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162章 世家支持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范阳卢氏是怎么表示支持科举的呢?

他们对外公然宣布,要将族中子弟,全部送入官学。

参加来年的开春考试。

并且,他们还向各地官学,无偿捐献了很多书籍。

当然,是有个要求的。

那些被他们所捐赠的书籍,要优先给卢姓子弟看。

当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时,几乎在各大世家中,都引起了极大轰动。

...

太原王氏。

其族内骨干,此刻均在祠堂议事。

族长环视众人,率先开口道:“范阳卢家的事情,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吧?

按理来说,朝廷突然公布的科举制,是动了咱们世家的根基,可是,卢植这老家伙,为何还要赞同此举呢?”

有王家长辈缓缓说道:“当今陛下,乃是一位有能之君,细数这些年来所作所为,无不透着千古一帝的风采。

卢植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到底是怎样的决定,才能有利于家族发展。

倘若我们不赞同朝廷此举,只怕...亦会大祸临头。千万不要想着去如何反抗朝廷。

自从陛下击退楚军之后,我们世家,便没有那种影响力了。”

为什么古往今来的帝王,都想着要御驾亲征?

或者是在自己治理国家的期间,可以打几场声名远播的胜仗?

就是因为打了胜仗以后,就有了威望。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一旦皇帝有了威望,即使出现再大的乱子,都不会影响到国家根基。

就比如嬴渊前世历史上那位李二皇帝。

弑兄囚父,这个罪名可大了吧?

要是那个时候世家以这种罪名在民间搞事情,完全大有可为。

为什么没搞呢?

第一,李家初期本身就是代表着世家利益。

第二,李世民的威望太大了。

整座江山几乎都是他打下来的。

谁敢造次啊!

登基为帝之后,手底下那些将领,哪个是善茬?

李靖屌不屌?

被传都功高盖主了。

为什么以李世民那个狠劲儿,没有弄死他?

因为李世民的功劳最大。

不管手底下的人再怎么牛逼,都牛逼不过他。

所以他无需学刘邦吕后。

如今的嬴渊,颇有几分李世民的感觉。

威望够高,功劳够大,所以手底下的人无论怎么蹦跶,都难以逃脱他的手掌心。

现实也是如此。

曹操功劳够大了吧?

几乎是他凭借一己之力,收复的失地。

但是!

是嬴渊有识人之明在前。

所以,曹操击溃外敌的功劳,要有一半,得算在嬴渊头上。

无论是知遇之恩,还是嬴渊本身的功绩,曹操都必须为他效忠。

世家也是如此。

世家有影响力,但是敢给更有影响力的皇帝火并吗?

皇族可是最强最大的世家。

皇帝更是一族之长,谁敢?你敢吗?

反正太原王氏是不敢。

顿了顿。

王家的家主直言道:“既然卢植那老家伙都决定要效忠朝廷了,咱们王家,也不能落后太多。

放出消息,就说来年的科举考试,咱们王家也有意参与。

只要咱们一心跟着那位陛下走,即使真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陛下也应该会念一些旧情,让咱们王家不至于太受损失。”

因为种种顾虑,这些世家,出奇一致的表态,要效忠朝廷,效忠嬴渊,积极参加科举考试。

...

当咸阳城那边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

蔡京可谓是高兴至极。

当天还喝了二两小酒。

将六部尚书全部请到了中书省,喜笑颜开道:

“五大世家已经带头表示,要积极响应朝廷的政策,让他们的后辈子弟,参加科举。

如此一来,咱们此前的那些顾虑,可以烟消云散了。”

和珅面朝宣政殿的方向,慷慨激昂道:“陛下圣明啊!

估计陛下早就猜到了,会是这样的情势,所以才会如此迫不及待的颁布科举制吧?”

郭开郑重地点头道:“是啊,陛下还真是料事如神,亏我当初还认为贸然公布科举一事不太妥当。

原来陛下早就已经想到各大世家会支持了,陛下真乃绝世明君啊!”

其他官吏,也纷纷陆续开口,都在疯狂背刺嬴渊。

这件事情都发展到这个份上了,自然没什么可说的。

要说,也是说皇帝英明,这肯定是政治正确。

蔡京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了好了,陛下确实很英明,但陛下素来也不喜欢阿谀奉承之辈,更何况陛下又没在这里,他可听不到你们的声音。”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嬴渊那是不喜欢阿谀奉承吗?

你要是夸他昏君,暴君,他

会高兴一整天,哦不,是一整年。

但是你骂他是明君,是千古一帝,他被气晕气吐血都是小事。

所以,当听到某些臣子说自己是明君的时候,他就会异常生气。

和珅除外。

毕竟,嬴渊太了解和珅了。

这个贪官若是不夸自己是千古一帝,那才有问题。

“接下来,想必诸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吧?

大力鼓舞民间有才之士,有志之士,前往官学读书学习,争取在来年开春考试之时,能有个好成绩。”

现在蔡京只担心一件事情。

由于官学算是刚刚创建好。

活字印刷术的成型也不早。

民间百姓有机会读书的人还是不多。

明年是第一次科举。

倘若中试的人,都是世家子弟,皇帝会不开心的。

蔡京见到众人都有些沉默,便苦口婆心的说道:“陛下兴办官学,创建科举制度,是要扼制世家的发展。

倘若来年的科举,都是由世家子弟拔得头筹,那么是要出大事的。陛下会以为,科举制是失败的,世家依旧掌握着巨大资源。

到了那种情况,你我均难辞其咎。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想方设法的,保证来年科举,可以有不少寒门子弟。”

话音刚落,曹操便附和道:“丞相说的没错。不管怎么说,来年的科举,一定要让一些寒门子弟中试。”

他们入朝为官多年。

自然是知晓,所谓的科举制度,也是可以有很多手段去运作的。

吏部尚书李林甫道:“多让寒门子弟中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主考官,一定不能由世家子弟担任。”

他说这话,是会得罪人的。

而且,也成功将自己否决掉了。

因为他是陇西李家的下一任家主。

朝中绝大多数人,都有着世家背景。

将这种话浅白的说出来,不是傻就是过于精明。

蔡京莞尔笑道:“其实本相这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此人曾经教导过陛下读书,也被陛下亲封帝师,他是本相的家兄。”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猜到了对方是谁。

除了蔡邕,还能有谁?

倘若是他来做第一届科举的主考官,倒是完全够资格。

毕竟,要资历有资历,要名望有名望,他出山,不会有任何人反对。

阅读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