁娘, 可以这么自在地过日子。

亲婆婆惠妃住在宫里,她只需要每个月跟着大阿哥回宫请一次安即可。

园子里只有妃母德贵妃,为人和善, 从不摆长辈架子。

大阿哥没有开府, 在园子里住着,衣食住行都有内务府打理,需要她处置的内务很少。

虽有两个侍妾, 但都是老实本分的包衣汉女。嘉慧嫁进来的第一天, 陪嫁侍女就打听清楚了——大阿哥没理会过她们。

左右无一烦心之事, 嘉慧每天逛逛园子,和公主郡主们聚一聚,诗书画棋、击鞠马戏, 竟比家里还自在些。

玄烨:“老大媳妇初来乍到, 想来拘谨。不若让她和公主们一起历练一二,将来老大开府独当一面, 也好有个贤内助。”

沈菡点头应下, 不过她自己手上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大福晋又不是她的亲儿媳,她既没有时间,也没那么多闲心去手把手教导她。

沈菡转头和简惠亲王妃商议:“大福晋年轻,又是刚来,对诸多事务都不熟悉, 你若是有空闲,可多带一带她。”

伊哈娜:“娘娘放心,我理会的。”

女人们忙碌之时,前朝的男人们也没闲着。

玄烨今日回来后一直愁眉不展,沈菡见他捧着碗出神,连饭都顾不上吃:“怎么了?”

玄烨看着一桌子的饭菜食不知味,叹了口气:“恐要有战事了……”

沈菡一愣,又要打仗?

玄烨:“今日议事,理藩院尚书阿尔尼突然呈上奏报,准部的首领噶尔丹确实已经东进……”

噶尔丹由老巢科布多起兵,一路沿着克伦河东进,征伐喀尔喀。沿途先是劫掠了昆都伦博硕克图,又到了车臣汗部烧杀抢掠。

玄烨:“车臣汗如今已经率部众内迁,到了边地古尔班哈达。”

沈菡听完也皱起眉头,她对喀尔喀有印象:“喀尔喀蒙古……之前依附过来的土谢图部是不是就属喀尔喀?”

漠北喀尔喀蒙古属于外蒙古,西与厄鲁特蒙古(漠西准格尔部)相接,北与俄罗斯为临,部落众多。

前几年,喀尔喀的札萨克图部和土谢图部之间发生内斗,恰巧被一直在旁虎视眈眈的噶尔丹抓住机会,趁机起兵劫掠。

而彼时俄罗斯也自贝加尔湖向南扩张,土谢图部腹背受敌,接连败退。

土谢图汗最终决定率众南下,投靠清廷,寻求庇护。

玄烨点头:“当时那种情况,朕若是不允其内附,使其恩养得所,土谢图部必定沦入噶尔丹之手,壮其势力。但允其内附恩养,噶尔丹又必定以此为借口,挑起衅端,与我朝构难。”

而彼时大清正忙着在东北和俄国周旋,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漠西蒙古。

所以当时玄烨左右为难,接纳与不接纳,最后的结果可能都是导向战争,腹背受敌。

不过玄烨几番权衡之后,最终还是接纳了数十万喀尔喀蒙古部众,将他们妥善安置在漠南蒙古北部,并给予赈济。

玄烨:“两害相权取其轻。噶尔丹狼子野心,朕便是不接受土谢图部的归附,他早晚也会寻到借口东进南下。反而接受土谢图部,或许能抑制其势力增长。”

若只是如此还罢了,沈菡之所以对这件事印象深刻,一说就能想起来,是因为噶尔丹突袭喀尔喀一事,对大清,甚至对整个中华历史,带来的影响都不止如此。

——此事直接导致了索额图等人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在国土上作出了重大让步。

现代人,对‘国土’二字的敏感度是与生俱来的。

沈菡当时知道玄烨的决定后十分震惊:“为什么要让?咱们明明赢了!”

玄烨的面色同样很差:“朕又何尝想如此,可噶尔丹如今与俄罗斯互相勾结,俄罗斯正在暗地里支持噶尔丹以武力东进,吞并喀尔喀蒙古。朕断不能容此事发生!”

沈菡听他解释完,才明白了其中的复杂之处。

清廷、准噶尔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和俄罗斯四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矛盾纠葛甚多。

玄烨:“噶尔丹此时出兵,正是看准了咱们正在东北和俄罗斯对峙,无暇顾忌漠西和漠北,所以才联络俄方,想要打破平衡,趁机鲸吞喀尔喀蒙古。而俄罗斯之前就与土谢图汗不睦,现又赶上条约谈判,必定是早有预谋,想唆使噶尔丹行此计划,意图与厄鲁特蒙古建立联盟。”

所以双方你来我往,一拍即合,一下子就把刚和俄罗斯打完仗,正在划定疆界的大清架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中。

若是真的让噶尔丹和俄国联合到一起,攻占了喀尔喀,整个国家的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危机无法估量。

玄烨知道沈菡是在为丧失国土而心痛,他又何尝不恨:“其实使团出发前,朕对索额图说过,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的一河一溪,皆我大清所属之地,不可有半点儿弃于俄罗斯。”

可谁知使团行至半路,正撞上喀尔喀大战。

道路中阻,一行人不得不折返,之后被迫改到尼布楚进行谈判。

玄烨也是直到战事爆发,才意识到俄罗斯和噶尔丹之间的阴谋,以及事态的危急。

几经权衡后,最终玄烨不得不指示索额图:“若是俄方始终恳求尼布楚,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

为了整个北境甚至国家的安危,玄烨必须立刻、马上与俄方达成一致。

一方面是要迅速平定东北,好集中精力对付西边的噶尔丹。

另一方面也是必须立刻斩断双方的联合趋势,绝不能让二者合流。

所以玄烨最终放弃了尼布楚等大片领土,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及外兴安岭为界,划定了中俄边界。

果然,俄方在得到实际利益,又收到玄烨警告和条约约束后,在之后噶尔丹东侵时只给予了口头支持,态度趋于冷淡。

而朝廷则借此争取到了主动,在排除俄国的干扰后,终于能集中精力对付噶尔丹。

沈菡听完后也不知该说什么。

玄烨身为这个国家的皇帝,还是一个一直在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的皇帝,损失掉国土,他比谁都难受。

但局势如此,正如玄烨所说——大局为重。

在这种情况下,以康熙皇帝的智慧,他所做出的决策,已经是当时的最优解了。

噶尔丹彼时实力不足,虽进犯喀尔喀,但并不敢真的与清军发生冲突。

是以在丧失俄国的支持,玄烨遣使斥责后,噶尔丹佯装恭顺,表示自己只是大清的臣属,并无自立之意,并请求贸易,表达善意。

玄烨:“朕虽然知道他不过是虚与委蛇,趁机积蓄力量。但东北的战事刚结束,朕又正在清理内政,在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前,轻启战端,过于草率。”

双方各有考量,勉强维持了两年的平静。

沈菡沉声道:“所以,这次噶尔丹卷土重来,想必不只是征伐喀尔喀蒙古这么简单了……”

玄烨点头:“噶尔丹此人,称得上是个雄主。当年他夺取准部权力时,不过二十八岁,却能一击即中……”

之后噶尔丹在厄鲁特蒙古精治器械,重视耕牧,严明法令,这才有了今日之势。

玄烨面上难得有些踌躇:“说实话,如今他来势汹汹……朕心中不无忐忑。”

这种不安,也只有当着她的面能说一说,在臣子面前,玄烨一向只做胸有成竹之态。

沈菡安慰道:“其实不管是兵力还是粮草,大清与准部相比,都占据绝对优势。噶尔丹二十八岁入主王帐是厉害,但咱们大清的皇帝,夺回权力时不过十六岁,真论起来,又有何可惧?”

玄烨一笑,轻轻捏了她的腮帮子一把:“多少年没听你拍过马屁了,水平见长。”

沈菡笑着给他夹菜:“我可不是拍马屁,都是大实话。”

玄烨轻叹:“是啊,大实话。只是朕现在已经不是十六岁了,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啊……”

沈菡:“可现在的大清,也不是当年那个大清了。”

打仗打的是后勤,大清现在的底盘,可比准部强盛多了,又有何可惧?

玄烨有些怔忪:“是……你说得对。”

大清,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大清了。

他这么多年的兢兢业业,当不会白费。

第二天,玄烨便开始了积极的备战。

玄烨与重臣商议:“朕拟兵分三路,开赴漠北土拉河,往探噶尔丹行踪。”

玄烨说完后,众臣都没有贸然开口,目光不自觉地看向明珠和索额图。

明珠与索额图虽只保留了领侍卫内大臣的职衔,但在朝中仍有许多附庸之臣,势力究竟缩减了多少,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而逢遇大事,玄烨有时也不得不倚重二人。

——党魁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实在是两人不管从阅历、才智还是威信,各方面都高出其他朝臣许多。

特别是在军事上,之前平三藩,两人协助玄烨调兵遣将,皆中肯要。每逢战事吃紧,玄烨甚至只与索额图和明珠密议,连诸王将军亦不得闻,可见二人才干。

这次议事,两人也都在列。

......

阅读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